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中的画叫什么,一卦有几画

2023-10-19崇庆运势网热度: 5111

易经杂说--南怀瑾2

◆ 卦与八卦

>> 卦与八卦

>> 什么叫做卦?古人解释:“卦者挂也。”等于没有解释。实际上是说,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八卦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有八个东西,这八个东西的现象挂出来,就是八卦。这个宇宙就是一本《易经》,宇宙的现象都挂在那里,现在我们先了解它的原理。

>> [插图]第一个乾卦代表天,

>> [插图]坤卦是地,人类是地球的文化,地总是踩在脚底下,这个是地的现象挂在那里。

>> [插图]、[插图]这两个符号,代表了时间、空间、宇宙。在这个天地以内,有两个大东西,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像球一样,不断在转,所以,[插图]离卦代表太阳。[插图]坎卦代表月亮。

>> 这两个东西不停地旋转于天地之间,于是有四个卦挂出来了,还有两个卦是雷、风。

>> [插图]震卦代表雷,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知识和观念,来说明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他们认为宇宙间有这种能,电震动了就是雷,一震动以后,对面变成气流了,就是风。

>> [插图]巽卦代表风,亦即是气流,气流震动得太厉害,一摩擦又发电,又回转来了,就是“雷风相薄”,这是雷风两个卦。

>> 还有两个卦是:[插图]艮卦代表高山、陆地。[插图]兑卦代表海洋、河流。

>> 是这八个现象,变化起来就大极了,是无穷的,不能穷尽的数字,变化当然也是无穷无尽的。

>> [插图]

>>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 《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 后面是文王八卦方位图,八个卦排列的位置不同:[插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又名“先天八卦”,文王八卦方位图又名“后天八卦”。

◆ 先天八卦

>> 先天八卦

>> 什么叫“先天”?以哲学的观点说,宇宙万物没有形成以前,即是所谓的先天,有了宇宙万物,那就是后天了。

>> 我这个人,在母亲未生我以前,是我的先天,生了我以后,就是我这个人的后天。

>> 伏羲的“先天八卦”,画在纸上是平面的,看起来好像毫无道理。假如有一种仪器,使其立体化,就更容易表现出它的精神了,现在写在纸上的,只不过是一种符号。

>> 卦的图案,每个卦都有三画,我们称为三画卦,卦中的画叫“爻”。为什么叫“爻”? “爻者,交也。”为什么“爻”就是交?这是说明卦在告诉我们,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都在交流,不停地发生关系,引起变化,所以叫做“爻”。

>> [插图]乾卦的三爻,都是完整的[插图],这叫做“阳爻”(大家不要上当,我们中国人一遇到“阳”、“阴”,马上产生一种神秘的观念,觉得奇怪,其实并不奇怪,“阴、阳”也一样的只是一种代号)。一画在中间断裂的如[插图]-,叫做阴爻,两个是相对的。

>> 三个阳爻,完整的三画,为乾卦,代表天。三个阴爻,断裂的三画,为坤卦,代表地。在人来说,乾卦代表男人,坤卦代表女人,以一只手来说,手背是乾,手心是坤。

>> 八卦的图案,乾卦代表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在下,画出来就是前面伏羲的先天图,它的方位,和现代我们所用地图,上为北方、下为南方的情形,恰恰相反。八卦的方位,上面是南方,下面则是北方,它的图是这样的:[插图]两者不同,各有它的道理存在。

>> 刚才我们谈的是乾卦与坤卦,现在再提出来一个卦,这个卦下面是阳爻,上面也是阳爻,中间一爻是阴爻[插图],这是离卦,代表太阳,位置在东方。离卦[插图]这样画,实际上古人已经看到,太阳中间有一个黑点,外面两爻是阳爻,中间是阴爻,光明的,看得见的是阳,看不见的是阴,所以这是代表太阳,叫离卦,亦代表火,代表光明。

