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卦第二十八,易经第28卦是吉是凶

2023-09-28崇庆运势网热度: 4914

28 大过卦

28 大过卦

卦辞【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说文》中说:“过,度也。”可见“过”的意思便是经过、度过的意思。其引申义便是过度、超越的意思。人们生活富裕了,就会追求饮食文化,可是这样会造成人们过度追求享乐,怎么才能避免继续这样呢?这就需要思想与行为的大超越。所以顿卦之后是大过卦。《序卦传》中说:“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颐卦的卦序进行解释,也就是说人只有吃好了,干活才有力气。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象》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巽为木,上兑下巽,泽水淹没木舟,这是大过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舟重则覆为戒,领悟到遭逢祸变,应守节不屈,稳居不仕,清静淡泊。

占得此卦,切记:

独立高楼阴失色,有期不到两成非。

园林别种仙桃果,但遇良朋振羽衣。

心有余,力不足。

倚仗春风,一歌一曲。
大过卦第一爻,爻辞【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占得此爻,切记:

先微当后发,首尾破还全。

西北歌声动,成荣在北泉。
大过卦第二爻,爻辞【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占得此爻,切记:

得妻户内利何多?日照高堂职近戈。

猪走犬来皆曰早,小船经历几风波。

满目好风光,红花又更香。

蟠桃三结子,一子熟非常。
大过卦第三爻,爻辞【九三:栋桡,凶】

占得此爻,切记:

有妇终无事,逢难宜急走。

欲免哭声随,切忌西方酉。

荆棘生平地,风波起四方。

幽窗人懊恼,无语对斜阳。
大过卦第四爻,爻辞【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占得此爻,切记:

峻岭崎岖马阻行,如今平地好安亨。

几多名利人同至,西方亨衢坦坦平。

心事有迟速,逢龙是变乡。

月光明映户,便有好商量。
大过卦第五爻,爻辞【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占得此爻,切记:

枯杨生华未可夸,得逢可丑事咨嗟。

却宜静处平生节,且息思为进欲奢。

一事两意,一人两心。

新花枯树,须待新春。
大过卦第六爻,爻辞【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占得此爻,切记:

