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难听的城市,河南改名最失败的城市

2024-06-16崇庆运势网热度: 9271

在中国,有哪些古地名好听改名后不好听的城市?为何要改名?

我认为西安,苏州这两个地方改名后就不好听了,以前西安叫长安,苏州叫苏城,可能是改名后的名字更加符合城市的地理位置,所以才改。中国古地名被改名的有很多,琅琊现如今叫临沂,是诸葛亮的故乡,长安现叫西安,是中国古都之首,兰陵现叫枣庄市重点煤矿城市,金陵现交南京等等,还有很多,一般原因都是为了庆祝某些重大事件或者此地因为有人出名,还有就是因为避讳。安徽的黄山以前叫徽州安徽为了搞旅游就改成了黄山,结果失去了徽州的历史底蕴。还有山东兰陵现在叫枣庄。河北石家庄以前叫常山。有的为了经济,有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回去成本太高了。所以就继续这样下去吧。

古代的地名那么好听 为什么还要改名。一个人的名字,就和长相一样,会让人从第一眼看到之后,就在心中形成一个初始印象。一个城市的名字亦是如此,它往往是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但是地名又和人名不太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的生命如沧海一粟,实在太过于渺小和短暂。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经历过沧海桑田的浮沉,历史中的光辉与黯淡,都积淀在这里,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和足迹,都镌刻在这里。地名的产生,往往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更迭,许多地方都曾数次更名。我们偶尔在古诗文或者古装剧中见到的那些极具韵味的地名,或许就是你家乡的前身。

为大众所熟知的古代都城,如长安、金陵、汴京、燕京等,每每念起这些名字,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气息,仿佛能看到那一幕幕历史长河中的悲欢离合,能听到文人墨客们的长吟短叹……但若是改了名字,那些流传千年的诗句便发生了变化,如“秋风生渭水,落叶满西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开封”等等。

当然,以上这些地名改得并不算过分,尚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还有一批地名,却改得令人发指。

牧野改为新乡。牧野之名,闻之便有苍茫壮阔之感,改为新乡,便忽然具有了浓厚的乡村气息。司马迁于《史记》中写道;“维弃作稷,德盛西伯;武王牧野,实抚天下”。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若改成新乡之战,风格也直接从灭亡殷商的大战变成两个村庄的乡民闹事了。

牧野之战

其实牧野并不孤单,因为同样改的极具乡村气息的还有兰陵,兰陵改成了枣庄。试想,一面是遍植幽兰的高地,微风过处,“兰陵美酒郁金香”,更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面是种满枣树的村庄,黄土扑面而来,仿佛加上了灰蒙蒙的滤镜。这个时候,兰陵王高长恭不干了,因为它变成了“枣庄王”,俨然一副地痞流氓黑社会的模样。当然,《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也不干了,因为他改成“枣庄笑笑生”后《金瓶梅》滞销了。

《兰陵王》剧照

其实《三国演义》里的很多地名早已成了改名重灾区。比如观众最熟悉的赵子龙,是河北常山郡人,而常山今天叫做石家庄,试想赵云勒马站住,银枪一摆,大喊道;“曹贼莫逃,吾乃石家庄赵子龙!”是不是气势顿时全无?

《三国演义》剧照

三国时期的大军阀袁绍,出身于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而汝南如今也改成了驻马店。只听得袁绍道:“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袁家公子袁本初是也!”这句话听起来实在是太具有杀马特风格,严重影响了袁绍的贵族气质。

同样处于尴尬局面的还有九原郡吕布,自我介绍时说:“吾乃包头吕奉先!”

张飞立于当阳桥前,大声喝道;“呔!保定张翼德在此!”

看到这些改了名字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古代的名字那么好听,为什么还要改名呢?