>> 离卦的对方是[插图],下面是阴爻,中间是阳爻,上面是阴爻,卦名叫坎,代表月亮,这现象表现太阳在东方挂起来了,月亮挂到西方去了。

>> 这个坎卦,代表月亮,也代表水。

>> 乾、坤、离、坎四个大卦,挂在那里大家都看得见的,就是天、地、日、月四个大象。

>> [插图]这个卦,下面一爻是阳爻,上面两爻是阴爻,这个卦名为震。“震为雷”,它代表的是雷电、动能,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宇宙间有一种动能,而动能最大的现象就是雷电,在八卦图上,它的位置放在东北角上。在震卦的对面西南角上的一个卦是:[插图]下面一爻是阴爻,上面两爻是阳爻,恰和震卦的阴阳爻相对,这个卦名是巽,代表宇宙的气,代表风。

>> 仔细再看这两个卦的卦象,震卦正是一种震动的现象,打雷了,雷电震动以后,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就变成气流了。这两个卦的位置相对,名为“对宫卦”。

>> 实在不是这个意思,古人说的“宫”,就是位置、方位。震卦的对宫卦就是巽卦,宇宙的雷电一震动,就发生大气流,大气流摩擦,又发生雷电,这两个不断地在互相变化。

>> 另外在图的西北角上,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一爻是阳爻,形成:[插图]艮卦,代表山,它的对宫卦是:[插图]下面两爻是阳爻,上面一爻是阴爻,名兑卦,又叫做泽,代表海洋江河。这是先天八卦图的基本观念。

>> 其次要注意的,是先天八卦图的“数”,乃依据八卦排列的秩序产生的

>> 现在这个先天八卦图的数字排法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八个数字,如果连接起来,它的顺序方向是一条线自正南乾起,走向东南兑,而东方离,而最后至东北震,这是顺。另一条线,是起自西南的巽卦,而走向西方的坎,而西北的艮,终于正北的坤,这是逆

>> 这八个卦,是古人告诉我们,天地间就是这八个大现象在变化,这些图案都是相对的,如乾卦三条完整的[插图]代表完全的阳,而对面三条中间断裂的[插图]-坤卦,代表完全的阴,两卦的现象是相对的,坎、离是相对的,震与巽、艮与兑都是阴阳相对的。

>> 所以古人说:“善易者不言卜。”通了《易经》的人,不必算卦,一看现象,就了然了

>> 在后来发展到一种“梅花易数”,听别人的声音,一句话,就知道了问卜的结果,这种卜卦的方法,就是根据问卜的时间、空间,当时环境、景物,问卜者的身份以及所问的事情等等因素,以《易经》的数理推算结果出来,没有什么稀奇。

>> [插图]艮卦,图案就是高山,下面两爻是阴爻,上面是阳爻,画成线条,就是高山。地球开始形成,原来是一大块浓浆,渐渐冷却,凝固起来就是高山,下面平地,再下去就是海洋,阴的上面是阳爻,成凸出的高山。[插图]相反的,地球的下面是海洋,海洋下面的海底又是石块为阳,就是兑卦,和高山相对的,这和震、巽两卦相对,雷电的震动产生气流,气流的摩擦产生雷电的道理一样。

>> 这个图案,就叫做“先天八卦”,亦叫做“伏羲八卦”,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在黄帝、神农以前,伏羲还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还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们旧观念的说法,我们的历史文化,到现在已经是两百多万年。

>> 当时画八卦,是以我们中国为本位,试依艮、兑、震、巽四个卦的位置看,艮卦在西北,而我国西北高原是高山,艮卦是代表山,由艮卦一直下来,到东南是兑卦,而我国的东南,正是海洋。西南是巽卦,代表风。

>> 但是西南多风,东南多河川及海洋,东北多震雷,西北多高山,这个八卦的图案,代表了宇宙的一切现象,平面的现象,代表了中国的地形,因为这是以中国为本位的。

>> 这是初步介绍“先天八卦”,亦即“伏羲八卦”图案的大概,获得一个基本的概念,接下来介绍“后天八卦”,亦即是“文王八卦”的方位。

◆ 后天八卦

>> 后天八卦

>>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巽、兑八个卦,可是图案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

