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当一个人不进不退,易经做人的最高境界

2023-09-23崇庆运势网热度: 3943

《易经》蒙卦:关于孩子教育的启示

每个家庭都有孩子。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有前途。在孩子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烦恼。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父亲的孝顺,变成了鸡飞狗跳。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上什么兴趣班,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什么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也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没有人生来就是父母,也没有人生来就教育孩子。然而,孩子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整个 社会 的未来。一旦错过了孩子的教育和时间,就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教育不当甚至会造成无尽的伤害,甚至对家庭造成影响,甚至对 社会 造成严重的毒害。因此,儿童教育不仅是个人家庭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 社会 发展的重大问题。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家庭还是 社会 ,每个人都非常重视庭还是 社会 。正是因为教育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所以 历史 上留下了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宝贵经验教训。当你第一次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多看看中国 历史 上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看看前人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的。

历史 上留下了很多关于儿童教育的经验教训,包括《严家训》、《朱子家训》、《钱家训》、《裴家训》、《曾国藩家训》,大家都很熟悉。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节俭示康》、伏波将军马援的《诫兄子书》、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岳麓书院学规》等短文,因为没有单独的书。

关于儿童教育的问题,首先从中国群体经典的第一个来源,道路的来源,也是中国文化的来源,从《易经》的角度来看,如何角度来看,如何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易经》以教育为主题的占卜是第四个占卜。

屯者,物之始生,物生必蒙,所以被蒙,蒙,物之稚也,物之稚也必不可少。这是《序卦传》中关于蒙卦的文字,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有物之始生的屯卦,有我们今天关于儿童教育的主题蒙卦,还有物之必不可少的占卜,涉及到万物初生、教育、养育的内容。人也是天地万物之一,当然也离不开初生、教育、养育这些东西,关于初生屯卦、养育需要卦的内容,我们再和大家讨论一下,今天只和大家讨论一下:儿童教育、蒙卦。从蒙卦的形象开始。

蒙卦之象

蒙卦的上卦是根卦,根是山,下卦是坎卦,坎是水。合在一起是六卦画的蒙卦,《易经》的卦叫山水蒙,简称蒙卦。蒙卦有很多卦象,有水有山,有险有阻。我们只讨论其中一个。

山下流出的泉水刚刚流出,刚刚出山,但还是涓涓细流,还小,还是天真。刚从山上流出的涓涓细流会流向哪里?如果不给予适当合理的引导,刚从山上流出的涓涓细流,如果流向错误的方向,流经的路径错误,可能很快就会干涸;如果我们挖一条沟,给予适当合理的引导,涓涓细流可以慢慢流向河流,慢慢流入大海,而不是经不起太阳,刚出山就变得干涸消亡,而不是因为方向错误,流入一池死水或直接流入臭沟,浪费了刚从山上流出的清澈的涓涓细流。山下的画像给了我们意义,延伸出来,就是要适当合理地引导和教育人类儿童,启蒙教育。

《易经》有句话叫: 初难知而上易知, 从人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刚出生时,每个人都会对他(她)有很大的希望,但不容易知道他(她)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当他(她)发展到最后,当他(她)老了,很容易知道他(她)生活的结果,等他(她)老了才明白,不是太晚了吗?

因此,作为父母,当他(她)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子时,应该给予合理和适当的指导、教育,给孩子合理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的开始,这是第一个启示。蒙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将与大家讨论。今天,我们将结合启蒙教育的主题,与大家讨论山脚下的卦象。通过这个卦象,圣人给了我们这个卦象。他还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仔细考虑一下蒙卦的话,以免辜负圣人为我们设置蒙卦,成人成万物的美。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者,物之稚也。

幼稚的人类小孩,物稚之一。 只要成年人得到适当合理的照顾,得到适当合理的指导,得到适当合理的启蒙教育,自然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自然能亨能长,蒙有亨通成长之意,蒙能亨, 蒙,亨