羊背披衣裳,文书匣内藏。

不须多望想,云雨溅斜阳。

水边忧,山下愁。

要平安,寸往游。

大过卦 第二十八卦·

我是郑宏鹏,樊登读书会隰县分会会长,每天一篇文章之068。
来看六条爻辞: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用洁白的茅草做垫子,没有灾祸。指古代祭祀的时候,要把白茅垫在祭品下面,表示虔诚、敬畏。白色的茅草非常柔软,垫在下面非常舒服,初六爻是阴爻,上面四根阳爻,表示在大过的时候,阴柔之人要甘居下位,非常恭敬地对待上面的阳刚之人,一开始就要谨慎小心,以柔顺的心居下不争,自我反省,这是改变大过局面的第一步,所以没有灾祸。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枯萎的杨树上长出了嫩芽,年迈的老汉娶了年轻的妻子,这是没有不利的。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大过”,是不太正常的,为什么这种大过之象没有什么不利呢?
《象传》解释: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相与”即相处、交往,老夫少妻相亲相爱,以爱为基础,年龄就不是问题了。九二爻是老夫,初六爻是少妻,它们的位置刚好是阳在上阴在下,叫作“相乘”,是阳“乘”阴,往往是吉的。说明在大过的时候,阳刚之人要得到阴柔之人从内心发出的相爱相亲的帮助,才能改变大过的局面。
九三,栋挠,凶。
栋梁弯曲了,是凶险的。九三爻是下卦最高一爻,是第一阶段到头了,且阳爻居阳位,阳性太过,栋梁就弯曲了,非常危险。
《象传》解释:
象曰:栋挠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不可以再加以辅佐了,指上六爻不再跟它辅佐了,因为三爻和六爻是相对的。一般来说阴在上阳在下的情况是比较凶险的,上六爻以阴爻居上,太过柔弱,不能辅佐下面的九三爻,所以凶,在大过的局面下,如果阴阳不相应,往往都是凶险的。按照《易经》说的阴阳相应,比如卦象位置的“一”和“四”、“二”和“五”、“三”和“六”分别为一阴一阳往往都是吉的,而大过卦九三爻和上六爻也是阴阳相应却是凶的,因为《易经》的智慧是小环境必须符合大环境,大过卦的大环境是指大过的场景,所以九三爻是不吉的。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栋隆,吉”:栋梁隆起来了,是吉祥的,因为九四爻这个栋梁进入上卦了,它最靠近九五爻,九五爻是国君,九四爻是大臣,这里比喻大臣治乱有方,大过的局面开始改变,所以是吉的;“有它,吝”:“它”字最早的写法就像“虫”,意思是如果栋梁被虫蛀了弯曲塌陷,就会有遗憾。当然“它”一般指第三者,这里指初六爻,是阴爻代表女人,九四爻跟初六爻相呼应,所以有一种解释说九四爻这个大臣本来是有利的,但受到初六爻这个女人的诱惑,他行事会带有私利,就会有遗憾。
《象传》解释:
象曰:栋隆之吉,不挠乎下也。
“栋隆之吉”:九四爻好比栋梁两边弯曲了,但中间隆起来,这是不逃避责任、抛弃个人私利、顾全大局,是大吉的;“不挠乎下也”:不受下面初六爻的引诱,就能“挽狂澜于既倒”。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枯杨生华”:“华”通“花”,枯萎的杨树上长出了花朵;“老妇得其士夫”:年迈的老妇得到了强壮的丈夫,上六爻好比老妇,九五爻好比强壮的丈夫,九五爻和上六爻阴阳和合、同心协力,是好事情;“无咎,无誉”:既没有灾祸也没有荣誉,求得平安。九五爻作为中正阳刚的君主或大丈夫,能得到年长、经验丰富的老妇帮助,有助于改变大过的局面,是非常好的。
但《象传》解释却恰好相反: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枯萎的杨树上长出花朵无法长久,老女人配年轻男子是羞耻的。《象传》解释与爻辞不吻合,却反映了儒家思想。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年轻时爱上了比自己大24岁的法文老师——布丽吉特,后来他们突破层层艰难险阻,最终结婚,且一直相爱,布丽吉特对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只要真心相爱,年龄不是问题,能做到相亲相爱、阴阳相和,就能改变大过的局面。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过涉灭顶”:过河的时候,河水淹没了头顶,后来有个词叫“灭顶之灾”,“顶”是“头”,河水把头淹没了叫“灭顶”;“凶,无咎”:虽然是凶兆,但没有灾祸。上六爻表示栋梁垂下来的部分,此时最为凶险,好比《论语·季氏》说的“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大厦将要倾倒,已经危在旦夕,却不想着扶持和挽救,要这些大臣还有什么用呢?上六爻阴爻居在最高位,下面全是阳爻,说明阴爻力量非常弱,不同做法带来不同结果,就看自己如何做:一是全心付出,大过的局面就会有所改观;二是不付出,加之自身的柔弱,大过的局面将无法改变。
大过卦的启示
我们来总结一下大过卦:
处于大过的时候,作为君子,我们有两种做法:进,则独立不惧;退,则遁世无闷。
如果从六根爻的爻辞来看,初六爻是“遁世无闷”,愿意被别人当成垫子垫在下面,隐退且心甘情愿,居下无争;上六爻则是“独立无惧”,面对最凶险的局面不惧怕,愿意献身改变大过的局面。
中间四根爻全是阳爻,基本都是讲如何改变大过局面:九二爻和九五爻都作了比喻,九二爻是老夫娶少妻,九五爻是老妇得到“士夫”,从阴阳配合而言,主要讲夫妇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就能改变大过的局面。九三爻和九四爻都以栋梁作比喻,一个是栋梁弯曲,一个是栋梁隆起,指首先要自己强大,栋梁才不会弯曲,然后要得到阴柔之人(其他人)的帮助,才能改变大过的局面。
大过卦我们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讲坎卦。

