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宫复原图,紫微宫布局

2023-10-31崇庆运势网热度: 2368

拜托了 帮我看看我的紫薇命盘(要求各宫详解)?

紫微斗数预测:
命宫在(卯) 命宫主星为廉贞、破军
廉贞同宫
爱恨分明,对人或对事,喜欢的就会全力的去做。厌恶的也会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
对工作很有使命感,一旦被交付任务,就会埋首其中,尽力将事情完成。在休假时,也能抛开公务,尽情享乐。
做起事来比常人多出一份专注力,和屡败屡战的精神,因此大部分都将预定的目标完成。
对他人,往往会以要求自己的严格标准来要求对方,会让新认识的人有种不易相处的感觉。
自信、主观意识强,不在乎旁人的眼光,想做就会去做,想说的就会去说。所以会形成得罪人而不自知的状况。
女命则属冷艳的美,有魅力,气质佳。爱恨分明。
懂得上进,聪明有为,做事认真负责。
太过自信、好强而不服输的作风,惹人反感。
喜、冒险。有时反而得不偿失。
破军同宫
性格刚烈,有见地。坚强勇敢,遇困难多不逃避。做事能忠於职务,完成分内的工作。
有创意,富有开创精神,较不倾向与人合夥,喜欢独立奋战,行动有魄力。在紧要关头,往往能咬牙,撑过关键决定的时期。是非成败往往在於一瞬间。开拓性强,适合做事业上的开路先锋。。
个性冲动急躁,恩怨分明,不轻易满足和妥协於现实。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作风,有时会惹来外界的阻力。增加成功的困难度。
习惯於冒险、变化、波动,因此具至外地开创事业的特质。
言语不拘束,敢说话。不满足於现实,会对现有状况加以改革变化。
不重视金钱,喜欢花费於新奇事物,有财来财去的现象。对事物较易喜新厌旧,支出消耗较大。
左辅会照/右弼同宫
能得有力人士的协助,使得工作、事业进展顺利,能有突出的表现。
擎羊相夹/陀罗相夹
注意身体受到外伤或破相。
工作上会遇到阻力。
火星同宫
会遇波折,或人事上的斗争。奔波劳碌难免。
紫微化科会照
增加才学素养。
利於在机关发挥。收入稳定,能获贵人相助。
禄存同宫
具有进财的能力,可以存财成富。
身宫在命宫:
身宫代表个人的後天运势发展所要著重的宫位,是继命宫之外,个人所要特别留意著重的宫位。
身宫和命宫重叠,表示命宫的星曜配置、格局的成立,对於後天的运势发展有著决定性的影响。若命宫的星曜配置理想,则个人将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一生的发展稳定平顺。若是命宫的配置稍差,那就必须在後天上加倍努力。虽会历经一番辛苦波折,然而时来运转,抓对机会,也并非无成功可能。
父母宫在(辰) 您的父母宫无主星,是属於相依的宫位。在三方四正中:
交友宫:在(申)--有太阳,巨门主星
疾厄宫:在(戌)--有天机,天梁主星
您的父母宫的走向,将与这些宫位所发展的事件息息相关。
天魁会照/天钺会照
父母有不错的身份地位,对自己发展有所助益。
文昌同宫/文曲会照
父母有学识,疼爱子女。
擎羊同宫
与父母亲子间,沟通不良,有时会吵架。
铃星同宫
家庭问题较多,与父母有代沟。相处不融洽。
天机化禄会照
头脑灵活,想法能对长辈胃口。做事能获得长辈信赖。
天梁化权会照
父母较传统,注重伦理关系。做子女的有时虽不赞同,但总是不会违背父母心意,会去完成。
化禄会照/化权会照
父母可能为担任公职人员,或者在民间企业内担任主管。