蒙者,物之稚也。幼稚的人类儿童,物 稚 之一。小猴子都很好奇,幼稚的人类孩子也不例外,虽然天生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用途,虽然幼稚的人类孩子有不同的天性,有些活跃,有些安静,有些淘气,有些诚实,有些聪明,有些笨拙,但无论什么样的幼稚的人类孩子,只要是幼稚的人类孩子,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好奇心,适当合理的启蒙教育,人类大孩子,充分利用幼稚的人类孩子的共同点,指导教育,当孩子还幼稚时,除了适当的保护,不要饿,不要摔倒,不要受伤,你必须满足幼稚的人类孩子的好奇心,让幼稚的人类孩子主动和充分地 探索 这个世界,你先看,让他(她)在 探索 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当他(她)在 探索 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懂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他(她)会主动问你。这时,你可以告诉幼稚的人类孩子这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等等。,而不是孩子还在那里 探索 和思考。在你问你之前,你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他(她)答案。这样不好,不仅让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机会,也让孩子失去了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句话说, 自古只闻来学,未闻往教。 自古以来,只有自己主动学习,只有自己主动问问题,带问题学习,然后你给别人答案,别人才会真正理解,别人才会满足,才会感激你,你说是这样吗?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就同一个需要加以合理妥善引导的问题,幼稚的人类小孩主动来问您,您当然得认真对待,认真给予解答,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就同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来问您,那就不是您的问题了,那是幼稚人类小孩的问题,那是他(她)不动脑子,不想事情,那是对您的依赖性。幼稚人类小孩依赖性可不能惯着,一惯就给惯坏了,他(她)不能一辈子待在您身边吧,您也不可能陪着他(她)一辈子吧,所以他(她)来问问题的时候得诚心诚意,得是自己先思考过的,您只是稍微点拨一下他(她)就能通的,点拨一下他(她)不通,说明他(她)对问题还没有思考透,如果就同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来问您,叫他(她)先滚一边呆着去,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易经.系辞.下》第1章的这句话,中华民族的优秀 历史 前人,是经得起 历史 的检验的,是经过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历史 所检验过的,可以说是真理,这就是经之所以为经的缘故,经是不变的原则,至于持经达变,那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妥善的调整以应变,但是,经本身的原则是不会变的,真理是不会变的。

对于儿童和儿童的启蒙教育,不仅涉及个人家庭,还涉及整个 社会 ,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儿童和儿童的启蒙教育必须是真实的,必须是正确的。只有真正的启蒙,人类幼稚的孩子最终才能得到自己的积极和生命,他们的生活才能不辜负上帝的赐予。山脚下清澈的涓涓细流可以汇入河流,龙腾大海。蒙以养正,圣功也是。蒙,利贞。

关于儿童启蒙教育,《易经》蒙卦六卦,还有很多智慧值得探讨。

易经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易经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1

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孔子编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扎根于国人心中,至今被奉为经典。有人认为《周易》很神秘,不仅因为它能用来预测个人前景吉凶,还因为它的内容是极其简单的“─”和“--”型符号的排列组合,虽然单调,但高度抽象。正因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难以揣测它象征的具体事物极其含义。而正是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却能定吉凶,测前景。其实,把《周易》当成一部纯粹的占卜书是把它浅薄化和庸俗化了。毫无疑问,《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学著作。说他高深,是因为它既有简单而神秘排列的符号,又有很多明了和晦涩相间的对符号的文字说明。它经过几千年文化的洗礼,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必然有其高明之处。

说《周易》是占卜的书也好,是高深的哲学著作也好,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及与认识相适应的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周易》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古代大思想家对天、地、人的认识和人如何顺应事理法则的经典。伏羲氏画八卦,文王演绎八卦并作“卦辞”,周公作“象词”,孔子等人作《十翼》等。《周易》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周易》的集体创作说明: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同一性,也即是说,对事物根本规律的理解,这些哲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至少都认同了一致的方向。毋庸置疑,《周易》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这个经典著作被太多的人研究了,传道了,我深知自己对它理解不深,谈不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能就我所看到的,谈谈由它而起的一些想法。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这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好像是万能的,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很多人甚至藉着它的幌子以达到各种私人目的。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书,探察如今的中国图书市场,关于《易经》的书可以说已到了泛滥的地步,有关《周易》的图书则大约相当于其他十二经的图书总和。“《周易》搭台,钞票唱戏”的专谈预测、风水、占卜、医法的“运用型”图书纷纷问世(这其中包括大量的非法出版物),城乡各地与网上的指引百业、点拨万家的“易学大师”与“易学文化公司”层出不穷。由于《周易》在大多数中国人头上有着既神圣又神秘的光环,所以这些欺世盗名、恐吓无知的江湖骗子就得以大售其奸。

