李宗仁八字命理盲派,为什么伟人的八字这么差

2023-10-02崇庆运势网热度: 20440

李宗仁长子:被父亲寄予厚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宴上痛哭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生而为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血脉相承的关系就注定了父母对自己一生不可比拟的影响力。

作为长辈,也作为人生探路的先锋者,父亲常常是对子女影响深远却又不善言表的那一位,每个人心中对于父亲都有难以言喻的信任和依赖。

父亲不同于母亲,他的爱表现得不多、可从未缺席。然而,父子之间的矛盾总是爆发得尖锐和突然,要么沉积已久,要么触及底线。

在民国时期,著名的抗日将军李宗仁,一生驰骋疆场、守卫国家领土,在家庭和子女的照顾上面,却仍旧避免不了查漏。

他的长子李幼邻,被父亲寄予希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生日宴上回忆往事,痛哭流涕。

拥有儿子李幼邻的时候,李宗仁还不是叱咤一方的大人物,李宗仁家境普通,仅有小学文凭,毕业时刚满十五岁。

为了生计,李宗仁在一家纺织厂里当了一年有余的学徒。

1908年,国内开始大范围征兵,19岁的李宗仁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陆军学堂,三年后学成毕业。

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对于兵家的谋略却是信手拈来,能从陆军学堂里拔得头筹的人都不是池中之物。

1913年秋天,金风玉露,李宗仁从广西赶往南宁,在将校讲习担任少尉。他的起点虽然低,可胜在一路扶摇直上,可谓气冲霄汉、大智大勇。

直到1920年,李宗仁已然成为护国军中第六军林虎部的连长,统领着百余号将士。也是在那时候,小有成就的李宗仁迎来了自己的爱子——李幼邻。

李幼邻的生母名叫李秀文,和李宗仁是同乡,年纪相仿,且门当户对,和李宗仁之间的姻缘全靠八字吻合,是大吉的象征。

所以李宗仁与李秀文的开端,无非是极具农村封建色的包办联姻,根本没有爱情的交杂。

李秀文与李宗仁的婚后生活谈不上多少甜蜜,李宗仁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且他又是个争强好胜有野心的人物,新婚不久便奔赴征战场。

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见面的次数少之甚少,那些贴心话也轮不到李秀文去耳鬓厮磨。 倒是1919年,李宗仁调任广东新会县担任县长的那一年,加快了两人的感情升温。

那一年里,李秀文被接来李宗仁的身边,他担任县长,不必再枪林弹雨的冒险,处理完政务就能空闲下来,和妻子的交谈和相处自然而然多了起来。

1920年,李幼邻出生,李宗仁高兴不已,从根本意义上讲,李宗仁也是男主主义极强的人,在听闻产婆说生下的是儿子时,他连旁人的阻止都不在意,大步流星走进产房慰顾受累的李秀文。

李幼邻的降生,意味着李家后续有人、香火传承,也意味着李宗仁打下的江山有了接班人。 所以李宗仁可不高兴不已吗?

他给儿子取名"幼邻"也是基于自己字"德邻",希望他以后能够如同自己一般在军事上面取得成就,举世瞩目。

李幼邻到来,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李秀文曾说过 :民国八年二月,我在新会,生下幼邻,他是我与李宗仁唯一的儿子。

几乎每一个母亲都把孩子当作自己全部的事业和希望,李秀文也不例外,如同她所说,李秀文这一辈子只有李幼邻一个孩子,她的全部心思和精力也都灌输在了李幼邻身上。

只是虽有父母宠爱的李幼邻,自小身体却十分孱弱, 他没有遗传到李宗仁的身强力壮,也不像李宗仁那样热爱战场,与其相反,李幼邻厌恶武力,喜爱文学。

李幼邻小时候有顽疾在身,基本上时隔不久就要复发扁桃炎症,十分折磨人。夜夜不能熟睡的李幼邻得在李秀文的怀抱里才能感知安稳,这也是他日后十分依赖和感恩李秀文的一大原因。

李友邻是李宗仁的爱子,独得李宗仁的宠爱,可李秀文却不是李宗仁惊鸿一瞥、情有独钟的那一个。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漂亮的女子多得是,婚姻也不是强制之法,李幼邻出生不久,因为战事吃紧,李宗仁再次赶赴军中,幸福的一家三口一下子又聚少离多。

丈夫不在身边,李秀文便把生活的全部重心压在了李幼邻身上,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李宗仁在军中早就软玉在怀、另爱她人!

1925年,李宗仁三十五岁,他新娶的妻子名叫郭德洁,是个肤白貌美、明眸皓齿的年轻女子,与常年生活在乡下的李秀文截然不同。

郭德洁的突然出现,让大家意识到,这或许是李宗仁和李秀文的一大婚姻危机。

为避免李宗仁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李秀文的公婆和父母都要求李宗仁赶紧将李秀文母女接去军中生活,不能乱了位分。

对于这样的建议,李宗仁不好推辞,毕竟郭德洁也是一直生活在军中的,而且他已经错失了李幼邻的成长,趁此还能弥补心中愧疚。

就这样李幼邻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和父亲一起"征战四方"。

原以为这是举家团圆、皆大欢喜,可是这样的聚合却也多有"暗箭",伤了李幼邻和李秀文的心。

刚来军中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好玩,特别是能和思念已久的父亲见面,李幼邻觉得此番来军中是最正确的决定。

父亲傍晚练兵回到营中,不管多劳累都愿意和李幼邻玩耍,那些幼稚不堪的捉迷藏、荡秋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三大五粗的中年男人,陪着小孩玩 游戏 ,画面是又滑稽又温馨,李宗仁对于这样的亲密父子互动简直就是乐此不疲。

并且,李宗仁从来忘记过自己的寄托,那时候的他任军长,又带领了参加了北伐战争,名声大噪,想来,培养李幼邻的军事能力好继承大业也是时候了。

他结合每天的 游戏 ,把《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等策略潜移默化的教给李幼邻。

虽然是因材施教、幽默又风趣,可是不知道李幼邻到底对此感兴趣否?

每当看见李宗仁和李幼邻玩着这些重复百次的 游戏 时,总能看见两个脸色天壤之别的女人,一个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李秀文,一个是藏不住嘲讽和鄙夷的郭德洁。

郭德洁顶着"平妻"的帽子,就算再得宠爱也比不上身为原配的李秀文,这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和愤恨,并且她膝下无子,每当想要讨好李幼邻又不受待见。

李幼邻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姨娘"郭德洁总是哄着自己叫她,可是李幼邻不情愿,宁可抛开或者别过脸去也开不了口。

若是郭德洁强行想要抱自己,那他肯定老早就跑很远了!