周易大过卦

周易 大过卦 5分 大过卦 易经六十四卦第28卦
泽风大过(大过卦)非常行动
中下卦
象曰:夜晚梦里梦金银,醒来仍不见一文,目下只宜求本分,思想络是空劳神。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兑)相叠。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订,遂成
大错。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有过度形象,内刚外柔。
爻辞
【原文】 大过①:栋桡②。利有攸往,亨③。
【译文】 大过卦:屋粱压得弯曲了。有所往则有利,通泰。
【注释】 ①大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巽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巽,巽为风为木。上兑下巽,有泽水淹没木舟之象。兑、巽相迭,中间四爻为阳爻,初、上为阴爻,阳盛而阴柔,中壮而端弱,也兆示着拆毁之象。喻人君人臣,行事大错,则将有栋拆粱摧之险。所以卦名曰大过。过,过失。②栋,屋正中最高的横梁。桡,沙少海先生说:“原本作挠。《校勘记》曰:‘挠,各本作桡。’”今从之。桡,弯曲。③“利有攸往,亨。”此属另外一次贞卜的记录,文义上不过可强为贯通。《易卦》作者将这凶吉绝然相反的占卜之辞同系于一卦,意在反映大过的卦、爻之象预示着多种意义。《彖辞》正缘此意进行解释。洋《彖辞》译文。
【原文】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①,巽而说②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译文】 《彖辞》说:大过,意思是大而过当。_“栋梁弯曲”,就是因为横梁中部太粗,两头太细,不堪负荷。本卦阳爻多,阴爻少,阳刚过盛;但是九二、九五之爻分居下卦、上卦之中位,像人得贞正之道,有谦逊而和悦的品德。秉此行事,“有所往则必有利”,所以又说“通泰”。大过之卦,并容凶吉之象,因此其意义是重大的。
【注释】 ①刚过而中。本卦二、三、四、五,四爻为阳,初、九为阴,所谓阳刚过盛。“中”,以九二,九五之爻位为据。②巽而说,本卦上卦为兑,兑义为悦,下卦为巽,巽义为谦。
【原文】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巽为木,上兑下巽,泽水淹没木舟,这是大过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舟重则覆为戒,领悟到遭逢祸变,应守节不屈,稳居不仕,清静淡泊。
【原文】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①。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文】
初六:恭敬地用白茅垫着祭品,可以无灾祸。
《象辞》说:“恭敬地用白茅垫着祭品”,柔软之物铺垫在下面,正像初六阴爻居一卦之下位。
【注释】
①藉,铺垫。白茅,草名,柔软洁白。
【原文】
九二:枯杨生①,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少妻,过以相与也②。
【译文】
九二:枯杨发芽,老头子娶少女为妻,并无不吉利。
《象辞》说:夫老妻少,年龄不当,这是错误的婚配。
【注释】
①,借为荑,草木新生,发芽。②过,错误。相与,指婚姻。
【原文】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①。
【译文】
九三:屋梁弯曲,这是凶险之象。
《象辞》说:屋梁弯曲之所以凶险,因为栋曲即屋倾,无法支撑。
【注释】
①辅,助。这里指支撑。
【原文】
九四:栋隆①,吉。有它②,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注释】
①隆,高耸。这里为挺直之意。②它,古语谓意外之患为它。
【译文】
九四:屋梁挺直,吉利。但有意外之患则不好应付。
《象辞》说:屋梁挺直之所以吉利,因为屋梁不弯曲则房屋不倾倒。
【原文】
九五:......>>