对于《周易》,我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我知道它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也知道,它并不玄妙,并不是不能读懂,更不是金庸笔下的《易筋经》。我们作为祖宗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不能沉浸在前人的成就中,更不能无中生有,夸夸其谈。我想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解梦,起名这样的事情上。应该负起《易经》的使命,除去浮燥和浅薄,方能避免文化颓势。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2

《周易》结构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共有三十卦,下篇共三十四卦,共是六十四卦,而每一卦又有六爻组成,所以《周易》一共有三百八十四卦。

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说明了《周易》推崇的是一种朴素的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认为太极乃宇宙统一体,而天地或阴阳则成就两极,由天地生出春夏秋冬四季再者就有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所谓的八卦。有人为八卦编了个顺口溜:乾三连,坤三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八卦所对应的八种基本自然景象分别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古人遵循的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自然就会有实在的景物组成意象,为人们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解答的途径,把对人生的诠释寄托在八卦中,教人学会做人之道,养生之道,对人生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每一卦中有六爻,即有六个符号组成,六个符号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分别取八卦中的一卦。每一卦都有爻辞,因为一卦有六爻,所以就有六条爻辞。爻辞中有九和六作为爻题,阳爻为九,阴爻为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则依次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上,若为阴爻则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五,六上。爻辞所处的位置代表着事物发展不同的阶段:

初爻是指事物的开始;

二爻是指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是指事物有所大成;

四爻是指事物进入了更高层次,有更深入的发展;

五爻是指事物已经或将要成公;

上爻是指事物的终结。

《周易》里说:“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告诉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我们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因为乾卦卦辞里说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亨通,祥和和坚贞的。用九中说,一群龙是多么的强大厉害,却始终没有争强好胜之风和抢出风头的,大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样平等相处,和舟共济,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灾难,获得大吉大福。在《易经的哲学与智慧》一书中,作者讲到“乾”作为六十四卦之首,由六阳爻组成,展示了阳刚之气的萌芽,生长,盛大,乃至于亢穷的变化过程,具有极强的辩证色。

其实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磕磕碰碰,遇上大风大浪,如果不能积极面对,自强不息,那么不用大风大浪,就是小的挫折也会一下子把我们打垮。记得有人说过:“人像花这样的娇弱而不坚强,即使可以保持着外表躲避风雨,但仍然恋着阳光,暴风雨来临时,无论多么华丽的外表都无法遮挡。”的确,一个人如果不能经受风雨的折磨打击,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苦难挫折不能做到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以乐观心态待之,那么他就无法越过障碍,到达成功的顶峰。换言之,他就是一个难成大器之人,也许更甚者,只是一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毕竟,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周易》道:“坤:元,亨,利牝(pin)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代表着人类宽容柔顺的品格。坤卦卦辞告诉我们,宽容柔顺,就像是顺从公马的母马一样,元始,亨通,充满了中正的爱心。作为君子就应该效法坤卦体现的`精神,西南得朋,顺而从之,东北丧朋,功成身退,安心而中正,这样才会大吉大利。《象传》说,大地厚重所以承载万物,君子应该仿效大地的做法,以一颗宽容柔顺之心包纳世间万物,无论是人还是事。

宽容之心,人应有之。谁能不犯错误呢?圣贤也有过错的时候,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在别人有过错的时候,以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他,给别人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也为自己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仇恨与怨言。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尽管我们不是宰相,但一样可以做到肚里能撑船,因为我们拥有宽容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一个台阶,也是为自己人生铺路,不是吗?人最厉害不是一辈子能够交上很多的朋友,而是一辈子能够让很多仇人成为朋友!