别看当年的李幼邻年纪尚小,大人之间的暗潮汹涌他还是看得明白的,父亲不爱母亲,只爱这个"姨娘",每天晚上李宗仁都去"姨娘"房中歇息,留母亲一个人伤悲。

作为李秀文的忠实拥护者,李幼邻能够感同身受的明白李秀文的委屈与哀伤。

可是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幼邻没有破解的方法,更没有说教和阻止的余地。他是眼睁睁看着母亲李秀文一日一日消沉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久了,李幼邻开始觉得,军中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打仗也不是热闹的炮火。

李秀文在李幼邻的眼中就是完美的人妻和人母角色,不管是对长辈、对丈夫还是对子女,李秀文都在尽全力的孝顺、忠贞和抚养。

可是她用尽半生的付出,在新欢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被李宗仁视作理所应当。

李幼邻算是明白过来,想要让母亲往后不再委屈,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自己了。

他虽不爱军事,可是好学勤勉,那时起他发誓,自己一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

1927年,李宗仁事务繁忙,已经是无暇顾及他们娘俩的生活了,在李宗仁的安排之下,李幼邻和母亲去往,就读于西南小学。

后来李宗仁的事业一波三折,李幼邻母子又从回到广州,在那里生活了有六年时间,李幼邻也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

关于父亲李宗仁的事迹李幼邻是知道的,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显然李幼邻是个早熟的孩子,他看的出当时国内的形势紧张,也看得出父子关系的紧张。

1937年,日本军的轰炸下,广州几乎沦陷,战事的逼迫让李幼邻不得不选择出国留学,他去了美国檀香山,也去了芝加哥,虽然都是名流大学,可在其中李幼邻也是吃尽了苦头。

在这些大学里面就读的学子都是人中龙凤,纵使从小排名优异的李幼邻在其中也显得平平无奇。尤其是刚出国时的语言问题,很是困扰李幼邻。

原本在广州念中学的李幼邻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可到底这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操实干的践行,所以在面对外国人流畅的英语时,李幼邻显得十分无措和心力交瘁。

当一个人的痛苦达到顶峰时,那么这便是他觉醒的时刻。

正因为在国外生活的艰难,李幼邻的第二次学习启蒙被开启了,他理解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的不可替代,要想成为那浪里淘金的金子,就得有独一无二的光芒。

他开始更加发奋的念书,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能在校园的草地上看见李幼邻静坐的身影。 不知多少个日夜,也不知多少星月,陪伴李幼邻度过了那段无法复制的时光。

当然,在自己坚持不下的时刻,李幼邻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自己母亲李秀文的模样,他告诫自己必须撑过去,必须带着荣誉回国。

四年以后,李幼邻大学毕业,彼时,因为成绩优异、 体育 拔尖,李幼邻已经成为大学里的风云人物,是带着旁人羡慕的眼光毕业的。

除此以外,李幼邻还是个极有耐心的人,1942年大学毕业时,李宗仁在国内早就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只要李幼邻学成回国,那么大权是少不了的。

可是李幼邻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在芝加哥读了两年的人事管理硕士学位,继而又攻读博士。 可以说整个青春,李幼邻都在和学习作伴。

同时,1942年大学毕业的李幼邻还找到了自己深爱的另一半——中国和波兰的混血儿珍妮。

珍妮与李幼邻的相识如梦如幻,仅仅是余光的一瞥就足够让李幼邻整个人沦陷。 自从在朋友家对珍妮一见钟情以后,李幼邻便开始主动追求美丽的珍妮,同时珍妮也拜倒在李幼邻的才识与气质之下。

20岁出头的年纪,两个人就共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芝加哥,没有战争,也没有家庭的烦恼,珍妮和李幼邻的生活基本上无忧无虑,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妻子勤俭持家、丈夫勤勉工作、女儿活泼可爱,李幼邻眼前的生活就如同世外桃源,可遇不可求。

只是,李幼邻心中仍旧挂念自己的母亲。

1947年,李幼邻博士毕业,李宗仁计算着儿子已经离家十年载,于是写信告诉他,是时候回来看看了。

这和李幼邻本来的计划撞上了,他原本就是打算回国看望亲人的。

1947年5月,那个暑气刚来、暖气未散的季节,李幼邻携妻女登上了海轮。船只停靠在上海黄浦江港口时,熟悉的家乡的味道扑面而来,李幼邻知道,这就是落叶归根的安全感。

李秀文知道儿子今日抵达,早早的等在港口,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两个隔着老远距离的人,一眼便看到彼此。

仿佛没有时间的间隙,李幼邻和李秀文相见之时,一如往日的亲密,李幼邻将珍妮和自己的女儿介绍给李秀文认识,随后一大家子在上海好好的旅玩了一番。

在中国的日子转瞬即逝,且当时是内战的紧要关头,四处都不太平,回到上海居住的李幼邻一家开始打算回美国去。

这件事情的起始还是源于珍妮。珍妮自小在美国生活,刚来中国的一段日子虽然开心,但是自从回国以后李幼邻没有工作,他们的生活都仰仗李宗仁,就连住所也是李宗仁安排,珍妮并不想继续这样的仰人鼻息的日子。

于是1948年,他们带着三个女儿一同回到了美国去。

靠着积蓄,李幼邻在美国纽约郊外购置了一栋别墅,和珍妮生活在这栋小别墅里,两个人带着女儿也算刚刚合适,可是两个人的矛盾却开始突发了。

李幼邻曾说过,他和珍妮之后会分手是源于志趣相异、观点不同,对于中国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虽然两个人都在努力维持这个家的运营,但这些细小的摩擦也都在每日积累。

1958年,李秀文获得入境准可,来到美国纽约和儿子团聚,一家三代人又过了一段幸福和谐的日子。可是不久之后,珍妮还是不愿意继续这段婚姻,和李幼邻正式分居了。

和珍妮接近20年的婚姻生活在每天的分居生活中黯淡下去,李幼邻当时忙于经商,他不通军事,在商业上面却是大展拳脚。

虽然有过跌入深渊的失败,后也有一鸣惊人的传奇。

1965年,原本创业濒临破产的李幼邻一举创造了商业传奇,生活富裕,李秀文跟在他身边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他当了华尔街的大老板,也彻底让李宗仁明白,自己儿子当年不从自己意愿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怎能获得今日的安逸生活呢?