求解《周易》大过卦,变卦为咸,问未来如何 10分 你这不能这么问的。你先翻看以下增删卜易,上面有问卦的方法的。你这问题太笼统,不行的。但可以看出未来的事情,不过一般人解不了的。无论你问任何问题,卦上肯定会显示你未来的一些事情,但这些事情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了。你如果是自己学卦,自己占卜领悟可以。但你这占出来问别人就不能这么笼统。比如你要问未来的工作,或者未来的婚姻。总之必须是具体的时间。而且在问卦的时候最好一个问题占一次。比如你问未来工作在A单位吗?这是一个卦,要是问未来工作在B地吗,又是一个卦。这样很具体地问。
比如你问未来工作能不能升职?这是一个卦,这样问的。
你问未来如何。摇出来的卦肯定是体现你心里当时摇卦时念想的那个方面,比如你摇卦时内心想的是工作或者婚姻或者其他疑问等等。这个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大过卦的《哲学易经》之《大过》---李建明 (2014-07-04 12:30:33)[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大过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象》日:“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象》日: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万事苟得其养则无物不亨,但一旦过度则有毁败之象,故受之《大过》。大过,大者过也。然后何为大,大者事之本,业之基也。未能顾大而行,未能围绕要点而转动者则有灾咎之生危害之起矣。故君子当利于前去行事,可获亨通,否则就会压垮栋梁危害发展。因此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前去行事,我们要不断创新和支衬自我的不足,我们要不断改变和存在的一切问题。《彖》辞说:“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是因为本末弱也。因此我们必须顾全大局和度越于要点而动也。原因是要点不抓就会涣散,不顾根本就会失去依靠,超越负荷就会压垮栋梁。因此我们当“刚过而中,巽而说行。”所往无不利,万物皆得其亨也。故君子当根据自身的实力前去行事,要不断创新和支衬自我的不足,要不断改变和存在的一切问题。如此则必能抓住要点、围绕重点、保护基点而得以大力发展,是以大过之时其义大矣哉。《象》辞说:水泽高涨就会淹灭一切,因此当适可而止,观物而化,这是《大过》之象。是以君子观之当围绕大者而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如此则又何憾于世。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日:藉用白茅,柔在下也。藉,草棚,古时房屋。房屋用白茅做屋顶,就不会超越负荷而获吉祥。故万事有其度则无咎,行不过也。是以《象》辞说,藉之所以要用白茅是因为一切都有承受限度,柔在下也。九二:枯杨生秭,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日: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枯木逢春,不减春姿,就象老夫得了一个 *** ,好不羡慕。故只要有所相与,未尝不能显出青春活力;只要有所关爱,未尝不能显出一片新气象。可见,要想创造美好的蓝图和蓬勃的生活唯有乐于奋斗才能不失其望,唯有灌注活力才能生生不息和迎来新一轮春放,新一轮的生长,是以“过以相与也。”九三:栋桡,凶。《象》日: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栋梁弯曲也就凶险了。因为栋梁一旦弯曲也就失去了支衬和失去了依靠。因此我们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做力小而任大,赚一分用三分的行为,否则就无有辅了。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日: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栋梁隆挺就十分吉祥,有隐患就会有咎吝。故我们必须要围绕栋梁转动,做实做强自己,才能不至于桡乎于下而有咎吝之生。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日: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枯杨开花,就象老妇得其士夫,虽无咎,但又何足称道。原因是“老妇士夫,亦可丑矣。枯杨生花,生不久矣。”故君子当活在当下,观物而化。否则就会失去所有,一事无成。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日:过涉之凶,不可咎也。渡越深潭就会有灭顶之灾,十分凶险,因此万事当有个度。原因是超越自身的范围就会受到冲击,过分的过度的行为就会犯原则性的错误。因此我们当适而有止,不自犯其咎。

周易我测财富 开始是 大过卦 变卦是井卦 怎么解? 我昨天算一人,也是一样的结果:
栋隆,吉。有它吝。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我这边算这个人呢,主要弱项是懒!
如果是算财富我猜:你不要想意外之财,或者是暴利行业,要做正直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的是,你就差勤劳了。

周易我测财富 本卦是井卦 变卦大过卦 怎么解? 当大有蓄积,能够培养实力,到达壮大的时刻,就可以采取非常行动,以实现理想了。但非常行动,必然危险;因而,也应当非常慎重,必须刚柔相济,使人乐于顺从才能得一切的助力。不可拘泥于常理,应当采取非常手段;但也不可过度自信。应结合一切的力量;但也不可包容邪恶,被其牵累。虽然是非常行动,手段仍应当正当,才能赢得荣誉。不过,非常行动,往往是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因而失败,也无可奈何。

《易经》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 【问感情复合】 本卦为 泽风 大过卦, 上六,九四,九二 变卦, 变卦为 风山 渐卦
三变卦,根据本卦和变卦卦辞作解。而非爻辞做解释。我理解为,大过为起因,当初分开的的原因,屋梁压得弯曲了,说明有压力,分开了,但是你们如果要继续下去,压力依旧存在,你依旧要有所准备。而渐卦是结果,如果你做好了准备,担负了该担负的责任,女子和你和好,当然也是顺因天道的。
大过卦辞: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白话文解释
大过卦:屋粱压得弯曲了。有所往则有利,通泰。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巽为木,上兑下巽,泽水淹没木舟,这是大过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舟重则覆为戒,领悟到遭逢祸变,应守节不屈,稳居不仕,清静淡泊。
渐卦卦辞:
渐。女归吉,利贞。
象曰:山阀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白话文解释
渐卦:女大当嫁,这是好事。这是吉利的贞卜。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巽,巽为木,木植山上,不断生长,是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山之育林,从而以贤德自居,担负起改善风俗的社会责任。
PS: 刚才看到楼主1994年生,男。呵呵,自己评估一下,是否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呢?

