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上九爻用九怎解,乾卦初九爻

2023-09-30崇庆运势网热度: 10374

卦象说:乾卦上九的卦辞及其释义

〖原文〗亢龙有悔。

〖译文〗高傲的龙,有悔恨。

〖解说〗这是乾卦第六爻爻辞,代表客方态度。这个爻是阳爻,象征客方态度强硬。主方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又不大爱听别人意见,就有可能一意孤行,从而可能招致由态度强硬的客方来的麻烦、使自己受到损失,为自己的高傲态度后悔,正如爻辞告诫“亢龙有悔”。所以,“亢龙有悔”这句话不是针对客方说的,而是针对主方说的。客方态度是客观存在的条件,主方需要适应这个条件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主方谨慎从事,为龙而不亢,则不致有悔。“亢”(kàng),高,高傲:高亢。

〖结构分析〗第六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并且和三阳不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的态度强硬,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主方有可能受到客方的压抑;不有应表明主方态度也强硬,不接受客方压抑,这不利的潜在因素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然而,第六爻是对第五爻的补充,第五爻和第六爻都是阳爻,表示客方素质非常好,实力非常强大,因此,客方可能强硬过分,显得傲慢与粗暴;另一方面,第三爻是对第二爻的补充,主方态度也可能强硬过度,也表现得傲慢和粗暴。主方和客方都是“亢龙”,主方的傲慢与粗暴有可能激励傲慢的客方更粗暴,从而使主方受到损失,主方为之悔恨,“有悔”。

009易经乾卦用九爻:见群龙无首,吉

原文

用九:见群龙无首①,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注释

①首:首领。

直译

用九:群龙聚集在一起,不知道谁是首领,都在自由地飞翔,这是非常吉利的。

《象传》说:“六爻全阳”,上天之德不可能担任群龙的首领啊。

详解

“用九”,其实就是怎么运用乾之纯阳之道。64卦中,只有乾卦中有“用九”和坤卦中有“用六”,“用九”即用刚。“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告诉刚健的人物不要自以为是首领、是领导者,我们常说的“枪打出头鸟”就是从这演变而来的。

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在于这个“用”字,善于用刚则不会离开群龙,就是保持刚健自强的状态,不脱离群体,与群体同体,让自己表现为“群龙无首”之状,实际上又是群龙之首,受群龙的拥戴,最后才能得到吉祥。

天再变也是天,不会是地;地再变也变不成天。这种天地有序的规律永远不变。我们常常就是忽略了本体,本末倒置,没有弄懂天地有位,四时有序。如果不明白这些,不能做到这些,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犯错。这就是天地自然要告诉我们的,要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四德或五常”,只有这样,才会吉。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龙,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乾,最关键是我们在“潜龙”,“见龙”,“终日乾乾”,“或跃”,“飞龙”等不同的时期是不是都能把握的更好。用刚而不滞于刚,用明而不自以为明,君用臣道,用九而又不拘于九。

《彖辞》中的“时乘六龙以御天”,也是用九的《小象辞》:“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之意。乾卦的六个爻都是阳,纯阳为天德,实为万物之首,只是如何运用罢了,强调“用”的重要性!

乾卦蕴含的纯阳之道远非这六个爻所示,“元亨利贞”是天道的高度概括,春夏秋冬仅是“元亨利贞”的一种体现。你能明白你心中的春夏秋冬吗?能够做到“潜龙勿用”,“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吗?

卦中有“潜龙”、“田龙”、“亢龙”、“飞龙”等,六爻皆是龙居之位,故称“群龙”,又称“六龙”。群龙不断出现,比喻德才兼备之人层出不穷,故吉利。“群龙无首”是指群龙都不当首领或都不以首领自居。群龙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看不到边际,比喻阳刚之气与宇宙永存。这一爻说明: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就要精诚团结,切忌独断专行。

殷王帝乙在位时,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微子启;小儿子名叫辛,就是后人所说的殷纣王。因启的母亲不是正宫娘娘,辛的生母是皇后,所以,帝乙死后,辛就做上了皇帝。

殷纣王未登王位以前,就因身材伟岸,勇猛有力,言谈善辩,被一班跟屁虫吹得天花乱坠,他自己更是十分的得意,认定自己是十全十美、空前绝后的伟人。如今做上皇帝,跟屁虫更多了,吹捧更肉麻了,殷纣王更是忘乎所以。