不可否认,《周易》是一本深奥难懂的书,也许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参透,可是它包含其中的人生智慧却是显而易见的,它教我们学会怎样面对人生,怎样成功走完人生,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点缀灿烂!乐观,质朴和科学是《周易》的特点,当然,一千个读者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周易》都会有他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所以我只能说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一一指正!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3

《易经》分上下两经,上经以乾、坤两卦为其总纲领,为天地万物之父母,定天道,辩阴阳,明次序,分四时;下经以咸、恒两卦开篇,为人类万事生衍之基,定人伦,调阴阳,修身,齐家,安天下。《易经》64卦相连相扣,相依相辅,每卦有名、有象、有辞,有阴阳、有上下、有内外、有时序,有相邻相对之卦、有互成之卦、有相近之卦。咸卦为全卦31卦,为下经首卦,为人类生衍之本,为人伦纲常之基,为天下安定之道,故不能不明,不能不知。为此,我在此就其对咸卦理解之浅显道理与诸位分享,诚然诚惶诚恐,所言有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咸者,感也。所言不只男女感应,然在此我仅言男女。咸为山上有泽之象,阳刚处于阴柔之下,阳下就阴,柔上协刚,以孚天地氤氲之道。正如天下地上,天地交和,为泰卦,天上地下,天地相背为否卦,成语否极泰来即由此而来。此卦有物象寓人伦,即男下女上,男女相感相应相合。天地相合万物生,男女相合万事宁。山即艮,泽即兑。山上有泽,即兑上艮下,兑为悦,为说,艮为止,为定。下止上悦便不乖于情,不背于性。及男女交往过程中,女悦男止,止于性,悦于情;女动男定,动于感,定于礼,故而称为咸。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死亡贫疾,人之大恶所存,皆性情也。情出于性,发于心,心所思乃性所生,心所止乃性复归安宁,性情乃一动一定之间而已。咸,为无心之感,即你情我愿,无心即无私心奸心,感为互感互通互应。此为男女相合之根由也,亦为咸之德——发乎情而止于礼也。

咸卦,乃男下求女之象,夫子据下经首卦——咸卦之意,将其《诗经·关雎》置其首篇,即为此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说男求女之亟。《诗经·摽有梅》篇中“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言女求男之殷。所谓感,及同类相求,同声相应也。花之荣荣,鸟之啁啾,虫之唧唧,燕语呢喃,即各求其类,各求同声也。正如诗所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男女因相互吸引而交往,然如何交往,如何相处,易家在其咸卦中有详尽的描述,对其始终末都有详尽的交代。下面我将就我之理解与见解和大家一同分享,仅供参考。

首先,我想问诸位一个问题,在恋爱中,到底是不是一定得男求女呢?在如今,女求男之现象俯拾即是,然而咸卦卦象为山上有泽,山为阳,为男,泽为阴,为女,此寓意为阳下求阴,也可以说是男下求女,而且还是“下”求,此处之“下”我觉得可解释为放下面子、低下身子、隐起阳刚、显出温柔、献殷勤示好,那这样到底有没有道理,对于今天的男女交往有没有参考价值呢?我说两点:其一,男女天性相异,男天性阳刚、好动、感之速、情之切、欲之重,女天性阴柔、处静、感之慢、情之缓、欲之轻。故男求女,是天性,下求,是情之真切使然,正如“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所寓。其二,男求女,成之缓,缓则相感深,感深则情深,情深则亨顺,亨顺则宜,则久远;女求男,成之速,速则相感浅,浅则情少欲多,欲多则速成速离,故无果而有悔。此处有必要说明,我所言之男女并非仅指性别之男女,应当理解为具有男性特质的人和具有女性特质的人,有些男性天生阴柔处静,而有些女性天生阳刚好动,若如此,女求男亦不背于男女天性。故准确的回答应该是阳求阴也,即具有阳性特质的人求具有阴性特质的人。

咸卦卦辞有云“咸,亨、利、贞,取女吉”,此为咸卦之总纲领,开篇即言男女交往之关键——贞也,即目的纯真,这三个字我觉得应该将其顺序调整为“贞、亨、利”来理解,这三个字为一个循环因果,贞为男女交往之本始,只有目的纯真,才有可能发展亨通顺利,亨通顺利才有可能相互获宜。曾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贪恋爱都是耍流氓”,即此处之贞,经过贞、亨,终将会利,此处之利,可用诗“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解释,最为妥当。说娶女而非嫁夫,是言男下求女也。

