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择日法,诸葛出行择日

2023-10-31崇庆运势网热度: 17464

想学八字算命,请问要看什么书?

易经必读,其它的看着办。

有谁了解中国古代的凶神从辰?请不要复制夏达风息的那个衰神本的宣传词...

择吉术内容广博,概之不外时、空、人、神四大方向。主要体现为符咒法术、占卜择吉、择吉等几大方面,而互有融汇。今简介后二种。
易卜择吉——除了传统的大宗日课,四柱为中心的命理、风水择吉之外,还有:
奇门择吉—作为选时抉地为要的奇门,在这方面历来就有许多运用。分年、月、日、时四家,一般事用时家即可,大事则要配合年家等综合选用。
大六壬择吉——历来典籍论述较少,所见只有伍剑虹先生有较明确的、案例配合的解析。
六爻择吉——这个论述也不多,运用却日益广泛。在刘汶德、邵伟华等君的书中都有案例配合的实解。
择吉——包括念佛、放生、布施、特殊止观等多种法门,具体可参看相应论著。
比较看来,易卜择吉灵活性高,可以随时、随地、随人的进行。择吉影响深广,后劲大。能融合自然最好。
择吉之术同其他预测术一样,派别很多,大约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辰法:就是以神煞吉凶为主的选择法。“建除法”亦属之。这些神煞的设定,主要是根据易理八卦、河洛之数、阴阳五行生克等。就时间的本身的吉凶神煞而言,则分为“年家”、“月家”、“日家”、“时家”神煞的不同。就空间因时间不同而造成的吉凶,称之为“山家”。
2、禄命法:亦称“造命法”。与子平法排八字、取格局相似。其理论基础,谓造葬课八字,犹如生人八字。如果财官有气,再得禄马贵人,合得拱夹大格局,未有不得富贵,故“造葬”甚重视“造命法”。
3、天星法:亦称“七政四余择日法”。所谓“天垂象示吉凶,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故克择要合天星,而天星当以“七政”、“四余”为主。
——以上三者,最为重要,除此而处尚有:
4、斗首法:以坐山斗首五行与四柱化气观生克关系。
5、运气法:亦称“五运六气”。即基于五运六气的周期模式,以律气候之变迁,吉凶之肆应。
6、演禽法:亦称“翻禽法”。仿六壬法四课三傅,以“彼禽失位,我禽得地”为择日吉凶准则。
7、穿山法:即起山命之法,并仿人命起十二宫,而取“山命”、“房份”、“人丁”三者为主的择日法。
8、紫白法:亦称“九星法”、“三元九星”或“三元紫白”。三元九星以紫白为吉的择日法。多取年月紫白,故又称“年月紫白法”。
9、奇门法:以兵家奇门遁甲法应用于择日。
10、六壬法:以六壬二傅四课之法应用于择日。
11、太乙法:以太乙神数之法应用于择日。
——以上“奇门”、“六壬”、“太乙”,合称之“三式”。三式合一,得算者福,失算者灾,有其神奇之处,故云:“三式合一乃为神。”
12、三元法:乃曾子南先生所创之择日法。己有一段期间的实验,有些择日家也采用。
我国择吉术,产生于唐,成熟于宋。“黄历”之称始于清代,当时清下设的钦天监,每年都要编制和颁发时宪书一册,供全国臣民择用。这些被成为黄历的具注历本、择吉通书,将每日的喜神、恶煞及所宜所忌,标注得一清二楚,对于凡事都讲究趋吉避凶的中国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方便的,所以极受欢迎,成为旧中国发行量最大、最能赚钱的实用图书。由于市场需求量太大,又经济实惠,许多人纷纷开始私下刊行,为了扩大影响促销其书,竞相标新立异、妄立神煞,自创推演之术,以便炫耀唯我独有,致使各种择吉通书泛滥成灾。
择吉术的百家争鸣,反而造成了具体选择时的混乱。一日之内,有吉神、有凶神,按这家说×时吉,以彼家云×时凶,让人无法适从。更有甚者,一个神煞弄出几个名目,方法异者其吉凶又同,致使许多择吉通书全无体统。所以,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学者们费了很大气力,统一义例,辨正神煞,删削谬妄,编成《钦定协记辩方书》,希望能纠正当时择吉市场的混乱状况,但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时至今日,由港台社会印刷发行的“民历”诸书,可堪称我国黄历之集大成者。这类印刷精美的现代黄历,把历代多种择吉历书上的内容,不加选择地统统照搬进去,使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就好似一锅花花绿绿的大杂烩,让人无法下口
汉代择吉术,以分为特征。诸家学说,自为一体。后世择吉术,以合为特征。各家学说,融为一体,而以黄历为表现形式。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择吉术以及黄历,是一个头绪纷繁复杂的择吉复合体。
1、干支系统。
2、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包括阴阳学说、阴阳与五行的配合、干支与五行的配合、五行和四时五方、五行的旺相休囚和寄生十二宫、正五行、中针双山五行、缝针三合五行、洪范五行等等。
3、八卦学说:其中包括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十二月辟卦、八卦纳甲三合、小游年变卦,大游年变卦等。
4、纳音纳甲。
5、十二直,即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客。
6、二十八宿。
7、九星术,又称九宫算。
8、六曜,又称孔明六曜星。
9、黄道黑道。
10、风水堪舆学说。