可是李宗仁这认可终究还是来晚了,在75岁时,李宗仁再娶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这是一段惊天骇俗的婚姻,因为当时的胡友松才二十七岁的年纪!

父亲李宗仁的再娶令李幼邻心中无比膈应,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个夫妻生活如同守活寡的可怜女人。

据讲,因为李秀文和郭德洁曾经在祖母的祠堂中发生冲突,惹了李宗仁的不高兴,从此以后,李秀文就不受李宗仁待见,备受冷落。

也是从那时候起,李秀文在李家的生活就像在守活寡,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每当想起母亲近70年来的委屈和无助,李幼邻都心中苦楚。

1969年,李宗仁长眠地下,他去世,至少还有胡友松帮忙打理后事,至于李宗仁留下的遗产如何细分,想必李秀文是不关注的了。

李秀文虽然婚姻算不得幸福,可她还是个有福气的人,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有一个安逸的晚年,1990年,李秀文年满百岁。

在她的百岁宴席上,李幼邻却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那时候他和珍妮分开,他也体会了单身的孤独,于是更加感触。

他说到: 我的母亲已经活了一百岁,可她守了活寡整整70年啊!

在场的宾朋看李幼邻泪流满脸,但是每一人露出嘲讽的眼神,他们明白,这是李幼邻积压一辈子的心魔,是他的心结。

1992年,李秀文102岁仙龄去世,对此李幼邻万分悲切,他虽然有了新的携手的伴侣,可是母亲在他心中仍旧不可替代。

李秀文走后,李幼邻整日沉浸在丧母的痛苦中,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后便也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三岁。

从李幼邻的故事可见,长辈的感情生活对于后人有着不能低估的影响力,很多大人都以为只要子女生活好,那么自己苦一点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其实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不仅幸福是相互的,就连痛苦也是相互的,看着父母受累,自己也要顶着莫大的压力和痛心。

李幼邻这一生,做了一个后人歌颂的大孝子,也做了不愧感情的大丈夫,同时还做了不负青春的大老板。

那些年少的愿望和梦想,李幼邻都逐一实现,唯独母亲李秀文委屈的那七十年光阴,李幼邻没办法帮忙讨回,这是他终身遗憾的关键!

李宗仁到底有几房太太?