以上所言为咸之卦辞也,卦辞是用来解释整个卦的总论,除卦辞外,还有爻辞,爻辞是对卦象中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的解释,易经每卦自下而上六爻,每爻皆有爻辞,每爻有阴阳、有时、有位、有数,可以看做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那么,我下面将从咸卦对男女交往过程的六个阶段的阐述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仅供参考。

第一阶段:生好感,试探往。有交往的意向,是有好感也,然情始生,所感未深,情之所及,感之所通在外。好感何生,试探维何?感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好感者,众也,或外表之美,或言之所诱,或才之所引,或气之所通。试探者,性情也,性是否贞,情是否诚,然此阶段大凡生感之男女皆自相蒙蔽也,正如阿格西劳斯所言“爱情与理智不能并行不悖”。初交往,懵懂如孩童,甜乐如食甘饴,易满足,觉幸福,然果不知。

第二阶段:情始深,欲渐长。所感由外及内,情渐深,两人行迹始亲密,情欲渐生,心生妄动之机。在此阶段,美德在于“善止”,即克制,情动而止于礼,不乖于性。自宜守贞不失,不急于求合,居当位,当时,守正道。不忘所守,顺时应变,顺情而不执性,情动而不越礼。男女以礼自防,虽两情爱悦而不足害其贞,虽行迹亲近而不足害其性。行止所宜,随情止性。

第三阶段:情交孚,志随人。志意渐近,行迹渐亲,两情交孚,愈见其密。阳什好动,且喜近阴,男慕女,男乐随女动,愿卑下听命,故言志随人。此阶段,最缠绵悱恻,如诗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故情深而易堕志,情深而察之微感之深,人之贪嗔痴皆现,用一“粘”字最形象。因为贪,故易不满;因为嗔,故易生怒;因为痴,故易脆弱。此时,当自我节制情感,不然,情害性也。粘是粘也,各不安生矣。性乃人之本真、本性,如儒家所言之“仁”、“中和”,理学家所言之“理”,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之“一”也,不偏不倚,持中守位,即中和之道;命乃性之显现,随时随势而动,情出于性,动与心,现于行。性能生情亦能克情,情随性动,为智,为礼之情;性随情动,为昏,为情之奴隶。男多欲、多贪,女多嗔、多痴,如若随情而忘性,前行则多悔多憾。用情守性,情顺势随时而动,则不害性也。易家讲究时和位,居当时当位行当事,则吉无不利。此阶段关键在于“克情返性”。克情不是压制,而是有节制的用情,返性不是心若止水复归中和而是以性劝情。

第四阶段:情至深,心相印。相感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直至中心,此时情亦至深,心心相印。男女相悦,心已相印而礼未备,此礼即夫妇之礼,情已相协而行迹犹疏,此疏为名不正而伪装也。此时,心思易纷扰变幻,如走马灯之往来不定,皆以未光大未正名,徒从诸心,未见于事,故而心思纷扰,男女之欲憧憧往来不息,然心所思为正为邪,当辨于心,定于志意,上兑则行,下艮则止,上下之间,往来不已。当情动而制之以道,心爱而准之以德。然于当下,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情未深而行迹至近,心不印而礼仪全无。男女之事尽见而常,情礼相约稀有而怪。情害性则欲猖獗,欲长则性隐,性隐则昏则乱,昏乱则不安不宁。不安不宁则事何以清明,人何以安生。如今普世之恋爱观是否恰当,今人皆当深思之,慎辨之。男女交往何为贞,何为亨,何为利,何为宜,当自辨于心中。

第五阶段:情转亲,礼彬彬。夫妻乃家之根本,家乃国之根本。举案齐眉,想扶相依,情渐淡而亲始深,感由内而外,行迹从粘渐疏,两情复归于性,夫妻相合万事兴。亲为“中诚内充”,即心诚意真,踏实无鬼。礼为各尽夫妇之分,相互扶持、理解、关怀、爱护。各尽己之心,各尽己之德。