《易经》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 【问感情复合】_百度知 ...

好吧,它说,分了就分了,不要怕。

八卦图看了会怎样死人吗

不会的。
八卦图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八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种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对于八卦不要有过多神秘色, 它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基于当今社会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医里指围绕掌心周围八个部位的总称。
参考资料:八卦_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5353847-5589311.html‍

易经卦辞

易经卦辞谁写的? 5分 文王作卦,周公作辞。
单说易经,分三种,俗称三易:连山易(神农时代,艮卦开头),归藏易(皇帝时期,坤卦开头),和周易(乾卦开头),不过前两者失传了,所以大家说的易经一般指周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易经《周易》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易经和易传:上部分为本经-周易,易经讲的是64卦每一卦的卦辞和爻辞。下部分为易传,易传讲的是对每一卦或者是对整体易经的解释和进一步的说明。
大体上,比较明确的作者如下:
八卦:(2的3次方)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图片是伏羲做的
六十四卦:(2的6次方)图是周文王画的。史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卦辞:作者应该是文王或者周公中的一个,考虑到周公这位文化集大成者,周公的可能性极大。文王应该是画卦,周公做辞。所以周公也是四圣之一。
爻辞:作者应该是一个团体,是周朝的占卜者们集体创作,而且不是同一个时代创作的。很有可能周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典型的证据如下:《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明夷》,其爻辞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既然谈到了箕子,那么很有可能是周灭商以后,这个时候,文王早就去世了。
丁外一个卦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康侯:指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封。
所以,可见这段话的成熟时间肯定晚于周文王。
不过箕子和康侯都是在武王时代的人物,所以爻辞出自周公之手也未必不可能。

爻辞和卦辞有什么区别? 卦辞和爻辞
周易原文里,对六十四卦都有解释,它的内容由两部份组成,一叫「卦辞」,是专门讨论卦的意思。
例如「火水未济」卦的卦辞就是「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汔,意思是几乎。濡是沾湿的意思。整句意思:未济即是未完成,如果能行之有方,最终都能成功。辞中以小狐狸做比喻,小狐狸过河,虽然勇敢,不过缺乏经验,故而沾湿了尾巴,还未能到达彼岸。可是当小狐狸有了周详的计划与经验,就会成功。各位可以到《周易原文与注解》查阅你所占得卦象的卦辞。
另一部份叫「爻辞」,爻辞其实是由孔子进行注解的「易传」,是孔子对六十四卦里,每一卦中每一个爻的专门讨论与解释。当我们求得变卦后,可以参考该爻辞来辅助分析卦象。
例如「火水未济」卦,求得第六爻为「变爻」,一方面可以参考由「火水未济」变为「雷水解」的卦辞,同时亦可以参考「火水未济」卦中第六爻的爻辞,这个爻辞是这样写的「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意思是:占卜是吉利的,没有使人后悔的事物,由于有诚信,一如君子的作风,结果是吉利的。各位可以到《周易原文与解释》查阅你所占得卦象的爻辞。

易经的卦辞哪有啊.? 1。《易经》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经》,就是《周易》的本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辞,(例: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就是《周易》本经的卦辞。第二是《传》,就是所说的《十冀》。包括《大象传》、《小象传》、《系辞传上、下》、《乾、坤文言传》《彖上、下》、《说卦传》、《杂卦传》、《序卦传》。一般咱们现在在书店里买的易经,都是《经》、《传》一体的。 2。《十冀》相传是孔子和他弟子共同完成的,也有人说完全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对《易经》的理解而所写的,意思就点儿像《论语》。目前只能知道《十冀》和孔子是有关系的,但到底是不是他所著还有待研究。 3。文王作卦,周公作辞这个也是一种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周公等一批人参与了对卦象的作辞,很可能是以周公为首。在古代,尤其是像周朝的奴隶制王朝,《易经》不是谁都可以看的,只有士大夫才能看的书。《易经》只所以到今天还能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有解释的空间,可以让你有无限的想像。