李秀文,李宗仁原配夫人,生于1891年,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抗战时期,李宗仁率军浴血奋战,李秀文则长住广西。国民党败退后,李宗仁客居美国,李秀文则艰难辗转他乡,于1958年到达美国。1973年遵从李宗仁遗嘱,在新中国周密安排下,回国定居,1992年于桂林去世,享年102岁。
1.
唱过“别娘歌”,我便被两个女人簇拥上花轿,一路吹吹打打,鞭炮齐鸣,直到婆家,就是例行的结婚仪式了。
做女子的一经行过婚礼,进入洞房,她所想的事便不一样了。娘家的一切,已都不用再去想,心里惴惴不安的是,不知丈夫的模样如何?人品怎样?还有公婆以及家中小姑小叔又是怎样?真是满腹心事,红烛已烧去小半,只听得脚步声响,是新郎入洞房来了,两个送嫁的女人赶忙准备新郎新娘吃合卺酒,谁想到事情倒新鲜了,只见新郎大大方方地亲自把酒斟满递到我面前,说声:“吃酒,吃酒,吃我斟的,我俩一起吃!”不但那两个女人感到意外,我也惊讶得情不自禁地看了新郎一眼,一看之后,心中原来揣着的一块石头一下子便落了下来。男人是个英俊青年,他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地端着酒站在我的面前。他,就是我终身所托的丈夫李宗仁。
吃过合卺酒,丈夫便出到堂屋去应酬。直到红烛烧了大半,才又见他微有醉意,快步入房。等陪伴我的那两个女人出去之后,他自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便递给我,说:“你也喝口茶嘛,今天实在太累了。”我只摇了摇头,但并不觉什么腼腆。我从小性格爽朗,不同一般女孩子,洞房中与丈夫见面时,虽略有拘束,并不局促。觉得他不同农村中那些男子,倒像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
更新鲜的是,他边喝茶边问我:“你识字么?”我摇头:“不识字,女人识字有什么用?”他说:“要识字!要识字!不识字便等于是个盲人,以后我写个信回来你也看不出,受人骗你也不知,我教你!只要你肯学,日子长着呢。”这一席话,就似给我喝了一碗甜酒,又甜,又暖,又心跳身热。那时,谁听见过有男人愿意让女人认字的,还是新婚的夫妻在洞房中讲的话呢。这事以后我回娘家给姐妹们讲开了,都传为美谈。人人都说李宗仁读了洋书,与众不同,以后不知还有什么新鲜事呢。
后来,丈夫做了我的开蒙教师,他教我认写“李”字,他说得很有趣:“‘李’字有意思,你我都姓李,会写这‘李’字,其他字便不难写了,因为‘李’字有横有竖,有撇有捺,有弯有钩,笔画不多,各样齐全,容易认也容易写,学会写‘李’字,其他字便不见难了,就先从李字开始学吧!”他还给我取了“秀文”这个名字,说这三个字中,有两个字差不多,“秀”字和“李”字是很相像的,“文”字也很容易写。这样,我既做了李宗仁的妻子,又做了他的学生。
2.
可惜,他在家日子不长。他结婚时已在广西陆军小学习武,婚事是假期回来办的,婚后开学便又离家去了。以后每逢休息日,他总是要回家看看。陆军小学在桂林城,离家乡有六十多里,早晨上路,晌午过便赶到家了。后来他一直在外习武,回家的次数便越来越少,但他并没有忘记让我读书识字的事,每次回来,都向父亲提出要让我们妇女念书。
民国七年二月,我在新会,生下幼邻,他是我与李宗仁唯一的儿子。丈夫在新会时当了营长还兼代理县长之职。新会县是个侨乡,比广西桂林开通得多,有医院,也有专事接生的接生婆。我生幼邻时样样方便,丈夫还请了个中年妇女来照料我坐月子。
丈夫是个新人物,要破除旧习,所以他一听见孩子哭声,便快步入房,那接生大婶还来不及阻挡,他已走近我床前了,及至知道我平安生下个男孩,他才一路笑着出去。营部传开李营长弄璋之喜,县也沸沸扬扬的,一时许多人都来道喜,丈夫自然高兴应酬。
儿子满月,做爸爸的说,这孩子叫幼邻吧,希望他承继父志。
幼邻满月那天,想到会有许多人来庆贺,自然得要请酒。丈夫也兴高采烈地忙了一整天。这一天,我们收到好多贺礼,其中有金锁、玉锁、金佛十八罗汉、金脚镯、金手镯等,都是给新生小儿的。我看这么多黄金礼物,一时觉得惊异,生个小孩子要送这么重的礼,合适吗?我丈夫笑笑:“本来不合适嘛,这些人却非送不可。几大的礼我都挡开过了,这一次说是主在生子吉庆,不得不收,算了!算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丈夫在新会县,只要松松口,立即可以腰缠,只是他不肯松口,因此还得罪了一些当地豪绅富贾。
3.
民国十二年冬,战局渐告平静,德邻他们旅部设在桂平。公婆在上海得知消息后,便主张我携幼儿到桂平去,由我的一位族叔相送。谁知这一去,我的命运起了巨大的变化。原来丈夫在桂平经人介绍,娶了郭德洁,卧榻之上,已另有新人,我的地位又将是如何的呢?在上海时,公婆已收到德邻来信,并将此事告我,我心中自然感到酸楚。但在旧时代,达官贵人,有个三妻四妾是平常事,不足为奇,况且我丈夫身边也需要有个贴身照料的人。而我呢,一是不习惯官场应酬;二是带着个孩子,随军行旅多有不便。因此,丈夫多娶一个女人,我也认为无可非议的。公婆主张我去桂平,是怜恤我,怕我受冷落,我则一心只想看看丈夫如何待我,才风尘仆仆地来到桂平。
到得旅部,丈夫早站在厅外台阶下等着我了,他毫无芥蒂地瞧了我,便笑呵呵地抱起幼儿说:“哈,儿子都这么大了,看看可更像老子了!”幼儿那时已有五岁,似乎还记得抱他的这个人是爸爸,他睁大眼,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叫爸爸。丈夫边亲儿子边问:“路上走了几天?发生过什么事没有?那年民船在平乐触礁,真叫人担心……”送我来的族叔随即上前一一回答。之后,另有庶务招呼去了。
到厅上坐下之后,丈夫叫了声:“德洁快出来。”话音未落,一个身材苗条、模样俊秀的年轻女子走了出来,我估摸这女子就是丈夫的新宠了。她大大方方地朝我点头含笑,转过身去,倒了杯热茶给我。等我接过茶,她便从丈夫手上把幼儿接过去抱着逗弄。谁知幼儿很怯生,一脱身滑下来,仍然倚我站着,郭氏转身入内去了。还是丈夫开了口:“我娶了德洁来,为的是外面应酬多,身边有个照应。你来了,大家做个伴嘛,你看好吗?”我听丈夫说得轻松、坦然,仿佛这种事对我毫无伤害似的,我也不好说什么。何况我从来不曾对他使过性子,便说:“好嘛。”就此算是见过面了。看郭氏那样子,颇知礼数,我看她立着,我坐着,还有点过意不去,也想起来让坐,还是丈夫按我坐下说:“看你,看你,一家人嘛,不用客气,她叫德洁,她年轻,应该尊敬你。这两年你我不同在一起,很多事没人照料,德洁来了,好多了,你以后少操点心。她是个女学生,懂道理的,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她吧。”听了丈夫这席话,我更不好再说什么,只有和气的份儿了。
我本是个农家女子,尽管性子也强,但想想也不能违忤丈夫。况且丈夫说话得体,眼前的德洁,又人品温和,而且生米已成熟饭,还能怎么样呢?一路上原来担心有什么为难之处,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丈夫觉得高兴,立即吩咐勤务兵为我摆酒洗尘,并叫把我的行李搬到左边的房间去。
吃饭时,丈夫亲手为我斟酒洗尘,郭氏也把盏敬酒。在这般情况下,只能心平气和。我也想过,若是我撒赖,扫丈夫的脸,他会好受吗?他出生入死的,想多个人照应,我也容不得,外人又怎么说呢?丈夫对我一个劲地尊重,我算是面上有光了。如果他们不理我,我的脸又往哪儿搁呢?就这样我和郭氏也就有问有答,叙起家常来。
4.
奇怪的是尽管郭氏怎么喜爱和逗弄幼儿,幼儿却不愿意亲近她,不理睬她,只知叫爸叫妈,不肯叫声姨娘。我多次教他也不依,我亦无可奈何。日后幼儿长大了,才与郭氏点首为礼,但也不作称呼的。幼邻脾气从小就是倔强,他父亲也奈何他不得,还要多方迁就他,但求他高兴。郭氏处处依着幼儿的性子,也算难为她这么忍耐得。幼儿跟我说过:“妈,这个女人说,只要我肯叫她,我要多少钱她都给我。我说我不要你给钱,我父亲有。”幼儿父亲倒看得开,从不生气,照样携幼儿去赴宴,有时还去上茶楼,最喜欢的是抱着幼儿骑在马上去游西山。郭氏有时随着丈夫学骑马,每去,三四匹马走在路上,马蹄嘚嘚,招得路人跟着观看。
我和德邻,也有取笑的时候,别看我农村女子,人老实,有时说起话来,倒也带点刺的。有一次我问他:“你和德洁怎么认识的?难道也是托媒人,合八字的吗?听说还是坐花轿的呢。”德邻他毫不介意地说:“不是经由媒人撮合,更不是合八字,我还信这一套吗?是我的一位营长做介绍人的。讲来也话长———在桂平县驻军多时,一次,我和几位军官去女校参观,看到两位年纪较长的女学生,十分惹人注目,我多看两眼,给那位营长注意到了,便对我说:‘旅座,你太太有了孩子,难得在身边照料你了,何不多娶一位夫人,也好随时照应,有个伤风咳嗽,头晕身热,要茶要水的也方便。’经这营长一说,我倒无心变成有意了。那营长立即介绍我们认识。不久,我决定娶她。我和德洁是文明结婚,她家虽也要花轿迎娶,但并不拜堂,只是请酒庆贺一番。想起拜堂,真是一桩极愚蠢的事,记得我们结婚那时,把你我弄得像耍猴子,哈哈!以后,一定要提倡新礼结婚,免受愚弄。”他见我不再出声,便继续说:“哦,你不怪我吧?我是觉得你有了孩子,不便跟着我东奔西跑了,随军的生活,你和孩子都受不了。而我,如今作为高级军官,身边又确实需要有个贴身照料的人,社交应酬也得有个人陪伴。你办不到的事,有人办了,岂不是好?你就安安逸逸地享福吧。把幼儿带好了,你我都开心!我这军人是最讲信用的,日后绝不亏待你。”
“绝不亏待你!”这话他是说到了,也做到了。的确,我享受过荣华富贵,但一个人难道只图个吃好穿好就满足了么?特别是女人,我从三十多岁起,就缺少了家室温暖,难道这是金钱物质能补偿得了的么?
不过我和德洁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和睦相处的,谁也不曾口出恶言。丈夫处理得体,并无什么悖谬之处。就是德洁,其本人也是明理的,对我从来没有不尊重,只不过后来她涉世深了,社交应酬多了,经不起一些人的挑拨,才逐渐回避着我。在请宴的时候,我去,她就借故不去。就这么我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消遣日子。