第六阶段:生口舌,明吉凶。咸卦之感,至第五阶段已用尽,即感、情化为亲。此阶段为最后一阶段,为咸卦之末,此多为言说、口舌之事,咸已穷而达其用。此阶段可谓是各阶段共同之果,初未知,末易知,虽卦爻之辞未言吉凶,而吉凶已明。有初至五之因,必有末之果,读者当自思自辨之。口舌即言说也,男女交往,少不了甜言蜜语,然若言不由衷,即便巧言如簧,也不过是成其奸私而已,如诗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言需先发于心,后达于语,有本有守,而后可用可为。咸卦,其象上兑下艮,兑为泽,艮为山,兑即悦,即说,艮为定,为止。言语为情志之载体,话语为开心之钥匙,不言不足以明心志,不说不足以达情义。言者,交流、沟通、对话也,男女交往过程中,随时进行交流对话可释疑云,可促其情其性健康成长发展,则无咎矣。

以上所言,多为笔者对卦辞爻辞之理解及感悟,亦有拾人牙慧之处,笔者对《易经》研读尚很浅,在此言卦,诚惶诚恐。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4

1、《易经》是一部“天书”,是一部蕴藏天道大规律的书,又是一部“人书”,是一部做人做事、健康快乐生活的人生指南。正如《易经》所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是,老百姓每天使用《易经》,却并不知道。

2、《易经》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相传三皇中的伏羲创作八卦,神农炎帝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周易》。《周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

3、《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灵魂,她倡导的“天人合一、阴阳中和”构成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4、《易经》是群经之首。所有的国学经典和学说都继承了《易经》的基因,孔子明解《易经》开创儒家,老子暗解《易经》开创道家。佛教传到中国,与《易经》为代表的中华本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中国化佛家。从此中华文化一源三流,三教合易。儒、道、释三教合于《易经》。

5、《易经》八卦、六十四卦潜伏着来自远古的智慧,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太极图暗藏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密码。

6、聆听《易经》至少有三个收获:第一,穿越时空,你会遇见远古祖先的大爱、大智、大美,你会真切感受那远古文明的神奇和温暖;第二,敬畏天道,感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古训。古圣先贤用六十四卦神秘符号展示了宇宙周期变化的大规律,孔子称之为“天命”,老子称之为“天道”。当你细细品味《易经》的一卦一爻,你会惊奇地感受到原来天道时时刻刻都在把控着距我们的寸寸人生;第三,改变命运,掌握趋吉避凶的大法则。《易经》的魅力不仅仅是算命,更重要是改命。

7、好多人一看到《易经》那些卦爻符号和古奥文字就犯难,结果“易经”变成了最难读的经。可是,上天毕竟怜惜众生,你会惊喜地发现“看不懂”的《易经》却很容易“听得懂”。原来听《易经》能够唤醒我们灵魂深处的简单、容易和纯粹。进而你会发现,原来人生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容易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5

摘取些感受比较深刻的东西:

“只要我们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家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人人如此,自然合理变通而生生不息。”

“只有仁是万事万物的共通需求,仁则生,不仁则麻木而枯死。做人必须不厌不倦,终生追求仁德。所以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人自尊、自重、自律,以提高自主的尊严”、

“从事科技研究和应用的人士,唯有谨慎、敬天,力求合理,才可以无咎。否则有如不谙水性却掉入旋涡中,当然十分危险。”

“易学告诉我们:有常才有变。坚守常则,才可以应变制宜,必须有所不变,然后合理地有所变,千万不可以为变而变,变到离经叛道,大家都受害。”

“中是百发百中而又恰倒好处;庸是用得良好的效果;中庸表示道德实践恰到好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我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有同感。”

“人的生命有限,原本是一种无奈。人必有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追求永生,又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从择偶开始,慎选婚姻的适合对象;最好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也只结一次婚;恋爱的对象就是结婚的对象,最为幸福;结婚后要尊敬天地、祖先和双亲;夫妻也应该彼此尊重;在性爱之外,也应该有共同理想及兴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邻居有义;人人重视品德修养,共同以致中和为目标‘重视家庭教育和生活,不能以个人主义者自居。”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人都有自主性,我们应该都应该加以尊重;认为自己和一般动物没有两样,象动物那样活着就可以;或者人为万物之灵,必须有异于一般动物;这种自我定位由个人自作自受,不必勉强也无法伪装。”