化禄会照/禄存相夹/天马相夹
父母若做生意可获利,事业能逐步扩大。
福德宫在(巳) 天府同宫
作风保守,不轻易冒险。行事谨慎,重视安全感。
能知足,满足於现况。
左辅会照
主增福加禄。
地劫同宫/地空同宫
使福份较浅薄,不快乐,会胡思乱想。
紫微化科会照
对於爱好的事务,会投入心力研究,并有个人的独特心得见解。
有助於心神的安定,保持清晰的思考。若做起生意来可是精打细算的能手。
懂得享受,但应量入为出。
天马同宫
喜劳动,闲不住。同时也偏好动态的休闲活动。
田宅宫在(午) 天同同宫
适合依自己的努力自行置产。所继承的祖产不多。
太阴同宫
有钱则喜欢购置田宅,也可靠不动产的交易而获利。
天魁会照
有祖业,可能为华丽的楼房或花园。能继承,且对自己的发展有助益。
文曲会照
能继承祖业,喜购置田宅。
陀罗会照
祖业难留承,破财卖田宅。
天机化禄会照
家中的田宅作投资计划性的变迁。小房子换成大房子,农地变建地。
天梁化权会照
有购置不动产的欲望,且会积极付诸行动。购得之後一定会登记於自己名下,取得完全掌控权。
家中的产业的操控权,完全由长辈主导。自己没有支配权,但可获得某些程度的照顾。
太阴化忌同宫
不利於炒地皮,很容易亏本。
家宅不宁,是非多,比较不利於女性。
化禄会照/化权会照
祖业可望持续兴隆。第二代的承接也不会也问题。
事业宫在(未) 武曲同宫
武曲坐事业宫,主财,故属金融、财务、会计、税务人员之职。适合於身体力行之职业。宜财经、商贸、创投业、经商。
另如军警、钢铁业、技术界亦属之。
具有旺盛的执行力。
贪狼同宫
贪狼是交际之星,位於事业宫,充满事业欲,对事业有特别心得与才能。最基本的性质就是适合从事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工作,如:外交、业务、演艺、娱乐。
适合从事经商贸易和独自创业,也适合在富有投机性和冒险性高的环境下工作,譬如股票证券业等。
另外亦可服军人、警察等工作。
左辅会照/右弼会照
在事业上可获得助力。计划执行起来能较顺利,减少阻力。
火星会照
事业上会遇上阻力。若在军警界服务,反能增加个人威望,具管理力。
紫微化科会照
适合担任公职。有声誉,能受尊重。
若要自行创业,可往公家单位有关的生意发展。
禄存会照
有助於钱财的积存。不至於资金吃紧。
可拥有相当的财富。
交友宫在(申) 太阳同宫
本人好客,对友人慷慨,因此结交的朋友多。
若身为主管,所辖的部属众多。但却经常为他们操心。有时还为他们调解纠纷,不过总是吃力不讨好。
巨门同宫
朋友间吵吵闹闹,口舌之争多。但也有能提供建设性意见、彼此互相讨论的益友。
有说话爽快,毫不掩饰的下属。下属间有纷争,常要去调和。
天魁会照/天钺同宫
多得忠实正直的朋友或部属,遇困难能挺身相助。
文昌会照
能结交有才识的朋友,及拥有能力不错的部属。
擎羊会照/陀罗会照
朋友间有争执,有口角。不利双方的和好。
部属无法心悦臣服的接受领导。反倒搞内部破坏。
铃星会照
部属、朋友依赖心重。遇事无助力。
小心结交损友。
迁移宫在(酉) 天相同宫
出外有人缘,可受欢迎。能得到贵人相助。
不是很常迁移变动,当需变迁时也会再三考虑评估。
右弼会照
出外时能获得助力。做事较能得心应手。
利於出外发展,有贵人适时出现,给予机会。
火星会照
出外心情不安宁,应防受外伤。避免惊恐。
地劫会照/地空会照
在外地发展有受挫情形,慎防别人的算计、嫁祸。也应避免被他人连累。
禄存会照
在外发展能如意,可以赚钱积财,衣食不缺。
天照
常出外奔波忙碌,注意交通意外发生。
禄存会照/天照
利於远地发迹开展事业、有衣锦还乡的机会。