易经里面有卦辞不就行了吗? 爻辞来干嘛? 他奶奶的,我刚才给你回答了好长一篇!刚要发出去就出问题了,好郁闷啊!我再给你回答一次吧!我看好你哦……
你的问题很多,也是一些很要紧的问题!我就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题目的问题吧!卦辞说的是一个大背景,爻辞说的是这个背景里的内容。就好像手与五指的关系一样。比如说豫卦,上震下坤,大象里面就是上震下顺,大象是孔子老人家开示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法门。与你所谓的“预测”关系不大。常际上我们在理解卦的时候,脑袋里要有自己的象,这些象都是从大象发挥而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上震卦象足,象动,下坤卦象静止,象迷茫。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贫穷的村子,突然发现了煤矿,于是一部分头脑灵活,胆子够大的人,通过各种关系和努力,对煤矿进行了体制外或体制内的开采,于是这一部分人就富了,而另一部分人依然贫穷,世道变了!世道一变,在这个村子里产生了一些新的关系网,比如说初爻“鸣豫,凶”,说的是某个穷人的亲戚是富人,这个穷人区找富人亲戚帮忙,可这个富人根本就不搭理他。所以就是凶!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说的是村长要保持默然不语的态度,富人就会知趣地给村长送礼,村长得到了东西,于是就是吉,三爻说的是那些混在富人堆里的穷人,或叫跟屁虫,或叫小人……”所以卦辞是背景,爻辞是内容!明白否?
用文言文来说“卦者,爻之所积,爻者,变之所适”,卦辞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是没有时间的,它只是一个道理存在在那里!六爻所变,无非在六位。

求《周易》乾坤两卦的卦辞 乾卦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乎。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也,可与几也。知终终也,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平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尔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起明,与四时合起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
......>>

易经怎样得卦 一个卦有六个爻 每个爻都有爻辞 那个爻动就看那个爻辞 那个动爻就会应验你预测的事
如乾卦六个爻 如 你问了 求财得到乾卦 这卦好吗 有人回答一句 那就看你占到那个爻了 就是那个爻动了 如果初爻动 那么初爻就应验你预测的事 如果是二爻动啦 那么就是二爻应验你的事 你会起卦吗 易经蓍草起卦 就是一个成手起卦也得45分钟 你要使用六爻的三枚铜钱起卦 那用易经爻辞断卦是不会应验的 这些不是几句就能讲完的 勤学苦练吧 慢慢来吧

怎么理解易经的卦辞 卦象???、 卦辞是用来说明卦象的,它是为了使人理解卦象的,是不得以写出的文字,不要太执迷于卦辞。当你把卦辞理解以后,就应该脱离卦辞。例如:“乾卦九五”卦辞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卦辞虽说的是帝王,但你不能把“乾卦九五”只想象成帝王,写卦辞之时,周文王或者是周公只是借用“帝王”来说明“九五”的卦象。并不是”乾卦九五“只代表”帝王“。如果你占卦占到了“乾卦”,就说明你唬当皇帝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它代表你在某个你所擅长的领域里,才能、地位已经很高了。
卦象是可以任你驰骋想象的,前几天曾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到“大过卦”的时候,(“大过卦”是上下各一个阴爻,中间是四个阳爻)他把卦象想象成一座桥梁或者一口棺材,成功了就过去了,不成功就是死,就是“不成功则成仁”的意思,这个想象就很好。

《易经》卦辞中,变一卦是看本卦的卦辞的吗?还是只看变卦的卦辞呢? 所求事情当时的情况看本卦,事情今后的发展、变化看变卦。变卦即是让你订道该以那个卦爻辞为准,也是告诉你事情发展到哪一步了。初爻变,事情刚刚开始,二爻变,事情发展到第二阶段了,以此类推;到六爻的时候,事情已经开始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整个卦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