“西方人辩明是非,只就事理上着眼,对事不对人。炎黄子孙分是非,必须分到圆满的地步,大家才觉得满意。圆满的意思,其实就是大家都有面子,才不致产生纷争。我们采取’合‘的观点,’全‘的立场,所以不可能对事不对人。”

“孔子自述他的一生,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天高明,无所不覆;地博厚,无所不载;人效法天地,才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人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思虑习惯,发挥自由的思虑的能力。”

“人生下来就有命,一切有定数,不想改变就依定数而行,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个人理解易经还是宣扬中国的古文化,讲究仁义礼志信的做人原则,反对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批判人类对大自然所带来的不良危害,否定了西方文化和现代人的浮躁心理。读过之后,感觉自己充实了一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收获也不小。

易经读书笔记范文6

易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到从小挺起,陌生到对其一点也不了解。现在,借着团校视频授课,有机会看了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突然发现一些最基本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事物物都与易经相关,而现在科技的发达也归于易经,真得感觉很惊讶。

一阴一阳,亦阳亦阴,阳中含有阴,阴中亦含有阳,看着自己的手就想到了他的阴阳说,有时想想也不无道理,阴不能缺少阳,而阳亦不能缺少阴存在,就像大拇指与四个手指一样,一奇一偶,一阳一阴,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人生来其实就已经于已经相关。

听着他的阴阳说,感触很深,手指的活动也不自觉的多了起来,感觉到了手上的神经均与大脑相连,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父亲让我多活动手指,当初不明白,也不知道该怎么让我的手指活动起来,因此有空没空就帮妈妈做做家务。现在了解了,原来他是想让我的大脑发育起来。想着老一辈人都有这种思想,他们没有读过书,更何况读易经,却知道的比我们读书人还多,我们还得借着他人的讲解才能理会到,不知道是他们的经验还是祖父辈人的潜移默化。不过这确实管用,手指经常活动,发现自己灵活了很多。

看着曾仕强的讲解,听着他的解读,理解了很多小时候父辈人的教育,因此现在要多活动活动,特别是手指活动,虽然大脑已发育的差不多,但相信还是会有助于大脑灵活。

《易经》乾卦的笔记—顶天立地,自强不息

1.记住乾卦的卦形。
2.掌握阳爻和阴爻的基本知识。判断爻辞的正与不正,阳位与阴位。

3.学会解释乾卦卦辞的内涵。

4.自强不息的六个品质:第一个品质,精进学习;第二个品质,抓住机遇;第三个品质,见微知著,防患于然。第四个品质,知进能退;第五个品质,中正做事,第六个品质,顺其自然。

5、人生运用的思考。

八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
阴爻都是六,阳爻都是九。

乾卦由六根阳爻组成:
乾卦《大象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卦辞: 元、亨、利、贞。代表一年四季,代表:开始、发展、收获、冬藏。
元: 一元复始。有古诗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亨: 继续茁壮成长。有古诗云: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利: 收获的时候。

贞: 保存和储存。

乾卦方法论: 一个事物不同的时节,都有自己做的事。自强不息,在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去做?

初九 潜龙,勿用。 第一个品质:精深学习。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第二个品质:抓住机遇。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第三个品质:见微知著,防患于然。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第四个品质:能进能退。萨特:自由选择。或,代表了一种选择,相时而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第五个品质:中正做事,谦卑做人。
上九:亢龙有悔。

一三五为阴位,二四上为阳位。阳爻据阳位,阴爻据阴位,视为正,反之为不正。三、五,为中。阳爻据五,阴爻据三位,中正。九五至尊,对事既正,又中;对人,谦卑礼下。

上九:亢龙有悔。 第六个品质:物极必反,顺其自然。忘掉自我,投入自然。

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第一卦:《乾卦》
乾:元,亨,利,贞。

【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白话】《象辞》说:龙象征阳。“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白话】《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白话】《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上了高空”,象征德高势隆的大人物一定会有所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话】《象辞》说“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后悔”,因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必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用九,出现群龙也不愿意为首的现象,是很吉利的。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白话】《象辞》说:“用九”的爻象说明,天虽生万物,但却不居首、不居功。