疾厄宫在(戌) 天机同宫
注意肝胆之疾、神经系统痳痹、四肢易受伤、耳目功能退化、牙齿掉落。
幼年时注意受伤破相。
天梁同宫
注意脾胃不佳、肠胃消化不良、腹痛。
文昌会照/文曲同宫
少灾病。
生病过後要多注意发炎、溃烂、硬化等後遗症。
擎羊会照/陀罗会照
注意外伤、骨折、开刀、破相等。
注意牙齿、筋骨疼痛、脏腑内伤、羊癫疯、脑神经衰弱。
铃星会照
注意火伤、急性发炎、火气旺盛、眼睛刺痛、机能亢进。
天机化禄同宫
使人性情偏向乐观,保持稳定的心情。
身材会偏胖。
性欲较强,性需求多。
天梁化权同宫
小时候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要注意外伤。
性欲较强,婚前发生性行为机率高。
太阴化忌会照
注意眼睛毛病。
女命要注意妇女病的发生。
化禄同宫/化权同宫
若为医界或药界人士,可因优秀的专业技术,而获得良好名声。
财帛宫在(亥) 紫微同宫
有理财能力,晓得如何运用钱财。喜得稳固之财。
花钱注重体面气派。
七杀同宫
钱财的得失波动大,有暴起暴落现象。
为求财而有投机冒险举动。得财後较不擅於守成。
左辅同宫/右弼会照
有赚钱能力,可存钱累积财富。
火星会照
有时能得有意外偏财,相对也会意外失财。
可能会因财而与人起争执。
地劫会照/地空会照
用钱较无度,常发生寅吃卯粮。尚未支领下月薪水就用罄本月薪俸。
较无法积存财富。
紫微化科同宫
财源来自机关团体,与公营事业单位人脉熟。
有额外的偏财运。
禄存会照
有财运,能有赚钱机会,也能积存金钱。
天照
动中取财,越奔波越能赚到钱。
金钱的进出流动波动大。稍不注意,来的急,去的也快。
禄存会照/天照
利於创业或经商,往往能获利而得到财富。
子女宫在(子) 您的子女宫无主星,是属於相依的宫位。在三方四正中:
田宅宫:在(午)--有天同,太阴主星
交友宫:在(申)--有太阳,巨门主星
您的子女宫的走向,将与这些宫位所发展的事件息息相关。
天魁同宫/天钺会照
可使子女聪明,会念书。也较懂得打理自己的一切。
文昌会照
可增进亲子间的感情。子女对文艺有兴趣,具备这方面的才华。
擎羊会照
使子女个性较孤僻或性急。有时比较不好沟通。
注意怀孕时是否有流产、或堕胎现象。
也有可能是以剖腹生产让子女出生现象。
铃星会照
要注意子女小时候的安全,避免产生意外伤害。
子女数目不多。
太阴化忌会照
要为女儿较操心。注意女儿健康。
夫妻宫在(丑) 您的夫妻宫无主星,是属於相依的宫位。在三方四正中:
福德宫:在(巳)--有天府主星
事业宫:在(未)--有武曲,贪狼主星
迁移宫:在(酉)--有天相主星
您的夫妻宫的走向,将与这些宫位所发展的事件息息相关。
地劫会照/地空会照
配偶的健康较差,应多关心保养。
费心培养的感情有一夕成空的可能。
天照
配偶有助力,可在事业或家庭上撑起半边天。
兄弟宫在(寅)您的兄弟宫无主星,是属於相依的宫位。在三方四正中:
田宅宫:在(午)--有天同,太阴主星
交友宫:在(申)--有太阳,巨门主星
疾厄宫:在(戌)--有天机,天梁主星
您的兄弟宫的走向,将与这些宫位所发展的事件息息相关。
天钺会照
兄弟姊妹间,能互助。其中有人在社会中拥有不错的身份地位。
文曲会照
兄弟姊妹间,有人对艺术、音乐或文学擅长。彼此相处融洽。
陀罗同宫
兄弟姊妹人数较少,有人个性较刚硬暴燥。
天机化禄会照
自己的兄弟姊妹机伶有智慧,对於星相、、玄学很有兴趣。
天梁化权会照
自己较听较年长兄姐的话。
太阴化忌会照
自己的姊妹可能有损。
化禄会照/化权会照
兄弟姊妹有可能成为社会或地方邻里名人。