其实在古代历史上,改地名往往是由于王朝的更替、避皇帝的名讳、行政区域的调整以及疆域的扩张等等。

避皇帝名讳这种事情,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历史上其实有很多。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带“义”字的地名全遭了殃。比如江苏义兴改成宜兴,湖南义章改成了宜章,四川义宾改成了宜宾等。

据记载,历史上曾因避讳而更改的地名就高达八百多回。

说到疆域的扩张,在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大败匈奴,就在甘肃设了武威郡,取“武功军威”之意,同时还有甘肃张掖,也是因为打了大胜仗,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西汉疆域图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规模更改地名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

在建国初期,更改了一大批被认为带有华夏文化优越感的地名。基本上,只要这些地名里面包含凡含有安、绥、化、平、镇、宣这类彰显中央王朝和华夏文明影响力的字眼,都大大小小受到了整改。

例如的“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绥远的“归绥”改为“呼和浩特”,还有广西西部的“镇边”改为“那坡”,宁夏中部的“镇戎”改为“同心”,云南的“平彝”改为“富源”,四川的“靖化”改为“金川”等等。不过也留下来了宁夏,甘肃的平凉和定西,湖南的怀化,陕西的镇安,黑龙江的绥化,广西的平南,贵州的镇远等等。

第二种:地名汉字太生僻。

较为典型者,如黑龙江瑷珲被更名为爱辉,虽然只改掉了两个偏旁,但却割断了该地名与1858年《瑷珲条约》等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所幸在2015年,爱辉重新改回了瑷珲。

瑷珲古城

同样改名的还有湖北沔阳,沔阳本取自“沔水之阳”的含义,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然而,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湖北沔阳改成了仙桃,这个沿用千年的沔阳古称便彻底消失了。

沔阳古城

此外,还有杜甫诗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中的陕西鄜州改成了富县;陕西葭县如今改成了佳县。陕西人调侃“富县不富,佳县不佳”,真是令人扼腕长叹。

第三种:旅游业兴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虽然这场改名潮一直延续至今,但是经济层面的成功者简直少之又少,大多数地名在更改之后,不仅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反而引起很多无谓的争议。

失败的典型代表就是安徽徽州市。安徽之名本源于所辖的安庆和徽州二府,其中的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是“徽派建筑”的代表地,也是“文房四宝”之一徽墨的出产地。汤显祖对徽州有很高的赞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而当徽州更名为黄山市,便意味着它丢掉了那个极具特色的徽州文化符号,意味着那个别具一格的古城最终成为了旅游的牺牲品。

徽派建筑

和徽州同样遭遇厄运的还有福建崇安,海南通什等。福建崇安诞生了一代词宗柳永这样的旷世才子,如今为了旅游立市改成了武夷山市;而海南通什作为黎族的聚居地,在黎族语言里是粮食富饶的意思,但为了发展旅游却改成五指山市,这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极不尊重。

说到底,想要提高城市的经济水平、扩大城市知名度本来不是坏事,但是若用破坏历史文化的代价来换取,就好像为了发展经济去破坏环境一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些动辄成百上千年的地名,早已不只是地名那么简单,其内部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历史密码,早已构成了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文化血脉。

其实说起来,“邯郸”二字其实也算是生僻字,但是邯郸人是幸运的,因为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历经了三千年风雨却从未改过名字的城市。当我们今天说到邯郸,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我们会想到三千年前那个伟大的赵国都城,会想到春秋战国的乱世群雄,会想到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会想到在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当我们重新踏上这片历经几千年风雨的土地,一定会生出面对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邯郸“胡服骑射”像

这些每一个传承至今的地名,都是历史风雨的见证者,每一个改掉名字的城,都在渐渐失去气质。中国人起名都是很有讲究的,不仅包含了美感,更包含了意蕴,人为地将其抹去,只会造成文化的断裂和历史的断层。

地名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如果不尊重历史文化而滥改地名,就是在变相地抛弃中华文化。把兰陵改成枣庄、汝南改成驻马店、琅琊改成临沂、庐州改成合肥、陈仓改成宝鸡……新旧名字的好坏,相信广大读者们心里有数。

庐州为什么改名合肥?这些地名越改越难听?

给城市改名字这件事古人常干,哪天高兴了改个名,不高兴又改个名,丝毫不顾当地人的感受。当然改名字肯定有失败也有成功,而且很多城市的名字千年来都没变过,也毫无违和感。很多合肥的朋友都会觉得庐州这个名字挺好听的,为什么后来改成合肥了呢?这里面还是有个小故事的。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部分城市名字的变化,究竟是更让人接受还是变得难听了,大家就自行判断吧。

1.向吃而生

坊间曾有人笑称合肥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合肥人待人友好,邻里朋友之间的革命友谊都是源于同一个爱好——吃!传闻中,古时合肥人坚信,两个人要是能够走在一起,前提必须是能够吃到一起,进而胖到一起,最后才能走到一起。