李宗仁长子:被父亲寄予厚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宴上痛哭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生而为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血脉相承的关系就注定了父母对自己一生不可比拟的影响力。

作为长辈,也作为人生探路的先锋者,父亲常常是对子女影响深远却又不善言表的那一位,每个人心中对于父亲都有难以言喻的信任和依赖。

父亲不同于母亲,他的爱表现得不多、可从未缺席。然而,父子之间的矛盾总是爆发得尖锐和突然,要么沉积已久,要么触及底线。

在民国时期,著名的抗日将军李宗仁,一生驰骋疆场、守卫国家领土,在家庭和子女的照顾上面,却仍旧避免不了查漏。

他的长子李幼邻,被父亲寄予希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生日宴上回忆往事,痛哭流涕。

拥有儿子李幼邻的时候,李宗仁还不是叱咤一方的大人物,李宗仁家境普通,仅有小学文凭,毕业时刚满十五岁。

为了生计,李宗仁在一家纺织厂里当了一年有余的学徒。

1908年,国内开始大范围征兵,19岁的李宗仁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陆军学堂,三年后学成毕业。

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对于兵家的谋略却是信手拈来,能从陆军学堂里拔得头筹的人都不是池中之物。

1913年秋天,金风玉露,李宗仁从广西赶往南宁,在将校讲习担任少尉。他的起点虽然低,可胜在一路扶摇直上,可谓气冲霄汉、大智大勇。

直到1920年,李宗仁已然成为护国军中第六军林虎部的连长,统领着百余号将士。也是在那时候,小有成就的李宗仁迎来了自己的爱子——李幼邻。

李幼邻的生母名叫李秀文,和李宗仁是同乡,年纪相仿,且门当户对,和李宗仁之间的姻缘全靠八字吻合,是大吉的象征。

所以李宗仁与李秀文的开端,无非是极具农村封建色的包办联姻,根本没有爱情的交杂。

李秀文与李宗仁的婚后生活谈不上多少甜蜜,李宗仁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且他又是个争强好胜有野心的人物,新婚不久便奔赴征战场。

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见面的次数少之甚少,那些贴心话也轮不到李秀文去耳鬓厮磨。 倒是1919年,李宗仁调任广东新会县担任县长的那一年,加快了两人的感情升温。

那一年里,李秀文被接来李宗仁的身边,他担任县长,不必再枪林弹雨的冒险,处理完政务就能空闲下来,和妻子的交谈和相处自然而然多了起来。

1920年,李幼邻出生,李宗仁高兴不已,从根本意义上讲,李宗仁也是男主主义极强的人,在听闻产婆说生下的是儿子时,他连旁人的阻止都不在意,大步流星走进产房慰顾受累的李秀文。

李幼邻的降生,意味着李家后续有人、香火传承,也意味着李宗仁打下的江山有了接班人。 所以李宗仁可不高兴不已吗?

他给儿子取名"幼邻"也是基于自己字"德邻",希望他以后能够如同自己一般在军事上面取得成就,举世瞩目。

李幼邻到来,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李秀文曾说过 :民国八年二月,我在新会,生下幼邻,他是我与李宗仁唯一的儿子。

几乎每一个母亲都把孩子当作自己全部的事业和希望,李秀文也不例外,如同她所说,李秀文这一辈子只有李幼邻一个孩子,她的全部心思和精力也都灌输在了李幼邻身上。

只是虽有父母宠爱的李幼邻,自小身体却十分孱弱, 他没有遗传到李宗仁的身强力壮,也不像李宗仁那样热爱战场,与其相反,李幼邻厌恶武力,喜爱文学。

李幼邻小时候有顽疾在身,基本上时隔不久就要复发扁桃炎症,十分折磨人。夜夜不能熟睡的李幼邻得在李秀文的怀抱里才能感知安稳,这也是他日后十分依赖和感恩李秀文的一大原因。

李友邻是李宗仁的爱子,独得李宗仁的宠爱,可李秀文却不是李宗仁惊鸿一瞥、情有独钟的那一个。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漂亮的女子多得是,婚姻也不是强制之法,李幼邻出生不久,因为战事吃紧,李宗仁再次赶赴军中,幸福的一家三口一下子又聚少离多。

丈夫不在身边,李秀文便把生活的全部重心压在了李幼邻身上,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李宗仁在军中早就软玉在怀、另爱她人!

1925年,李宗仁三十五岁,他新娶的妻子名叫郭德洁,是个肤白貌美、明眸皓齿的年轻女子,与常年生活在乡下的李秀文截然不同。

郭德洁的突然出现,让大家意识到,这或许是李宗仁和李秀文的一大婚姻危机。

为避免李宗仁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李秀文的公婆和父母都要求李宗仁赶紧将李秀文母女接去军中生活,不能乱了位分。

对于这样的建议,李宗仁不好推辞,毕竟郭德洁也是一直生活在军中的,而且他已经错失了李幼邻的成长,趁此还能弥补心中愧疚。

就这样李幼邻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和父亲一起"征战四方"。

原以为这是举家团圆、皆大欢喜,可是这样的聚合却也多有"暗箭",伤了李幼邻和李秀文的心。

刚来军中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好玩,特别是能和思念已久的父亲见面,李幼邻觉得此番来军中是最正确的决定。

父亲傍晚练兵回到营中,不管多劳累都愿意和李幼邻玩耍,那些幼稚不堪的捉迷藏、荡秋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三大五粗的中年男人,陪着小孩玩 游戏 ,画面是又滑稽又温馨,李宗仁对于这样的亲密父子互动简直就是乐此不疲。

并且,李宗仁从来忘记过自己的寄托,那时候的他任军长,又带领了参加了北伐战争,名声大噪,想来,培养李幼邻的军事能力好继承大业也是时候了。

他结合每天的 游戏 ,把《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等策略潜移默化的教给李幼邻。

虽然是因材施教、幽默又风趣,可是不知道李幼邻到底对此感兴趣否?