择吉术之所以难解、神秘,不仅在于它理论体系的复杂庞大,更在于它拥有一个由各种名称怪诞离奇的神煞组成的庞大队伍。择吉术及其黄历实质上是一个由神煞构成,由神煞主宰的世界。认识了神煞,就了解了择吉术和黄历。

择吉术的神煞由于来自不同的系统,所以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吉凶善恶,各不相同。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神煞已很难找到其原来的归属了,只能按其不同的运动周期,划分为年、月、日、时四大神煞系统。

年神类神煞决定一年中四面八方的吉凶宜忌,以太岁为魁首,剖分为善恶两大阵营。恶神类主要有岁破、大将军、太阴、黄幡、豹尾、岁煞、岁刑、金神、力士、蚕官、蚕宝、蚕命、丧门、吊客、死符、病符、劫煞、灾煞、飞廉、白虎、大耗、伏兵大祸等。善神类主要有岁德、岁德合、岁干合、岁支德、博士、奏书等。太岁本身并无吉凶。叠吉星即吉,叠凶星即凶。因太岁为众神之首,力大势猛,故凶星叠太岁则祸大而无可解救,吉星叠太岁则福盛而绵长。所以旧通书说:“若要贵,修太岁。”

月神类神煞决定一月诸方的吉凶宜忌,以月建为首,也分为善恶两大阵营。善神以天德居首,其下有月德、天德合、月德合、天赦、天愿、月恩、月空、要安、玉宇、金堂、敬堂、普护、福生、圣心、益后、续世、阴德、阳德、天马、五富、驿马等等。恶神则有月煞、月刑、月害、月厌、大时、土符、大煞、游祸、天吏、九空、地囊、九坎、九焦、天官符、地官符、飞大煞、月游火、阴府太岁、月克山家等等。月建和太岁一样,也没有绝对的吉凶,叠吉神则吉,叠凶神则凶。

日神类神煞决定一日的吉凶宜忌,也分善恶两大类。善者有天恩、五合、三合、宝日、义日、鸣吠日、鸣吠对日、王日、相日、守日、民日、天巫、天医、福德、四相、阳德、时阳、生气、六仪、时阴、临日、不将、福生、母仓、天喜、吉期等等。恶者有四忌、四穷、四废、四绝、致死、八风、触水龙、四击、河魁、五虚、五离、厌对、招摇、血忌、归忌、血支、天罡、死神、孤辰、往亡、大败、咸池、行狠、了戾、反支等等。

时神类神煞只主一日中某时的吉凶宜忌。主要有日禄、日马、日破、日害、日刑、天乙贵人、喜神、天官贵人、福星贵人、五不遇时、截路空亡、日建、日合、青龙、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宝光、白虎、玉堂、天牢、元武、司命、勾陈、四大吉时、贵登天门时,等等。

众神煞的力量大小与强弱互不相同,而其所谓善恶吉凶,一般也各有所主,并非绝对。比如八风触水龙,最恨人乘船渡水;伐日专日,专给出军征伐者找麻烦;反支日不宜上奏章;四离四绝不宜出军远行;上朔日不宜嫁娶上官;归忌不宜远回;血忌不宜针炙,等等,都是有所司掌,有一定针对性的。超出它们的职责范围,干什么它们都不管。因此不但要掌握众神煞运行起止的规律,还应了解其所宜所忌,以定从违。