中国古天文图录的图书目录

——新石器时代至两晋时期
原始社会天象图
1.1 河南濮阳贝塑龙虎图
1.2 河南郑州天象陶
1.3 山东莒县天象纹陶尊
殷商甲骨卜辞中的天文记事
1.4 鸟星与<商鸟>星
1.5 新大星并火
1.6 日食(牛骨)
上古灵台遗址
1.7 河南商丘传说中的阏伯台
1.8 陕西长安县周文王灵台遗址
1.9 河南洛阳东汉灵台遗址
1.10 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漆箱盖天文图象
1.11 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圆仪
1.12 湖南长沙西汉轶侯家族墓中的天文图和帛书《天文气象杂占》
1.13 陕西西安西汉墓四象二十八宿星图
西汉日晷
1.14 河南洛阳出土日晷
1.15 内蒙古托克托出土日晷
西汉漏壶
1.16 河北满城漏壶
1.17 陕西兴平漏壶
1.18 山东巨野漏壶
1.19 内蒙古千章漏壶
1.20 传世错金银漏壶
汉墓天象图
1.21 河南洛阳西汉墓壁画天象图
1.22 江苏盱眙西汉墓木雕天象图
1.23 山西平陆东汉墓天象图
汉画象石、砖天象图
1.24 河南南阳苍龙星象图
1.25 河南南阳白虎参伐图
1.26 河南南阳牵牛织女图
1.27 河南陇西寨画象砖青龙与辰马星象图
汉墓祠石刻天象图
1.28 山东肥城郭氏墓祠石刻织女星象图
1.29 山东嘉祥武氏墓祠斗为帝车星象图
1.30 陕西西安碑林郭稚文墓碑四象图
1.31 陕西西安西汉四象瓦当
汉拭盘与占盘
1.32 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太乙九宫占盘
1.33 安徽阜阳西汉夏侯灶墓六壬栻盘
1.34 传世汉象牙七星盘
1.35 江苏仪征东汉铜圭表
1.36 吉林集安西晋高句丽王室墓星象图 2.1 梁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
北朝星象图
2.2 库车森木塞姆石窟星象图
2.3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石椁星象图
2.4 河南洛阳北魏王元义墓天象图
2.5 山西三原初唐李寿墓天象图
2.6 隋唐时赠朝鲜天文图碑——李太祖重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
2.7 甘肃敦煌唐写本S3326星图
2.8 甘肃敦煌唐写本写经类58号紫微宫图
2.9 甘肃敦煌唐写本天文材料
2.10 甘肃敦煌第61窟壁画黄道十二宫
2.11 唐天文古籍李凤《天文要录》
2.12 古写本《三家星官簿赞》
2.13 陕西乾县唐乾陵陪葬墓天象图
2.14 释典天文图象
2.15 一行禅师撰经星象图
2.16 河南登封唐南官说周公测景台石表
2.17 吐鲁番唐墓星图
2.18 二十八宿残星占图
唐二十八宿铜镜
2.19 湖南省博物馆藏二十八宿铜镜
2.20 南京博物院藏二十八宿铜镜
伏羲女娲星象图
2.21 北朝至宋时期高昌伏羲女娲绢画
2.22 英国藏唐伏羲女娲绢画
2.23 唐宋时期古回鹘天文书残卷
2.24 唐吕才四级浮箭漏图
2.25 江苏南京南唐李异陵天象图
南唐墓志盖二十八宿星图
2.26 江苏南通徐夫人墓志函盖星图
2.27 江苏邗江王夫人墓志函盖星图
2.28 河北河间邢夫人墓志函盖星图
2.29 浙江杭州五代十国吴越王钱氏家族墓室星图 3.1 北宋王安礼重修隋庾季才《灵台秘苑》星图
3.2 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星图