一天到晚,他不是与妇人淫戏,就是喝酒狂饮,把个皇宫闹得乌烟瘴气。他还嫌这样的淫乐、狂欢不够味,下令在沙丘建立一个专供淫乐狂饮的逍遥宫。

逍遥宫修成了,方圆数里,宫室不计其数,里面的摆设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数个大池里面灌满了酒,号称酒池;宫里到处悬挂着各种香肉,号称肉林。纣王又选出数百名美女,让她们一丝不挂地住进逍遥宫;纣王也赤身裸体,与美女们追逐在洒池肉林之中,一狂就是十多天。为了满足他的淫乐开支,他下令增收各种赋税,搞得许多百姓家破人亡。他还一再下令选美,选得绝色美女苏妲己后,更是迷于女色,不理朝政。

一些正直的大臣都忧心忡忡,不断向纣王进谏。纣王根本不听,反而对进谏者不是贬官,就是废为平民,吓得群臣们都不敢进冻了。后来,纣王干脆设立各种酷刑,如炮烙之法,刳胫之刑,……用来对付劝冻他的大臣和不服从他统治的庶民。

每一次施刑,纣王和妲己坐在上面,饮酒取乐,在调笑屮看着受刑的人痛苦万分地死去。炮烙时,望着受刑者被炭火烧出焦烟,纣王和妲己还发出阵阵狂笑。真是毫无人性的东西!

老百姓日夜祈祷:上天啊!赶快降下大命吧!替我们消灭残暴的殷纣王!四方诸侯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反殷的义旗。这些消息传到殷纣王那里,他只是不屑一顾地狂妄冷笑说:“我是上天选定的真命天子,他们怎么奈何得了我!”

一天,比干又一次冒死劝谏,殷纣王竞然命令人把他的心肝挖了出来。微子听说后,马上匆匆地逃离了京师。箕子只好装成疯子,纣王仍不放过他,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

纣王残害三贤的消息一传来,武王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各诸侯国的军队也纷纷加入了讨伐殷纣王的战争。很快周武王的军队攻到京城。前些天还是不可一世的殷纣王,这时变成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被狼狈地烧死在大火中。

《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理解了受用终身

《易经》这本书被称为群经之首,如果我们能够读懂的话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但《易经》的内容过于深奥,我们没有一定的阅历和功底的话是很难看懂的,甚至研究了一辈子的人都未必能够彻底的读懂。
一提到《易经》这本书给人的印象就是卜卦,说到卜卦基本都认为是迷信的,所以现在看这类书的人已经很少了,觉得我们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再谈卜卦就难免会跟不上时代了,其实不然,《易经》不只是卜卦这么简单,它还是一本哲学、自然发展规律和人文文化的书。

我们可以把它读成哲学,也可以读成人文,因为它的涉及面很广泛,我们迷惑的问题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灵感,为什么说是灵感而不是答案呢?因为我们读古书边读边要思考,然后自己领悟;不像现在的书籍答案都给写出来了,只要把它记在脑子里就可以,古人读书是在修炼,现在读书是在学知识,这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易经》虽然是一本几千年前的书,到现在其实一点都不过时,我们研究它对我们人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不管是做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可以从里面得到一些道理和规律的。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代表人生中的六十四种情境,这六十四种情境中都给了我们不同的解读和指引,只要我们把它研究通了就可以顺利的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困惑,所以我们不能把《易经》仅仅是看作一本占卜的书,那样的话我们就错过了一部经典的书籍了。

我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首先是要先会做人,做人首先就是要先修炼自己,一个人的成败和自己的修炼境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那么我们从《易经》中又可以得到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易经》的第一卦是乾卦,乾卦代表天也是代表君子,乾卦中有六爻又代表人生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九,潜龙勿用”,是代表人生还在学习和修炼的阶段,人生在学习修炼的阶段时就要专心致志不要有过多的杂念。
人生的第二个阶段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就是通过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和修炼可以出世入世了,可以进入社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实现抱负,通过多年的学习和修炼足可以应对自己身边遇到的一些困难和人事物,自己所施展的才华也会得到更高造诣的大人物所认可的,因为自己的行为基本的符合道义和自然发展规律。