>> 假使对《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 从前面的图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巽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 说到这里,先讲一点八卦的运用,现在大家把这个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这样的:

>> 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巽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插图]

>>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图,加几条线,改成方图:[插图]

>>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

◆ 监本《易经》

>> 监本《易经》

>> 《易经》为什么不容易看懂?因为对象、数方面没有基本的认识,所以必须把《易经》的象(这个“象”我们不妨轻松点,以现代语来说它是图案画)认识清楚。

>> 而且宋朝以后的《易经》注解,多数是走物理的路线,就是用儒家的学术思想来解释《易经》,而我们手边的这本《易经》,过去叫做监本,就是明朝以后的国子监——近乎现代的国立大学的课本

>> 这个监本是明朝儒家采用了朱熹的思想而定的。

>> 。明朝之所以捧朱熹,等于唐太宗捧道教,因为老子姓李,唐太宗也姓李。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也找出一个姓朱的人来捧。

>> 譬如对于乾卦,朱熹认为是那样,我们亦可以认为是这样,各有各的理,正理只有一条,歪理可有千条。而《易》的象与数,却是科学的,没有办法讲歪的,就非要学会它的规矩、法则,才能懂得《易经》。

◆ 六十四卦的来源

>> 六十四卦的来源

>> 《易》的象、数,该如何开始学起?大家要先把八卦、六十四卦默诵熟了,不过这很困难,但是每天如果能够抽出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坐在公共汽车上背诵,三个星期就默诵熟了。

>> 八卦的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个卦,是韵文,也还易默诵。至于八八六十四卦,就难了。

gou四声

>这个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变出了八个卦,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变:[插图]乾为天,乾是卦名,接下来天风姤,为什么接下来就是天风姤?是什么道理?

>> 这个次序的排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由每一卦变出了八个卦,八个卦变成六十四卦,如乾卦的变:[插图]乾为天,乾是卦名,接下来天风姤,为什么接下来就是天风姤?是什么道理?

>> 像这个[插图]乾卦,从下数到上,有三爻,名三爻卦,这是先天卦的画法,是伏羲画的卦,亦是中国有文字的开始。这八个图案,是中国文字的始源,亦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来源。后来人类社会越发展,人事越复杂,三爻卦已经不够用,就变成了六爻卦,如[插图]乾为天,便是六爻卦。

>> 为什么要用六爻?因为一直到现代的科学时代为止,宇宙间的事情、物理,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一切的变,只能变到第六个阶段,第七个变是另外一个局面开始。以现代科学证明,物理上、化学上、电子、原子的变,都是六个阶段,只有化学的变有七个阶段,可是化学的第七个阶段是死的,没有用的。

>> 古代的解释,孔子在《系传》中说六爻的道理是:“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什么是“三极”?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是人就有男有女,亦即有阳有阴,三才有阴阳相对,三二就得六,这是孔老夫子的心得报告,几千年来没有脱离他的范围。

>> 要注意的,画八卦是从下面画起,不像写字是从上面写起,如[插图]既济卦,第一爻是阳爻,第二爻是阴爻,第三爻是阳爻,第四爻是阴爻,第五爻是阳爻,第六爻是阴爻,这样一路往上画的。学《易经》是学哲学,亦是学科学

>> 第一个道理,天下的事情发生变动,都是从下面开始变,换言之是从基层变起;第二个道理,《易经》的卦,原来只是三爻,后来变成六爻,名称上就有了分别:下面的三爻卦为内卦,上面的三爻卦为外卦,内外两卦相连起来,自下面开始画卦,亦说明了宇宙事物的变,是内在开始变,如人的变,是内在的思想先变,一个公司机构出问题,必然是内部先出了问题,亦是我们中国人说的:“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一切东西都是从内变开始,所以画卦是由下往上,由内而外。