每当看见李宗仁和李幼邻玩着这些重复百次的 游戏 时,总能看见两个脸色天壤之别的女人,一个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李秀文,一个是藏不住嘲讽和鄙夷的郭德洁。

郭德洁顶着"平妻"的帽子,就算再得宠爱也比不上身为原配的李秀文,这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和愤恨,并且她膝下无子,每当想要讨好李幼邻又不受待见。

李幼邻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姨娘"郭德洁总是哄着自己叫她,可是李幼邻不情愿,宁可抛开或者别过脸去也开不了口。

若是郭德洁强行想要抱自己,那他肯定老早就跑很远了!

别看当年的李幼邻年纪尚小,大人之间的暗潮汹涌他还是看得明白的,父亲不爱母亲,只爱这个"姨娘",每天晚上李宗仁都去"姨娘"房中歇息,留母亲一个人伤悲。

作为李秀文的忠实拥护者,李幼邻能够感同身受的明白李秀文的委屈与哀伤。

可是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幼邻没有破解的方法,更没有说教和阻止的余地。他是眼睁睁看着母亲李秀文一日一日消沉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久了,李幼邻开始觉得,军中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打仗也不是热闹的炮火。

李秀文在李幼邻的眼中就是完美的人妻和人母角色,不管是对长辈、对丈夫还是对子女,李秀文都在尽全力的孝顺、忠贞和抚养。

可是她用尽半生的付出,在新欢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被李宗仁视作理所应当。

李幼邻算是明白过来,想要让母亲往后不再委屈,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自己了。

他虽不爱军事,可是好学勤勉,那时起他发誓,自己一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

1927年,李宗仁事务繁忙,已经是无暇顾及他们娘俩的生活了,在李宗仁的安排之下,李幼邻和母亲去往,就读于西南小学。

后来李宗仁的事业一波三折,李幼邻母子又从回到广州,在那里生活了有六年时间,李幼邻也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

关于父亲李宗仁的事迹李幼邻是知道的,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显然李幼邻是个早熟的孩子,他看的出当时国内的形势紧张,也看得出父子关系的紧张。

1937年,日本军的轰炸下,广州几乎沦陷,战事的逼迫让李幼邻不得不选择出国留学,他去了美国檀香山,也去了芝加哥,虽然都是名流大学,可在其中李幼邻也是吃尽了苦头。

在这些大学里面就读的学子都是人中龙凤,纵使从小排名优异的李幼邻在其中也显得平平无奇。尤其是刚出国时的语言问题,很是困扰李幼邻。

原本在广州念中学的李幼邻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可到底这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操实干的践行,所以在面对外国人流畅的英语时,李幼邻显得十分无措和心力交瘁。

当一个人的痛苦达到顶峰时,那么这便是他觉醒的时刻。

正因为在国外生活的艰难,李幼邻的第二次学习启蒙被开启了,他理解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的不可替代,要想成为那浪里淘金的金子,就得有独一无二的光芒。

他开始更加发奋的念书,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能在校园的草地上看见李幼邻静坐的身影。 不知多少个日夜,也不知多少星月,陪伴李幼邻度过了那段无法复制的时光。

当然,在自己坚持不下的时刻,李幼邻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自己母亲李秀文的模样,他告诫自己必须撑过去,必须带着荣誉回国。

四年以后,李幼邻大学毕业,彼时,因为成绩优异、 体育 拔尖,李幼邻已经成为大学里的风云人物,是带着旁人羡慕的眼光毕业的。

除此以外,李幼邻还是个极有耐心的人,1942年大学毕业时,李宗仁在国内早就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只要李幼邻学成回国,那么大权是少不了的。

可是李幼邻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在芝加哥读了两年的人事管理硕士学位,继而又攻读博士。 可以说整个青春,李幼邻都在和学习作伴。

同时,1942年大学毕业的李幼邻还找到了自己深爱的另一半——中国和波兰的混血儿珍妮。

珍妮与李幼邻的相识如梦如幻,仅仅是余光的一瞥就足够让李幼邻整个人沦陷。 自从在朋友家对珍妮一见钟情以后,李幼邻便开始主动追求美丽的珍妮,同时珍妮也拜倒在李幼邻的才识与气质之下。

20岁出头的年纪,两个人就共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芝加哥,没有战争,也没有家庭的烦恼,珍妮和李幼邻的生活基本上无忧无虑,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妻子勤俭持家、丈夫勤勉工作、女儿活泼可爱,李幼邻眼前的生活就如同世外桃源,可遇不可求。

只是,李幼邻心中仍旧挂念自己的母亲。

1947年,李幼邻博士毕业,李宗仁计算着儿子已经离家十年载,于是写信告诉他,是时候回来看看了。

这和李幼邻本来的计划撞上了,他原本就是打算回国看望亲人的。

1947年5月,那个暑气刚来、暖气未散的季节,李幼邻携妻女登上了海轮。船只停靠在上海黄浦江港口时,熟悉的家乡的味道扑面而来,李幼邻知道,这就是落叶归根的安全感。

李秀文知道儿子今日抵达,早早的等在港口,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两个隔着老远距离的人,一眼便看到彼此。

仿佛没有时间的间隙,李幼邻和李秀文相见之时,一如往日的亲密,李幼邻将珍妮和自己的女儿介绍给李秀文认识,随后一大家子在上海好好的旅玩了一番。

在中国的日子转瞬即逝,且当时是内战的紧要关头,四处都不太平,回到上海居住的李幼邻一家开始打算回美国去。

这件事情的起始还是源于珍妮。珍妮自小在美国生活,刚来中国的一段日子虽然开心,但是自从回国以后李幼邻没有工作,他们的生活都仰仗李宗仁,就连住所也是李宗仁安排,珍妮并不想继续这样的仰人鼻息的日子。

于是1948年,他们带着三个女儿一同回到了美国去。

靠着积蓄,李幼邻在美国纽约郊外购置了一栋别墅,和珍妮生活在这栋小别墅里,两个人带着女儿也算刚刚合适,可是两个人的矛盾却开始突发了。

李幼邻曾说过,他和珍妮之后会分手是源于志趣相异、观点不同,对于中国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虽然两个人都在努力维持这个家的运营,但这些细小的摩擦也都在每日积累。

1958年,李秀文获得入境准可,来到美国纽约和儿子团聚,一家三代人又过了一段幸福和谐的日子。可是不久之后,珍妮还是不愿意继续这段婚姻,和李幼邻正式分居了。

和珍妮接近20年的婚姻生活在每天的分居生活中黯淡下去,李幼邻当时忙于经商,他不通军事,在商业上面却是大展拳脚。

虽然有过跌入深渊的失败,后也有一鸣惊人的传奇。

1965年,原本创业濒临破产的李幼邻一举创造了商业传奇,生活富裕,李秀文跟在他身边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他当了华尔街的大老板,也彻底让李宗仁明白,自己儿子当年不从自己意愿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怎能获得今日的安逸生活呢?