人生的第三阶段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虽然已经掌握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和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资历尚浅入世未深很多复杂的局面和事情还没有遇到过,为人处事时还需要小心谨慎和虚心的向人学习才能不会偏离正道。
人生的第四个阶段是“九四:或跃在渊,无咎”,经历过了人生前面的三个阶段可以大展身手了,有机会时可以大胆地去把握,因为有了足够的人生阅历可以让自己对要做的事情应对自如,不会有什么过大的差错了。
人生的第五个阶段是“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经历过前四个阶段到第五阶段时已经实现人生抱负了,想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实现了,可以跟当今的大人物平起平坐了。
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上九:亢龙有悔”,物极必反,人生已经发展到顶端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人生到达顶端时难免会骄傲自满忘记初心,旁边人的话也很难听得进去,所以就会开始犯一些错误,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人生就很危险了,人生即便发展到了顶端也要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不能违背道义。

乾卦说到上九这一爻也就是本卦已经说完了,但《易经》中乾卦和坤卦最后还加了“用九”和“用六”,乾卦和坤卦都是纯阳和纯阴卦,乾卦中的“用九”又表达了什么呢?
先看看《易经》对“用九”的注解,“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我们一般习惯用群龙无首来形容一个团队的涣散,一个团队如果没有首领的话肯定就乱了或者首领不称职也会把整个队伍带的万劫不复,那为什么《易经》中说见群龙无首是吉呢?这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识,它到底是表达什么意思呢?
乾卦这一卦都是纯阳卦,代表的是君子,既然是代表君子我们就不能用普通人的观念去理解,为什么《易经》说见群龙无首是吉呢?其实就是说君子不争,老子也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君子只在乎如何的修炼自己,而不去与人相争,不争不代表没有人生志向,而是做任何事情都顺应自然规律,人在没有能力时就要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人修炼到了君子这一步时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天的伟大不是跟谁争来的,而是它自身到了那个地步就自然伟大了;其实“见群龙无首,吉”是表达做人的最高境界,因为君子之间是不需要首领的,君子的为人完全的做到了自律,君子处事完全的符合道义和顺应自然规律处于人类的最上层,所以就无需首领了。

群龙无首: 乾卦《用九》解

————— 2017-11-6 —————
有了前面的铺垫,现在可完成每日一爻的第一部分了,下面介绍乾卦的最后一条"爻辞",也是乾卦六爻的总结篇。

表现出来群龙无首的样子: 众多的龙排名不分先后,都是正能量。

在《爻辞》成书的年代,隂和阳作为抽象的哲学名词尚不存在,但作者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二元的自然哲学理论。《爻辞》的作者将此二元同两个数字联系起来,这两个数字就成为了中国自然哲学的奠基符号。这两个数字一个是九,一个是六。后人将这两个数字用天文现象重载(overload):九的重载就是传说中的阳,六的重载即是后人所说的隂。如果按照版本管理的方法将《周易》剥离成《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可以看到,整个《易经》没有一句话提到阴阳两个字,只有六和九!

而到了《易传》将六和九重命名为阴和阳之后,易经的哲学意义就突显出来了。《易传•系辞》里明确地概括到:一阴一阳谓之道。

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中更是如此说:《易》之义,唯隂与阳。这种说法确立之后,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中国自然哲学的最基本符号。
顺便提一下后面发生的事情,《道德经》在哲学史上的成就的不是阴阳,而是《道名》和《有无玄》。而《太极》的概念则是宋朝的成就。

易之义唯阴阳也,《乾卦》是易经最最基本的卦,《爻辤•乾卦》全篇都是九,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阳,是对阳的一个全面的陈述。所以,在六爻之外,专门写一条《用九》来总结全篇。群龙无首,即是说各种各样的龙都象征着阳的某一个方面,是并列的关系,不分主次,把六爻的涵义合起来,才是阳的完整概念。
《爻辤•乾卦》的六爻阐述了阳的六个方面:无形,有用,续航,多变,前途远大,奋争。阳是六龙的特性的全集。六龙不分主次。

这六种特性用一个字来命名,称作健。乾就是健的意思,而不是天的意思。乾/健是阳的方方面面。

结合《卦辞》元,亨,利,贞,可以看出:
九/阳=démarreur de changement.

未济卦九四爻变,变卦为蒙卦占问考试成绩,谢谢

你好。
2016年5月 20日 14:30(丙申年癸巳月己未时)
占考试成绩得【火水未济】之【山水蒙】,九四爻动。
【火水未济】,兄弟爻持世,恐你的名次被人占领,那就多不如意。(也就说你的成绩不如别人)。幸好,世应爻比合。同为【南方火】,成绩还不至于太差。又有月建巳火相助,成绩还不至于太差。
应期:火水未济之九四爻酉金。至山水蒙之六四爻戌土,13数,需到13天才知道结果。
祝你好运。

本卦为履卦九四九五变怎么解问事业

履之损:问事业必有放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