3.3 北宋苏颂《仪象法纂》星图
3.4 北宋苏颂水运仪象台图
河北宣化辽墓黄道十二宫及二十八宿星图
3.5 辽张世卿墓星图
3.6 辽张恭诱墓星图
3.7 江苏苏州北宋瑞光寺塔木刻本黄道十二宫及二十八宿星图
3.8 佛教天文图
3.9 西夏星曼荼罗
3.10 浙江杭州南宋司天台遗址
3.11 江苏苏州南宋府学石刻天文图
3.12 河北宣化辽金张世本夫妇墓二十八宿星图
3.13 河北邢台金黄道十二宫铁钟
3.14 宋孙逢吉《准斋心制几漏图式》漏刻图
3.15 宋莲花漏图
3.16 南宋韩仲通《铜壶漏箭制度》漏刻图
3.17 江苏金坛南宋太学生周璃墓棺星象图
3.18 元郭守敬恒星图表遗存——明抄本《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3.19 元太史院司天台复原图
3.20 河南登封元观星台
3.21 元郭守敬制浑仪铜刻图
元代漏壶
3.22 江苏南京元大都漏壶遗存
3.23 广东广州元延祜铜壶滴漏
3.24 元王祯《农书》田漏图 明初星图
4.1 刘基《观象玩占》星图
4.2 姚广孝《天象玄机》星图
4.3 北京明隆福寺万善正觉殿藻井星图
4.4 江苏常熟县学明石刻天文图
明制浑仪
4.5 钦天监制浑仪
4.6 清代北京浑仪铜刻图
4.7 德皇行宫中的浑仪图
4.8 江苏南京鸡鸣山观星台遗址
明制简仪
4.9 郭守敬创制简仪
4.10 清代北京简仪铜刻图
4.11 早期被移置台下的简仪图
4.12 江苏南京原北京顺天府明漏壶遗存
明制圭表
4.13 明制清改制圭表
4.14 北京原晷影堂及圭表基座
4.15 传至日本的《唐土名胜图会》中的圭表图
4.16 明陈奎重刊宋本《历代地理指掌图》星图
明刊善本星图
4.17 吴悌《昊天成象之图》星图
4.18 陈荩谟《象林》星图
4.19 蔡汝南《天文略》星图
4.20 梅静复《乾象图》星图
4.21 汤若望《浑天仪说》柳叶星图
明刊类书中的星图
4.22 章潢《图书编》中的昊天垂象图
4.23 王圻《三才图会》中的星图
明抄珍本星图
4.24 贾琦甫《步天歌》与《司天歌》星图
4.25 《天文节候躔次全图》星图
4.26 袁子谦《天文图说》星图
4.27 顾锡畴《天文图》星图
4.28 张汝璧明钦天监《天官图》星图
4.29 江苏南京单页扇面星图
4.30 德国进赠16世纪日月星晷仪
4.31 明制百游日月晷仪
4.32 茅元仪《武备志》航海天文图
4.33 福建莆田明天后宫星图
4.34 明《崇祯历书》汤若望、邬明著《见界总星图》(进呈本)
4.35 明《崇祯历书》汤若望、杨之华《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进呈本)
4.36 明《崇祯历书》汤若望、杨之华《黄道南北两总星图》(进呈本)
4.37 明缂丝故宫屏障浑仪图
4.38 明《崇祯历书》所收《黄道二十分星图》
4.39 明徐光启、李天经、汤若望、邬明著、陈于阶等绘制的恒星屏障
4.40 道教典籍中的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星神图
4.41 北京明耶稣会教堂内传教士天文台图 5.1 顺治汤若望《恒星屏障》改版本
康熙简平仪星图
5.2 瓷青纸简平仪星图
5.3 镀金简平仪星图
5.4 简平规总星图解
5.5 南怀仁《新制灵台仪象志》星图——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5.6 黄鼎《天文大成管窥辑要》星图
5.7 徐发《天元历理》星图
5.8 梅文鼎《星图》
5.9 闵明我《方星图》