>> 分宫卦象次序[插图]乾坎艮震为阳四宫,巽离坤兑为阴四宫,每宫阴阳八卦

>> 我们先看分宫卦象次序的头八个卦: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 [插图]先看乾卦。我们说过,《易经》是讲天地间的变道。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随地,在时、空以内没有不变的。现在,这个乾卦,第一爻开始变了,阳极阴生,一件事物到了极点,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任何事物都留一点余地,一到了极点就完了。

>> 这个[插图]乾卦是阳极了,第一爻变了,阳极就变阴,是由内开始变,于是外卦还是乾[插图],内卦第一爻变作阴,就成为[插图]巽卦,巽为风,所以成为[插图]天风姤。

>> 接着第二爻变了,外卦还是[插图]乾,内卦第二爻变为[插图]艮卦,艮代表山,所以成为[插图]天山遁。继续变下去,外卦还是不动,内卦第三爻变为[插图]坤卦,坤代表地,于是成为[插图]天地否。这样一看便次序井然,懂了这个道理,就容易默诵了。

>> [插图]天风姤,外卦乾就是代表太空,内卦巽代表风——气流

>> 最妙的是到了第三爻一变,外卦还是乾代表天,内卦完全变成坤卦,坤卦代表地,天地否,就是倒霉了

pi三声

>否

>> ,如果没有宇宙,亦没有人生,大家免得烦恼,都空空洞洞的,蛮好。一有了天地宇宙,便倒霉了。犹如一个穷小子,身上只有一个明天吃的馒头,晚上睡觉一定安逸,假使袋里忽然有了一百万,夜里反而失眠。

>> 内在开始变,变到第三爻,等于我们内在思想中动一个念头,想做一件事,一步步地思想成熟了,可以发展到外面去了,内卦影响到外卦,从内变影响到外变,外面环境亦受到影响了,于是外卦的第一爻亦开始变了,就变成为[插图]风地观,再第五爻变了,成为[插图]山地剥,现在外卦只剩下了一点阳,所谓“硕果仅存”,阳能被一点一滴剥削完了,只剩最后一点唯一的生机,所以是剥。试看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最大,陆地最少,高山又占了很多面积,剥削了可供人类生存的大地。

>> 从乾卦的本卦开始,到剥卦已经出现了六个卦了,再变下去,则产生第七个卦了,那么这一次变,我们祖先的法则,不能再往上变了,如果再往上变,则很简单,变成[插图]坤卦,阳极就是阴。

>> 现在说乾卦的变,由一、乾为天,二、天风姤,三、天山遁,四、天地否,五、风地观,六、山地剥,到了第七变不能再往上变了,于是改为外卦的初爻再变,即第七卦:[插图]山地剥的外卦即[插图]艮卦的初爻,亦即是[插图]剥卦的第四爻变,又是阴极阳生,成为[插图]火地晋,晋就是进步的进。这第七个卦名为游魂之卦,这是表示由内在的思想变成行动,由行动影响到外在的环境,现在又是外在的环境,又压迫自己内在的思想发生了变,游魂就是这样回来的。到了第八变,名归魂卦,意思是回到本位了,内卦变成原位,于是成为[插图]火天大有。

>> 简单地说,分宫卦象次序的变是这样的:一、本体卦,二、初爻变,三、第二爻变,四、第三爻变,五、第四爻变,六、第五爻变,七、第四爻变回原爻,八、内卦变回本体卦,知道了这个道理,发现原来有如此好的组织,就容易默诵了。

>> 再举[插图]坎卦:[插图]坎为水,第一爻开始变,内卦成为[插图],兑卦为泽。[插图]水泽节,第二爻再变,阳爻变为阴爻,内卦变成[插图]震卦,震为雷,于是成为[插图]水雷屯。照同样法则依次是[插图]水火既济,[插图]泽火革,[插图]雷火丰,[插图]地火明夷,[插图]地水师。

八卦里的八个符号都叫什么?

三根长杠:乾,意为天
三根短杠:坤,意为地
长短长:离,意为火
短长短:坎,意为水
短短长:震,意为雷
长短短:艮,意为山
长长短:巽,意为风
短长长:兑,意为泽

读《易》,画象,如何看懂卦画?