所以,当你找到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时,他也必定是愿意与你”胖“在一处的。所以久而久之,吃,这个万年不变信仰便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顺带着连城市的名字也成了胖子的集合地——“合肥“

2.由古时地名演变

传闻在北魏的时候,有个大才子名叫郦道元,平生酷爱山川地理。虽然他并不是个富二代,但架不住他身为翩翩玉公子,跟兔兔一样也有一颗浪荡不羁的心。加上古时旅游不必支付高额门票费,所以这位郦家少爷就全国各地到处玩,顺便写写书,卖卖钱,维持生计。

有天他偶然来到一个地方,人影没几个。适逢夏季雷雨季节,下了好几场雨耽误了他的行程。于是他就被迫在此处住下了来。

谁知几场雨过后,他发现此地的施河(今天的南淝河)因为暴涨竟然汇入到了他门口的淝河(今东淝河中),两河竟”私奔“至一处。此情此景感动了郦道元,于是他决定将此景写入地理书中,并将此地命名为“合淝”,后世简化为了合肥。

3.合淝之水

关于合肥的来历,另一种说法是:

唐朝人认为,南淝河、东淝河本为同一条河流都发源自鸡鸣山,向北流20里地因地形分为两条河流,一处向东南流入巢湖,另一支由西北流入淮河。由于这两条河流都发源自淝水,所以称之为”合淝“,后世简化为”合肥“。

4.合州演变

关于合肥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由古时合州演变而来。

据悉,隋朝之前如今的合肥名叫合州。后来隋朝建立(公元581年)统治者隋文帝杨大大觉得这个地方在远古时期就叫庐,不如改叫庐州更好听些。

于是,自隋朝开始至清朝结束,合肥都一直叫庐州。直到民国元年,开国建制,地方官员觉得应循隋朝之前古名,取”合州“合字,改名为”合肥“。

5.不能与四川泸州重名

”合淝“和庐州都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而已。

但合肥自秦置县,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属于府治行政机构。为啥解放后就非得改回叫合肥呢?

原来在1945年解放之后,省会由安庆迁往合肥。全国行政区重新规划,其中规定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而当时四川泸州和合肥古称重名,因此彻底放弃了庐州的称谓。

令人扼腕的改名

长安改为西安

如今许多人希望西安能改回长安

长安,多美得名字!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多少人的长安梦是从这个名字延伸出去的?好吧,现在改成了西安,原谅我,只想到了西安肉夹馍!

兰陵改为枣庄

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整个画风都不一样了好么....“枣庄美酒郁金香”、“枣庄笑笑生”,就连英俊的兰陵王以后也要叫枣庄王了,“枣庄王入阵曲”,你们感受下!不过据说原来山东省内的苍山县已经改回兰陵县,也算是迷途知返吧。


徽州改为黄山市

看到这张图,最先想到的还是徽州,而不是黄山

改名的初衷是想借助境内黄山的名气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这原本就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无奈的事情。更何况如今许多人甚至认为,“徽州”对当地旅游业的带动,可能还要强过“黄山市”……

庐州改为合肥

古庐州

曾经诗词里烟雾飘渺的庐州,一下就变成了两个胖子的组合——合肥。

整个人都不好了好吗?

汝南改为驻马店

一开始的汝南,多么有历史底蕴,多么高雅文艺,一下变成了驻马店。感觉就特么像一个古典美女瞬间变成了杀马特!

九原改为包头

这气质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一下从广阔无垠的草原穿越到了路边烧烤摊。

陈仓改名宝鸡

“暗度陈仓”变成了“暗度宝鸡”——呃,这是大晚上偷鸡的节奏吗?其实宝鸡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叫雍城,是不是也文化气息浓浓的呢?

千百年未改名的古城

虽然改名十分常见,但也有一些城市,名称基本没有被改动,或者距离上次改名已有千百年。 这些城市,仅凭名字就能给人无限的历史感!