5.10 清雍正铜刻本戴进贤黄道总星图
5.11 清刊本《新法算书》周天列宿图
5.12 清内廷藏《全天星斗图》挂轴
5.13 清乾隆殿版《钦定仪象考成》星图
5.14 清初抄本传统《步天歌》星图
5.15 内蒙古呼和浩特石刻蒙文天文图碑
5.16 蒙文写本《天文星占》星图
5.17 傣文石刻天文图
5.18 李明彻《圜天图说》星图
5.19 李明彻《圜天图说续编》星图
5.20 木刻《浑天一统星像全图》
5.21 李兆洛、钱维樾《恒星赤道经纬度图》及六承如《赤道恒星经纬图》
5.22 精抄本赤道南北恒星图
5.23 六严补刻隋李播《天文大象赋》星图
5.24 传刻本《三才略》天文图
5.25 浙江杭州玉皇山李紫东石刻天文星图碑
5.26 道光殿版《仪象考成续编》天文图
5.27 殿版《大清会典图》星图
5.28 李锴《尚史》星图
5.29 徐朝俊星图
5.30 张作楠《翠薇山房数学》所收《新测恒星图表》星图
5.31 邹伯奇《邹征君存编》星图
5.32 江蕙《心香阁考定二十四气中星图》扇面星图
5.33 清代术士《玉匣记通书》星占图符
5.34 清室皇帝大驾卤簿天文旗
5.35 镀金插屏星图
5.36 陕西西安回回昆仑图 北京古观象台天体测量仪器
南怀仁制六仪及《仪象图》原图
6.1 南怀仁制黄道经纬仪
6.2 南怀仁制赤道经纬仪
6.3 南怀仁制地平经仪
6.4 南怀仁制象限仪
6.5 南怀仁制纪限仪
6.6 南怀仁制天体仪
6.7 南怀仁制测微装置
6.8 纪利安制地平经纬仪
戴进贤玑衡抚辰仪及其原型
6.9 御制镀金三辰公晷仪(甲子款)
6.10 御制镀金三辰仪(丙寅款)
6.11 玑衡抚辰仪
6.12 康熙御制两星表
清代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6.13 汤若望制银镀金新法地平日晷
清宫制作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6.14 御制镀金方地平半圆日晷
6.15 嵌珐琅孔雀尾形地平式日晷
6.16 镀金日晷仪
6.17 长方形嵌珐琅地平日晷
6.18 腰圆形镀金赤道公晷仪
6.19 镀金方月晷仪(甲子款)
6.20 镀金圆月晷仪
6.21 镀金桌座月晷仪
6.22 百游日月晷
6.23 镀金日月晷仪
国外进呈小型可携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6.24 法国制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
6.25 英国制镀金提环赤道公晷仪
6.26 法国制镀金八角形地平公晷仪
6.27 法国制镀金八角形赤道公晷仪
6.28 法国制镀金圆形赤道式日晷
6.29 法国制镀金方形地平公晷仪
6.30 英国制镀金定南针指时刻日晷
6.31 英国制镀金赤道地平合璧日晷仪
6.32 英国制镀金经纬赤道公晷仪
6.33 英国制镀金日晷测时圭表测影合璧仪
6.34 法国制镀金八角立表赤道公晷仪
6.35 英国制镀金地平经纬赤道公晷仪
6.36 英国制镀金方赤道公晷仪
6.37 法国制镀金圆时盘赤道公晷仪
6.38 法国制镀金提环子午式日晷
6.39 日本制纸质圆形地平日晷
民间制作小型可携日晷与日夜晷
6.40 安徽休宁制木质平立二晷
6.41 广州制铜胎嵌珐琅地平式日晷
6.42 地平日晷
6.43 子午日夜晷
清代庭院陈设的大型日晷、月晷与日月晷
北京故宫殿前陈设的日月晷
6.44 慈宁宫前东侧汉白玉日月晷
6.45 慈宁宫前西侧铜月晷
6.46 乾清宫前汉白玉日晷 第八篇 星名中西对应恒星图表
附录
……