《读易,到底什么是卦》 一文中已经介绍了卦者挂也、卦者象也。六爻卦的卦符就是将占卜后得到的图形图样挂起来,供人来观看分析,这原本就是一幅画,所以称为卦画,也称为卦符、卦形、卦位,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卦象。

但易学研究者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领域,原因是对于这种特殊的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乎大家也就不愿意去碰这么一个难以达成共识的研究课题。但难以达成共识并不代表卦画本身是个无意义的问题,恰恰通过“卦画”的分析,我们可以打开“易学”研究的一扇全新的大门。

综上所述,看懂卦画并非可学可不学的旁门,而是初学入门很重要的依凭。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看懂卦画呢?

请将六爻卦悬挂起来,用心去看这个符号,脑海中直观出现的图像是什么?以复卦为例,一个长棍儿上面有排成两列的十个短棍儿,你看到了什么?袅袅的炊烟,两排树,还是日出前的鱼肚白,都好,不要在意你看到的卦画与众不同。形象思维的特点就是发散,你眼前看到的“象”就是你当下的“心象”,这其实是现象世界的本质,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要看到的。

我们无论是欣赏一幅绘画、一尊雕塑,还是聆听一首歌曲,观看一部戏剧电影,其心态与我们欣赏一幅卦画别无二致,艺术作品本身承载了作者的情感、意志和认知,这是作者希望传递的“共识”。但艺术作品在观众头脑中的投射,势必因观众的心智不同而有所不同,也就是每个人的“心象”肯定是不完全一样的。心理分析正是基于不同的投射反馈,力图还原个体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卦画的欣赏既有共识,也可以没有共识。如果读者心中投射的影像与大众一致,证明这个卦画传递的形象具有普遍性;而更有价值的是读者内心投射的影像完全不同时,这才会更好地促进读者思考反省,也才能够更有利于进行读者的自我心理分析。

“乾”为阳物,“坤”为阴物,“复”为新生,“剥”为剥落,“夬”为决堤,“颐”为大口,“大过”为房梁、棺椁,“震”为擂鼓,“艮”为重山,“巽”为巽字、两人跪地之画,“节”为竹节囊袋,“小过”为飞鸟,“中孚”为小口,“兑”为良田美景、即是丽泽之象,“涣”为水上行船,“坎”为陷阱,“离”为鸟罗,“丰”为丰字、盛大之意,“旅”为枷锁,“晋”为晋字、为箭囊之象,“益”为春分,“损”为秋分,“观”为门,“临”为霖,“屯”为屯字,“家人”为盾,“睽”为弓箭,“鼎”为鼎器,“革”为皮衣,“噬嗑”为撕咬,“井”为井,“困”为捆,“随”为羁绊,“蛊”为密封容器,“否”为头重脚轻,“泰”为内实外虚,“未济”、“既济”均是过河之象。

“谦”、“豫”均为欹器,“大壮”为羊圈篱笆,“遁”为喂猪槽口,“无妄”为地牢,“大畜”为高山仰止,“升”是官帽,“萃”是鸟鸢,“明夷”为太阳落山,“蹇”为难关,“解”为梯子,“咸”为酒樽排箫,“恒”为炉火炊具,“渐”为纛旗仪仗。

“师”为军旗战车,“比”为拥抱摔跤,“姤”为一线机缘,“大有”为谷仓充盈,“蒙”为锁匙,“需”为天网恢恢,“讼”为铎,“贲”为隐藏的欲火。

“同人”为一艘帆船,“履”为印痕,“小畜”为心中光明,“归妹”为花轿。

《周易》中的卦画是有哪些符号组成的?