《易经》六十四卦代表了人生的六十四种情景。 也告诉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和应对。了解易经从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卦象入手注意玩味,应该是不二法门。
乾卦密码六个字: 潜、现、惕、跃、飞、亢。

乾卦六爻,都是龙,处境不一样,不同表现。用九,用六是乾卦和坤卦所独有的。用九的群龙无首,无首就是指不固定的方法。

人生就是不同阶段的调整。孔子《论语.为政》“君子不器”。

乾卦的人生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大概20年,有的人只经历其中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潜龙勿用。 潜龙勿用,非礼勿视,非礼勿言。“推、拖、拉”推给合适的人。老子讲,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易经中讲不,就是讲要。一阳一阴之谓道。潜就是要表现,充分的准备,择机而动。

第二个阶段,现龙在田。 展露头角,初试身手。得到上面大人的赏识,大人的不同,眼睛和耳朵的用法,口头和书面汇报的技巧。“九二”的表现,没有“九五”的赏识,成不了气候。

第三个阶段,谨慎警惕。 人生追求的应该是无咎,而不是大吉大利。现就面临打击,面临打击说明你做的好。当一个人获得某些利益的时候,也注定会失去些东西。警惕是再充实、再准备、准备再跳。

乾卦分上乾和下乾,第一、二、三爻代表第一、二、三阶段,这三爻为上乾,很多人没走个这个阶段就没了性命。或是无所作为。上乾,需要充实、毅力、时间磨砺,跃过,境界提升,否则或落深渊。

第四个阶段,或跃在渊。 相机而处。
第五阶段,飞龙在天。 第一个意思,自己要表现出大人的风范,有格局、有境界,不自私小气。第二个意思,底下要有得力的人。第三个意思,与底下人心连心。第四个意思,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适可而止,一旦亢龙有悔,结果很惨。

第六个阶段,亢龙有悔。 盈不可久也,适可而止,回归自然。
以易经思维看待事物。 潜龙勿用:要不要去做某事?该不该去做?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潜藏、萌发、成长、茁壮、全盛,然后由盛而衰、由盈而亏,返归原始的过程。人类的行为应效法这一自然规律,在自强不息的同时把握时机,善知进退。当力量薄弱的时候,应该隐忍待机,切忌勿动;当可以出世而羽翼未丰的时候,应该以诚待人,接近民众并积聚力量;在成长时期,一方面应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同时也要戒骄戒躁、谨慎处事;当机会来临之际,可以放手一搏,应该把握最有利的时机一举成功;当主持大局、施展抱负的时候,应该一本初衷,造福于人民,使得上下一心各得其所;当久居高位,力所不能及时,应该居安思危,该退则退。只要把握进退的原则,刚柔兼济,消除争强逞能之心,则民无不服,事无不成。
时间级别的不同阶段。易经六个阶段,在人生大级别的前提下,再每一个阶段的时间小周期内,依然可以存在类似的阶段,依然需要在大阶段的定位基础上,做出不同的人生调整。

让《易经》告诉你,欲进不得,欲退不甘,该如何是好?

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戒骄戒躁,努力平静下来,提升自己,因为越是着急,越会走下坡路。

怎样加入易经学会

如果是在民政部门登记上号的、属于正规民间社团的周易研究会,需要提供:中级职称资格证书、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周易研究相关论文1-3篇,还有就是每年缴纳会员费。如果是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上号、属于非法民间社团的周易研究会,只要交入会费和会员费基本上就可以了。

怎么加入中国易经协会

之前,我也加入过几个类似的组织,大多都是随便搞的。一般扯起大旗就算是了。
如是要办备案的那种,需到民政局领取表格,然后写明自己的目的,成员,以及分工还有组织收入来源(这个是重点)还有组织章程。然后就可以备案了,过了半年考察期后,你这个就算申请下来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