洛阳紫薇城的设计者是是哪个朝代的?

大业元年 宇文恺
紫微城,隋唐洛阳城·宫城,亦名紫微宫。是隋、唐、武周帝国的大朝正宫、中心和国家象征, 位于都城西北隅,[1]
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2]相继成为七朝理政之所,存世530余年。[3]
紫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得名[1][4],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建筑形制惊世骇俗,影响到了东亚各国的宫殿建设。
尤其在武则天时代修建的明堂、天堂使其别具特色,成为世界奇观。紫微城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6倍,[5]被誉为“万宫之宫”。
[6][7]紫微城正门为应天门,正殿为明堂;三大殿依次为乾阳殿、贞观殿、徽猷殿。唐太宗接见玄奘、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第八次日本遣唐使等仪式均在紫微城举行。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在原址建设遗址公园,实施了明堂、天堂、应天门和九洲池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8]
紫微城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皇宫,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宫、元朝皇宫、明清故宫所仿效,甚至影响到日本、朝鲜和韩国等东亚国家。
书院,原是唐玄宗在紫微城创立的学术机构,经后世发展而演变成民间独立的教育组织。[9][10]
中文名称
紫微城
外文名称
The heavenly palace、あまみや、천궁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约4.2平方公里[5]
地理环境
隋唐洛阳城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紫微城是宫城,在隋唐洛阳城的西北隅,皇城之北。隋炀帝听取宰相苏威的建议,[11] 将紫微城的中轴线南当伊阙(龙门)、北对邙山顶峰(翠云峰),略向西北倾斜。而千年后北京紫禁城的中轴线亦偏向西北,与紫微城不谋而合,可谓旷世奇闻。
共3张
隋唐洛阳城与宫城紫微城
紫微城南接皇城(太微城),北据邙山,西邻神都苑、上阳宫,东抵东城、含嘉仓城,谷水(涧河)贯其中。
共5张
紫微城遗址现状
宫名考义
“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后汉书·卷四十八》)为突出皇宫的正规性、政权的合法性和的至高性,达到“天人合一”,古人便将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人间皇帝自诩为天子,其居所应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故而隋唐洛阳城“宫城曰紫微城,其城象紫微宫,因以名。”(《河南志·卷三·隋城阙古迹》)[4] [1]
共4张
天宫三垣之紫微垣示意图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紫微宫即紫微垣,是天上星官三垣(太微、紫微、天市)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的位置,称中宫,有“紫微正中”之说,符合“择国之中立宫”的规划理念。[12]
共3张
紫微城复原图
洛阳市文物局声明,紫微城为官称,也可以称为紫微宫[13] 。但“紫微”并不等同于“紫薇”,故不能称为“紫薇城”。
紫微城的命名理念为明清北京紫禁城所继承。
历史沿革
大业始建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迁都洛阳,东京宫城紫微城开始建设,由将作大匠宇文恺规划设计,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筑,一时布下兵夫70万人,60日便已筑成,工速之快乃历代皇宫之最。[1] 紫微城用工数量共计170万人(内诸殿基、墙院,又役10余万人,仅土工监便常役80万人,而木工、瓦工、金工、石工却再役10余万人),[14] 比秦阿房宫所役人数(70万左右)整整多出两倍多,乃世界历史之最。[15] 在营建东京时,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东京制度穷极壮丽”,[16] 宇文恺巧思绝伦,将紫微城建造得“穷极壮丽,自古都邑莫与之比”紫微城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宫殿建筑群。[16] [17]
共4张
隋东京紫微城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在东京皇宫紫微城正殿乾阳殿接受万国朝贺,设九宾之礼。隋炀帝作《冬至乾阳殿受朝诗》:“端拱朝万国,守文继百王。”
大业三年(607年),裴矩奉命出使西域,从东京紫微城出发,前往张掖监管互市,经略西域,以打通被阻断已久的丝绸之路。此间,裴矩撰成最早的丝路全图《西域图记》献给隋炀帝。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巡,御观风行殿,从紫微城出发,率军围攻阻断丝路的吐谷浑,到燕支山召开了一场“丝绸之路博览会”,西域二十七国出席。会上吐屯献地数千里,炀帝以之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调发戍卒,大兴屯田,抵御吐谷浑,于是,丝绸之路得以再次畅通。 ‌
大业六年(610年),各国遣使至紫微城大献方物,突厥启民可汗以下,皆是国王亲自来朝贺。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六月,洛阳留守“七贵”在紫微城拥立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为帝,即隋哀帝。公元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自立为帝,国号郑,定都洛阳,占据紫微城,对其中部分宫殿、城门名称做了更改。[18]
初唐沉浮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郑亡。李世民观望隋紫微城的宫殿,甚为震惊,感叹道:“显耀自己的奢靡,穷尽人世的欲望,国家能不灭亡吗?”于是命屈突通焚乾阳殿、毁则天门及阙、废诸道场等,“以其太奢”。[19] [20]
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将修紫微城,被戴胄以“户口单弱、帑藏空虚”为由劝止;[21] 次年考虑到“洛阳土中,朝贡道均”再次发兵修缮,但被张玄素谏言:“袭亡隋之弊,恐甚于炀帝。”李世民只好罢役停工。[22] 贞观六年(632年)改东都为洛阳宫[23] [2] [24] ,“惟因旧宫,无所改制。”[18] [25]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始幸洛阳宫紫微城,听说14岁的武则天“容止之美”,召入后宫封为才人。[26]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驻跸洛阳,在紫微城仪鸾殿接见取经归来的玄奘。[27]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在则天门旧址上,命司农少卿田仁汪、韦弘机更加营造。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建都洛阳,改洛阳宫为东都,实行两京制;“式表宸居”,把紫微城由行宫提升为帝国正宫,当作自己的东宅。[28]
高宗常常对韦弘机说:"两京,朕东西二宅,来去不恒,卿宜善思修建。”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什么样子