《周易》中每一卦除了卦号外,还有卦名、卦爻辞,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都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4部分组成。

卦画即卦的符号,由6条符号组成;所在卦画后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

如乾这个卦画6个符号皆为阳,故乾有刚健之义;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如乾后面有“元亨利贞”4个字,此就为乾卦卦辞。咸卦后面有“亨利贞,取女吉”的文辞,此为咸卦卦辞。

一卦共六爻,即由6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

在卦辞下,六条爻辞作为爻题,爻题皆为两字,一个表爻的性质,阳爻记为“九”,阴爻记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如何画六十四卦的卦象

  1. 如何画六十四卦的卦象

【第二节 八卦和六十四卦名称及画法】

老规矩,每篇文章一首歌,这篇《 相似赋予谁 》:

翩跹霓裳烟波上

几时共饮长江水

而今夜雨十年灯

我犹在顾念谁

 在史书上记载,此八个卦是由伏羲氏所画,等到周文王时代,才对此八卦重新地整顿,继而发展出后天八卦,即按着原有的八卦,依万事物的推移方式,而画出一个后天八卦图,来说明百般事物的运行。基于八卦之各卦仅能用来描述一个物象,而不能说明物与物间的相关性。

    换言之,它不能作为动态事件的象。于是,有鉴于此,即将两个单卦叠合起来,作为表征动态事件,且借着卦中的爻,来说明人事之理,此即易经的来源。而经过两个单卦所叠合起来的卦 ,则称作【重卦】,以别于八卦中的任何一个单卦。由于在八卦里,共有八个单卦,故其所组合出来的重卦,共有六十四个,而每一个重卦,皆可充担一个动态事物。

    在八卦里,共有八个单卦,而组成该单卦的元素共有三个,而我们称此元素为 【爻】,以别于单卦。由此可知,组成重卦的爻数共有六个,又爻的类别有两种,一者为【阳】,另一者为【阴】,其记法分别为【-】,【- -】。兹说明在八卦里,有那八个卦,在六十四卦里,有那六十四个卦,并说明各单卦与重卦的名称及记法,如下:

乾卦 ,又称乾单卦,别名为天,是由三个阳爻依次叠合而成。

兑卦 ,又称兑单卦,别名为泽,是由二个阳爻续一个阴爻,依次叠合而成。

离卦 ,又称离单卦,别名为火,是由一个阳爻,续一个阴爻,再续一个阳爻,依次叠合而成。

震卦 ,又称震单卦,别名为雷,是由一个阳爻,续两个阴爻,依次叠合而成。

巽卦 ,又称巽单卦,别名为风,是由一个阴爻,续二个阳爻,依次叠合而成。

坎卦 ,又称坎单卦,别名为水,是由一个阴爻,续一个阳爻,再续一个阴爻,依次叠合而成。

艮卦 ,又称艮单卦,别名为山,是由二个阴爻,续一个阳爻,依次叠合而成。

坤卦 ,又称坤单卦,别名为地,是由三个阴爻,依次叠合而成。

  为了符合以后我们实际上的需要,特将阳爻【-】,简写成【、】,将阴爻【 - -】,简写成【、、】。

  若将八卦中的任意两个单卦叠合起来(可重复排列叠合),则成六十四个重卦(叠卦),其卦名及写法如下:

伏笔注:黄色为六冲卦,蓝色为卦。

    于上表中,各个重卦的来源,可由最上一栏及最右一栏的八个单卦交织而成, 例天火同人卦,是由乾单卦及离单卦所交织而成,由于乾单卦位居上卦,而离单卦位居下卦,而乾单卦的别名为天,离单卦的别名为火,故所交织成的重卦,名为天火同人卦,若删掉别名,则又可称为同人卦,在一般惯例称谓,是不加上别名的,而直接称它为同人卦,只是作者要使学者加深印象,及学习上的效果,仍以全名标出 ,使得学者能对六十四卦之卦名及记法,有明晰的辨别。

  由于天泽履卦是由乾的别名天,及兑的别名泽,依次叠合而成,故记为:

  由于火风鼎卦是由离的别名火,及巽的别名风,依次叠合而成,故记为:

  由于水山蹇卦是由坎的别名水,及艮的别名山,依次盘合而成,故记为: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