周易卦辞是怎么写出来的 易经记录了人类从原始到夏王朝大禹治水成功后家天下的故事,是史官们的杰作。
孔子误导了[易经]
传说周文王h里作易,实际上是周文王把在h里得到的[易经],一部符号与文字记载的史书,用进化了的文字进行整理。可以想象,甲骨已经散乱无序。每一个甲骨的保存,完全有赖于前人对卜筮的重视。不够完整的言辞,他用当时的程度给予补充,出现了最原始人类用车的失误(大有卦九二)。
身为人师的孔子,并未有过劳动人民的生活经历。他把弟子们给他找来的[易经]翻到牛皮索都断了几次,还是不得其解。象那不可一世的武师被小孩打败一样,寝食不安。他的弟子们得其师承的虚荣,大言不惭:[易经]多么神妙(神妙不假)。我们最有知识的老师爱不释手,寝食不思,就不知是否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确实,诸子百家在当时注易的只有孔子。是诸子有自知之明,还是没有孔门弟子的本事,没有见过[易经]。孔子骑虎难下,给[易经]注了彖、象。后人怀疑彖、象不是孔子所作。我想也是,如果彖、象是孔子所作,孔子实在是江郎才尽,己经到了语无伦次、含糊其辞、胡言乱语的地步。如果彖、象是他的弟子所作,是弟子们想给老师一个极大的面子,把[易经]据为己有,作为儒家的经典;或者是扯虎皮作大旗,以达到吓唬别人的目的。总之,是彖、象给[易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把[易经]和[易经]研究引上了歧途。
简 介
人类研究历史,目的是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局限于没有文字记载,人们对五千年前的历史只凭片言只语的传说与神话故事来作旁证。人类真的没有纪录下五千年前的历史吗?不!《易经》记载了人类最古老的发展史。
周文王用进化了的文字整理《易经》,局限于龟甲已经散乱无序。孔子把自己的思想注入《易经》,局限了《易经》的研究范围,把《易经》研究引上歧途。历代学者追随在孔子的背后乱摸 *** 1,为了几束肉而大言不惭。把《易经》神化为天书、众经之首的同时,把《易经》研究引入牛角尖,束之高阁,使人望而生畏,再无出头之日。
《易经》以史书的形式纪录了历史,以历史告诉人们过去,以发展规律、经验和教训向我们展示未来。这就是读懂《易经》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真谛。
《易经》以人类发展为背景,以趋吉避凶为宗旨,指导人类在生产劳动中注意安全,避免事故.让决策者牢记长远利益,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生态,铸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毁灭人类。
《易经》以不足五千字的篇幅,借助六十二爻紧密结构阐述数百万年的历史,不愧为众经之首,精辟到了极限。
鉴于孔子的彖、象误导了《易经》,也就不必再用继承彖、象学说的典籍对《易经》进行参考,只能是以易论易。这就是继孔子二千五百年后产生的[李氏易经]。为了通俗易懂,还《易经》原始朴实的风韵,[李氏易经]的简注不引入任何经典作为旁证。本来,师卦的田有禽利,引入孙子兵法的鸟起者伏也,晋卦再引入一首诗经中的硕鼠……就显得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可是,这样一来,读者又要多翻几套经典。再者,是应该用前书引证后书还是应该用后书引证前书,由于本人见微识浅,有不到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上文摘自[李氏易经]。

易经的卦辞中:元、亨、利、贞。分别怎么解释 给你说通俗点吧!仔细揣摩哦!
元:在地球上随便找一个人,我与她毫无关系,要说我和她的关系,唯一一点就是我们都是人,有认同感。
亨:我和她见面了,哪怕是在察肩而过,可以肯定这个人与我住的地方不是很远,我和她建立起可以通达的可能,毕竟她离我很近,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会相识的。如果这个人在地球的那一面,就不存在认识的可能了。
利:我和她经常碰面,彼此都有点印象了,我决定要追求她,我是男的,她是女的,合乎道义。要是个男的,我肯定不会有追求的念头,如果她对我很认同,那是因为前面有元(我不是怪物)有亨(我们经常见面),那么我就很容易成功,如没有元亨,只是道义上的存在可能,恐怕就不会成功。但我还是可以追求她。
贞:我终于成功了,我要好好呵护这段感情,把它攻固起来。我不能乱来,不能三心二意,于是我们俩白头到老,夫妻恩爱,死后魂归太虚,复归一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