邯郸

邯郸,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建安文化和成语典故文化等。同时还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和指南针的故乡。

信阳

古称义阳、申州、光州、申城。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始称信阳。

信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美誉,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山皮影,信阳毛尖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荆州

古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立荆州刺史部,东西汉时皆属南郡。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荆州,定治南郡。晋永和八年(352年),荆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时,齐和帝、梁元帝、后梁、萧铣皆以荆州为国都。

常州

古称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别称龙城。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于常熟县置常州, 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

常州,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保存着常州梳篦、留青竹刻、常州吟诵和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

扬州瘦西湖

古称广陵、江都、维扬。为古九州之一,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环境宜人,景色秀丽,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

广州

别称羊城、穗城。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

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也是中国最早对外的通商口岸。

成都

简称蓉。公元前四世纪 ,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咸阳

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秦国迁都于此。

咸阳,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都城和汉唐等13个王朝的京畿之地。自古就有“秦地最胜,无如咸阳”之说,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也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号称“东方金字塔”之都。

中国改名最失败的城市有哪些呢?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1、西安市

西安古称长安,自汉高祖刘邦在此建都到唐昭宗被迫迁都洛阳,这座城市一直保留着“长安”的名称,并以国都或陪都的形式存在了1000多年。由于在此建都的西汉和隋唐三朝一向被世人公认为中国最强大的三个王朝,因此长安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强盛和开放,是一座无比荣耀之城。

2、石家庄市

“常山”之所以名满天下,跟赵子龙有很大的关系。常山就是今天的石家庄地区,秦时设恒山郡,汉文帝时改名常山,直到唐穆宗时改名为镇州,常山作为郡国之名才不再出现。常山改名为镇州后,又历经多次改名,直到1947年,正式改名石家庄。

3、临漳县

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战国时期曾作为魏国的陪都。东汉末年,曹操将邺城建设为自己根据地,规模之大,可比长安、洛阳。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先后作为曹魏的陪都和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居黄河流域、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4、枣庄市

枣庄古称兰陵,由著名大诗人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故兰陵有“圣地”寓意。战国时,楚国在此设兰陵县,著名儒学大家荀子便曾两度担任兰陵令职务。秦汉时期归属东海郡,西晋在此设兰陵郡,其名称一直沿用到隋朝。

5、临沂市

临沂古称琅琊,是一个比兰陵更加诗意化、逼格更高的名字。琅,意为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琊也做邪,意为象牙。琅琊同样是一个卧虎藏龙、名人辈出的好地方,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人郡望就是这里,知名度非常高。

宝鸡原名雍城,是在唐朝时被更名的,传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被石鸡所救,就改名为宝鸡。呃,这皇帝图个高兴,也不想想这名好听不

有哪些本来很好听的地名最后改得很难听的?

宝鸡市位于陕西西部,在古称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陈仓就是现在的宝鸡,不过改名后,是不是要读成“明修栈道,暗度宝鸡”呢?宝鸡在唐宋年间又称为凤翔,凤翔节度使在五代十国时是个高频率出现的官名。有没有感觉凤翔这个名字也非常好听,凤翼天翔。宝鸡也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今合肥地区在秦朝始建立九江郡,在汉朝经历了九江王国、淮南郡、淮南王国等数次易名,汉武帝时复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因东淝河、南淝河在此汇合得名。《史记》载合肥是长江淮河水运的节点,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合肥西北的肥西县和寿县一带。所以“合肥”这个词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隋文帝时设庐州郡辖合肥县,此后一直到清朝,合肥都是庐州府的下辖县。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45年抗战胜利后,合肥成为安徽省省会。因此,不存在“庐州”被改为“合肥”后很难听的状况。安徽的两个城市就不好说了,据说合肥的历史比庐州还早很多很多年,庐州泸州同音,想必提起lu州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四川泸州,泸州老窖嘛。徽州确实比较可惜了,个人感觉论名气黄山比徽州的名气大。小时候就知道黄山在安徽,高中之后才知道有徽州。另外一部分地名被吐槽则则属于偷换概念,最典型的例子是兰陵和枣庄。公元前261年,楚国占领兰陵,置兰陵县。枣庄在唐宋形成村落,因多枣树得名。明初允许民间开矿,枣庄地区以矿业为命脉得以发展起来。现今的枣庄地区部分曾属于兰陵县,但枣庄作为一个依靠矿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并非由兰陵易名而来。2015年1月21日,山东临沂下属的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所以说兰陵这个称呼作为地名现在仍是存在的。

改名失败的城市有哪些?