可是李宗仁这认可终究还是来晚了,在75岁时,李宗仁再娶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这是一段惊天骇俗的婚姻,因为当时的胡友松才二十七岁的年纪!

父亲李宗仁的再娶令李幼邻心中无比膈应,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个夫妻生活如同守活寡的可怜女人。

据讲,因为李秀文和郭德洁曾经在祖母的祠堂中发生冲突,惹了李宗仁的不高兴,从此以后,李秀文就不受李宗仁待见,备受冷落。

也是从那时候起,李秀文在李家的生活就像在守活寡,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每当想起母亲近70年来的委屈和无助,李幼邻都心中苦楚。

李秀文虽然婚姻算不得幸福,可她还是个有福气的人,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有一个安逸的晚年,1990年,李秀文年满百岁。

在她的百岁宴席上,李幼邻却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那时候他和珍妮分开,他也体会了单身的孤独,于是更加感触。

他说到: 我的母亲已经活了一百岁,可她守了活寡整整70年啊!

在场的宾朋看李幼邻泪流满脸,但是每一人露出嘲讽的眼神,他们明白,这是李幼邻积压一辈子的心魔,是他的心结。

1992年,李秀文102岁仙龄去世,对此李幼邻万分悲切,他虽然有了新的携手的伴侣,可是母亲在他心中仍旧不可替代。

李秀文走后,李幼邻整日沉浸在丧母的痛苦中,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后便也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三岁。

从李幼邻的故事可见,长辈的感情生活对于后人有着不能低估的影响力,很多大人都以为只要子女生活好,那么自己苦一点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其实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不仅幸福是相互的,就连痛苦也是相互的,看着父母受累,自己也要顶着莫大的压力和痛心。

李幼邻这一生,做了一个后人歌颂的大孝子,也做了不愧感情的大丈夫,同时还做了不负青春的大老板。

那些年少的愿望和梦想,李幼邻都逐一实现,唯独母亲李秀文委屈的那七十年光阴,李幼邻没办法帮忙讨回,这是他终身遗憾的关键!

哪类八字的人注定是富贵命?

曾任过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当他还是桂军中一个小小的连长的时候,曾请一位算命先生为其预测未来的命运。算命先生仔细分析了他的八字以后,当即大声宣布:“你将来要做大官,要当军长、司令以上的官,鸿图万里,贵不可言。后果如其言。这听起来十分神秘,其实算命先生也没有什么超人的地方,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依据于八字中有关的富贵吉寿理论。一旦你掌握了这一秘不外传的法则,你也可以象算命先生那样为人封官许愿。 注定富贵命 在众多的八字理论书籍中,有关预测富贵吉寿的方法有许许多多,但对这些方法仔细分析以后,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方法属牵强附会,故弄玄虚。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在最少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八字理论的实质部分,在这里中华易帆风顺研究院齐炳权老师将有关的八字预测富贵命的方法浓缩成如下一些简便的规则。 富命的推测: 你的八字是否具有发财致富的潜质,就看它是否符合以下十二条中的某一条: 1.八字中正财与偏财旺,且能生起正官,同时正官能保护财星;2.八字中不喜正印与偏印,此时又有财星来克去印绶;3.八字中需要印绶,同时命上有正官,又有财来生官;4.八字中伤官与食神太多,此时有财星来流通;5.八字中财星旺而且多,此时又有伤官与食神相生;6.八字中虽然没有财星,但八字中的干支暗合成财局;7.八字中虽然财星没有透露,但有食神与伤官透露;8.八字中日主旺相,财星也旺;9.八字中日主旺相,印绶也旺,食神与伤官衰弱,但财星得合而成局;10.八字中日主旺相,但官星衰弱,印绶旺而多,再加上财星有气;11.八字中日主旺相,劫财也旺,印绶不出现于天干,没有财星,但有食神与伤官;12.八字中日主弱,财星多,没有官星,也没有印绶,但有比肩与劫财; 凡符合上面情形之一的八字,必定是富有千钟的人。 例一,浙江温州一富翁的八字: 乾造:甲申 丙子 壬寅 辛亥 分析:壬水为日干,生于子月,壬禄在亥,子为羊刃,因此身旺有气。月干丙火偏财,得年上食神甲木相生,日支寅木相生,则财星有源有力。对照上面十二条规则,它符合其中的第8条,故可以发财。 例二,上海市闵行区一著名农民企业家的八字为: 乾造:壬辰 癸丑 庚午 辛巳 分析:此八字的日主为庚金,命上不见财,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没有财运,只要符合上面十二条规则中的一条就有发财的机缘。此八字中的天干上透露出了食神和伤官,它们旺而有气,同时日主得劫财帮扶,身也旺。印星虽有,但不露出天干,因而不克制天干上的食神与伤官。对照上面的十二条,它符合其中的第十一条,因此他能发财达数亿之多。 贵命的推测: 所谓的贵命,指的是能在社会上起到较大的影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或在文化上、艺术上、科学上有突出贡献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你的八字是否具有这样高贵的气质,就看它是否符合以下十一条中的某一条: 1.八字中官星旺,日主也旺,同时有印绶来卫护官星,使之不受伤官之害; 2.八字中不喜比肩和劫财,这时在命上有官星克去比肩和劫财; 3.八字中喜欢比肩和劫财,而此时八字中官星去生印绶,不克命上的比肩与劫财; 4.八字中财星旺,同时命上的官星能得到财星的相生; 5.八字中官星旺相,同时命上的财星也有气; 6.八字中虽然无官,但地支暗合成官局; 7.八字中日主旺相,但官星衰弱,而命上的财星能生官星; 8.八字中官星旺相,但日主衰弱,此时命上有印绶出现,同时官星能生印绶; 9.八字中印绶旺相,但官星衰弱,此时恰好有财星来克制印绶;10.八字中的印星衰弱而官星旺相,此时命上的天干没有财星露出;11.八字中的劫财多而旺,此时有官星制去劫财。 12. 八字中以正官为主,同时又无偏官混杂。13.八字中以偏官为主,同时又没有正官混杂。14.八字中偏官过于旺盛,此时有食神制住偏官。 以上所提到的“官星”,即可以指正官,同时也指偏官。凡符合上面情形之一的八字,都是贵命,一生受人尊重。 例一,曾任过晚清重要职位的徐东海的八字为: 乾造:乙卯 丙戌癸酉丙辰 分析:日主为癸水,月令戌土为正官,得月干丙火与时干丙火财星的相生,同时日主又得日支偏印的相生,故身旺而财官相生有情,符合上面的第四条和第五条,故为贵命。 例二,某著名科学家的八字为: 乾造:甲午 丙寅辛酉己丑 分析:日主为辛金,以月干丙火为正官,得月令寅木和年上甲木正财相生,日主得日支酉金帮扶,时上偏印相生,故身旺。对照上面的十四条,它符合其中的第五条,因此,能以杰出的科学成果获得世人的尊重,而成为贵人。 声明:本文属中华易帆风顺研究院齐炳权先生原创,转载复制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必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近代人物阎锡山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阎锡山