唐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中部为太极宫(隋大兴宫),正殿为太极殿(隋大兴殿)。东为皇太子东宫,西为宫人所居的掖庭宫。皇城接宫城之南,有东西街7条,南北街5条,左宗庙,右社稷,并设有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后来,李世民为其父所修避暑的大明宫,李隆基时又把自己当临淄王时的王府改扩建成了兴庆宫,三座宫殿合称三大内。
长安城以宽达155米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11条南北向的大街和14条东西向的大街,把外郭城划分为100多个整齐划一的里坊。
(以下这张图片就是唐长安城复原图)

三垣的特性是什么?

三垣的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星官或称为“星座”。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称为“垣”。

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各星多数以紫微垣附近星区官名命名。紫微垣名称最早见于《开元占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

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15颗星。两弓相合,环抱成垣。整个紫微垣据宋皇佑年间的观测记录,共37个星座,附座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在北斗之南,轸宿和翼宿之北,成屏藩形状。太微垣名称始见于唐代初期的《玄象诗》。太微即朝廷的意思,星名也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执法名为廷尉,右执法名为御史大夫等。

太微垣约占天区63度范围,以五帝座为中枢,共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它包含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在房宿和心宿东北,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形状。

天市即“集贸市场”,《晋书.天文志》记载:“天子率诸侯幸都市也。”故星名多用货物、星具,经营内容的市场命名。

天市垣约占天空的57度范围,包含19个星官或星座,正星87颗,增星173颗。它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

天有紫微宫,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是什么意思

天上有紫微宫。这个是紫微宫是天帝的居所。只有天帝,帝王才能居住,使用。
这个延伸到现实世界就是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就是对照上天的紫微宫来修建的。
天帝住在紫微宫里。人间皇帝住在紫禁城里。都是王者才能居住的地方。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