1、朝歌改名淇县

淇县是河南省的一个县城,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朝歌。作为商王朝的帝都,朝歌非常繁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除了朝歌外,淇县还曾改名雅歌、临淇、淇州,明朝时期从淇州改为淇县。

2、雍城改名宝鸡

宝鸡是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是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它古名雍城,又名陈仓,即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陈仓。在唐朝的时候,传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为石鸡所救,唐肃宗因石鸡啼鸣取得胜利,于是改名为宝鸡。

3、徽州改名黄山

徽州不止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徽派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而且影响力渗透到各行各业。

中国有“文房四宝”,除去宣城诸葛笔,其他三宝都是出自徽州。安徽的徽是徽州的徽,徽派建筑的徽是徽州的徽,徽菜的徽是徽州的徽,徽商的徽是徽州的徽,徽州戏曲、民俗、篆刻、工艺、教育、科技等等都是徽州的徽。

但是为了凸出黄山的旅游资源,一拍脑袋就把徽州改成了黄山,无数人对此痛心疾首。

4、长安改名西安

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拥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外加上唐朝时期诗词文化空前的繁荣,作为唐朝帝都,无数诗人围绕着长安吟诗作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让长安这个名字和历史、文化挂上了钩。

5、九原改名包头

秦朝设三十六郡,九原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九原位居边塞,所以形成了边塞风的诗词、文化,《三国演义》中的九原吕布更是人尽皆知。从九原改为包头,失了点曾今的文化风韵。

中国改名失败的城市前十名

中国改名失败的城市前十名:

1、合肥

历史上,庐州与合肥曾经并行,直至清朝,合肥都是庐州府下辖的一个县。也就是说合肥和庐州曾经是两回事。庐州的名字虽美,但在民国时期却被彻底废除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遂成为安徽省省会。而庐州就成了历史名词。

2、临漳

临漳古称邺城,喜欢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邺城和西安洛阳这样的超级都城虽然那不能比,但也是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魏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足见邺城在那个时代的重要性。可惜,曹魏时代的一个重城,却因为历史原因成为了名不见经传的县城。

3、驻马店


驻马店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驻马店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夫人嫘祖的故乡。驻马店之名初见于明代,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隶属于当时的确山县下隗保。而驻马店之名,顾名思义,就是古代马匹休息的驿站。这驻马店和汝南的名字,当然是后者的好了。

4、宝鸡


宝鸡有2770余年建城史,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5000多年前的炎帝在这里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同时这里还是周王朝和秦王朝的发源地。宝鸡的古称也是大大有名,宝鸡在古代被称为雍城和陈仓。陈仓被改成宝鸡,还是因为唐朝。唐军节节胜利,叛军一蹶不振。肃宗认为神鸡为国之宝,鸡鸣吉祥之兆,随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

5、临沂

临沂因临沂河得名,古称“琅琊”,琅指似玉的美石,琊是象牙的意思。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代先贤曾子、荀子、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萧道成等历史名人都是琅琊人士。秦国统一天下后,设置了琅琊郡。而很长的时间里,这里就叫琅琊。但是,金国灭宋后,临沂地区分属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琅琊这个名字就消失了。

6、枣庄


枣庄,山东南部下辖市。抗战时期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就在这里进行。战国时期,枣庄开始有了兰陵的称呼。但枣庄名气最大的要数兰陵王。宋朝时取消了兰陵这一称呼。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只有枣庄,而没有兰陵。

7、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南京有多达44个名字,金陵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南京是我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以及明朝等王朝在此建都。由于南京的重要地位,南京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明朝朱元璋在公元1356年攻下集庆路,改称应天府,于1368年称帝于此,逐改应天府为南京。从此,南京一名正式见于记载了。

8、西安


西安和洛阳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的双子星。大汉帝国和大唐帝国发出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最强音,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取得天下,他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但自从唐朝灭亡后,长安就彻底没落了,如今也只是一个省会。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明朝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再无长安。

9、石家庄


石家庄古称常山,是三国时代赵云赵子龙的故乡。秦朝时,石家庄属于巨鹿郡。西汉初年改名为恒山郡,汉文帝初,因文帝名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1947年,解放河北,这里被正式命名为石家庄,一直到现在。

10、淇县


河南淇县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城,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商朝古都,古称朝歌。是的,你没听错,淇县就是朝歌城。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历史记载朝歌非常繁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但经过武王伐纣和武庚叛乱后,朝歌被付之一炬。国都变县城,也确实足够委屈。而且世人只知道《封神榜》中的朝歌城,却不记得鹤壁有一个淇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