别名:阎百川、龙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五台县

出生日期:1883年(癸未年)10月8日

逝世日期:1960年(庚子年)5月23日

职业:军事家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主要成就:统治山西达38年领导辛亥太原起义

军衔:陆军一级上将

(历史lishixinzhi.com)

阎锡山人物生平

名字由来

阎锡山小名叫万喜,有一天,父子俩走在街上,见许多人围着看告示,挤进去一看,见是山西武备学堂招生,回家后,父子俩商量了一夜,就决定前去报名。当天夜里,阎父阎书堂翻来复去地怎么也睡不着。想到儿子如果考进武备学堂,毕业后就成了带兵的武官,人前该何等光?后来,猛地想起,如果儿子做了官,还叫小名,“万喜”“万喜”地到处叫,实在不雅,就想给儿子起个响响亮亮的官名。因为阎书堂素日迷信,就又想到该给儿子算个卦,看能不能考取,顺便请算命先生帮助起个官名。>阎书堂把阎万喜的生辰八字,告诉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认真推算了一番后,说阎万喜五行缺金,这次考试一定得中。阎书堂又请算命先生结合阎万喜的命相,给儿子起个官名。算命先生摇头晃脑了半天,经过再三推敲商酌,最后决定叫“锡山”。从此,阎万喜就改名叫阎锡山了。

生平经历

五台少年

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定襄县河边镇)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小地主家庭。九岁入私塾,读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与部分四书五经。14岁辍学,随父阎书堂(字子明)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长钱铺学商,参与放债收息及金融投机。1900年在一次投机中惨败,负债两千吊,父子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债。金融投机虽然短暂,但却为阎锡山后来进行活动积累了原始经验。

留学入同盟会

1902年,在太原当店员的阎锡山,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学军。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六月被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入日本士官学校。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下,阎锡山于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曾会见孙中山并参与制订了同盟会的“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即同盟会在“南部各省起义时,须在晋省遥应”。从此,阎锡山登上了舞台。

掌握山西新军

1909年(宣统元年),26岁的阎锡山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任山西陆军小学堂教官、监督。当年11月,奉召赴京参加陆军部举办的留日归国士官生会试,考列上等(分优上中三等),被赏给陆军步兵科举人并授予协军校(相当少尉)的军衔。当时陆军部提出新军协统以下军官须以学生或带过新军者充任,阎锡山在几个月之内即升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教练官与标统(相当于上校团长)。在此前后,阎锡山同其他同盟会员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把山西新军的领导权基本上掌握在同盟会员和革命同情者的手中。

辛亥太原起义

辛亥后,在太原的同盟会员密谋响应,但因新军有枪无弹(当局害怕起义收走了子弹),未能发难。1911年(宣统三年)10月28日,第八十五标奉命出发南下平乱,领到了子弹,阎锡山等同盟会员当即决定起义。29日晨,该标同盟会员杨彭龄、张煌等宣布起义,公推管带姚以价为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军 *** ,公推阎锡山为都督。

朝廷惊恐,立即命令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率部镇压。吴本向往民主革命,先前曾参加过唐才常的自立军反清起义和华兴会的长沙起义,早已是个革命者,此时准备联合山西民军在北方革命,遂邀阎于1911年(宣统三年)11月4日在娘子关会晤,商定共组燕晋联军,吴任大都督兼总司令,阎任副都督兼副总司令。阎即派兵一营开赴石家庄,与第六镇官兵共同截断京汉铁路,扣留了清 *** 运往武汉前线的军用物资,阻止袁世凯入京就任清 *** 内阁总理大臣,并拟挥师北上推翻清廷。袁恨之入骨,收买吴的卫队长将吴刺死,燕晋联军的雄图大略遂告失败。1911年(宣统三年)11月15日,清 *** 改派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并命曹锟第三镇进犯山西。

1911年(宣统三年)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阎锡山采纳同盟会员景梅龙的建议,决定分兵南北,继续战斗。阎率民军一部北上绥远,曾攻克包头、萨拉齐并向归绥(今呼和浩特)进军;副都督温寿泉率民军一部南下河东,配合山西民军攻克运城、绛州并围攻临汾,在后方和侧背对清 *** 构成极大威胁。南北议和结束、清帝退位以后,阎锡山于1912年4月返回太原,仍以都督名义掌握山西的军权。参加辛亥革命是阎锡山一生中最光的一页。

我家儿子是2012年阳历七月一号下午四点二十出生!他的八字怎么样...

生日(公历): 2012年 7月 1日 4时20分
生日(农历): 壬辰年 五月 十三 寅时
八字: 壬辰 丙午 癸亥 甲寅
五行: 水土 火火 水水 木木
总述:八字偏弱,八字喜「金」,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金」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水旺;五行缺金;日主天干为水 (同类为:水金;异类为:火木土。五行统计: 2木, 2火, 1土, 0金, 3水)
用神分析:〖同类得分〗:水2.90,金0.00,共计2.90分;〖异类得分〗:火2.76,木2.30,土0.60,共计5.66分;〖差〗:-2.76分;〖综合旺衰得分〗:-2.76分,「八字偏弱」;〖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弱,八字喜「金」,「金」就是此命的「喜神」。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