了解了众神煞运行起止的规律及其所宜所忌,接下来的择吉选方就没有什么奥秘了。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八个字:“以事为纲,以神为目”,或者是“以事为经,以神为纬”。这两句话的意思都是说,选择吉日因事而起,根据所办事情的性质去寻找最能带来大吉大利的善神,同时明确最可能造成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然后推算出善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要的“黄道吉日”与吉山吉方。然后推算出凶神恶煞所值之日与所理之方,这便是所需避忌的“黑道凶日”与凶方。

因此,择吉的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择吉术都有哪些神煞?其运作轨迹、性情好恶如何?力量大小与善恶轻重之程度怎样?等等。接着,根据所要办理的事情,寻找最适宜于它的吉神,以及它最忌讳的凶神,趋吉避凶。从原则上说,每一位事情,都有一至若干个最适宜于它的吉神和为它所忌讳的凶神。所办事情明确,所宜所忌神煞清楚,然后根据诸神煞之所从起,逐一推排,即可获得所需的吉时吉方。

后世择吉术是由汉代各家择吉术不断发展融合而成的一个复合体,因此,其神煞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吉凶善恶,各不相同。几乎每年每月每日乃至每时,都是既有吉神,又有凶神,此吉彼凶,互相矛盾。如果一遇凶神辄回避,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可以干活的日子。因此,择吉办事绝不能完全拘泥于神煞的吉凶,而应有一个取舍原则和变通方法。择吉用日的取舍原则是:“凡吉足胜凶,从宜不从忌;凡吉凶相抵,德喜之事仍忌;吉不足胜凶,则从忌不从宜。”具体而言,吉凶神煞互相掺杂及其对待方法不外这样六种情况。其一,吉足胜凶,从宜不从忌。其二,吉足抵凶,遇德则从宜不从忌;不遇,从宜亦从忌。其三,吉不抵凶,遇德则吉胜,从宜不从忌;不遇,从忌不从宜。其四,凶胜于吉,遇德始相抵,从宜不从忌;不遇,从忌不从宜,其五,凶又逢凶,遇德从忌不从宜;不遇,诸事皆忌。其六,凶叠大凶,遇德仍诸事皆忌。并非一遇凶煞,不分力量大小轻重主次一概回避。
希望能帮到你

易经风水农历六月十八出院回家好吗?

有这么一说叫7不出八不归!

推荐一本比较好的算命书!!

现在命理入门的子平类书籍很多,但相对好的不太多。我认为
钟义明的《命理乾坤》、《命理鸿爪》是不错的书。有不少人看的
是邵伟华《四柱预测学》,这本书比较容易找,但错误太多,而且
编排的也比较乱,新手最好不要看,免得被误导。
了解了基础以后,就可以找人练练手了。这个时候最好能找几
本命谱来研究一下,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论命的,可以用运程与实际
经历对比着学习。比如袁树珊《命谱》、林庚白《人鉴》等等。
看了上面这些书,也有一些了解之后,可以开始学习徐乐吾的
理论了。民国三大家中,徐乐吾的影响最大。现在的子平理论大多
都是江浙派归纳出来的,主要就是徐乐吾的《子平真诠评注》、
《造化元钥评注》(或者《穷通宝鉴评注》)、《滴天髓补注》。这
几本要认真的研究,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去找陈素庵《命理约言》、
王心田《命理用神精华》、任绥卿《命理索隐》等书来看看。当然
这些书也可以看现代人的,比如钟义明、了无居士等人评注版的。
接下来就应该看古籍了,所以最好古文学好一点。最重要的当
然是《三命通会》了,比起来《渊海子平》还不太完善。其他的还
有《神峰通考》、《五行精纪》等等。《玉照定真经》与六壬有关,
虽然没什么系统性,但记录的征验是很准的。

诸葛亮是哪个朝代的?

问题一:诸葛亮是哪个朝代的人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中文名: 诸葛亮
别名: 孔明,卧龙
国籍: 中国(东汉,三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日期: 181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 234年8月28日
职业: 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恭
代表作品: 《出师表》(前、后)、《诫子书》等
身高: 184cm
官职: 丞相
爵位: 武乡侯

问题二:诸葛亮是哪个朝代的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问题三:诸葛亮是什么朝代的 诸葛亮是 三国时期 蜀汉丞相

问题四:诸葛亮是哪个朝代的人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中文名: 诸葛亮
别名: 孔明,卧龙
国籍: 中国(东汉,三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日期: 181年7月23日
逝世日期: 234年8月28日
职业: 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代表作品: 《出师表》(前、后)、《诫子书》等
身高: 184cm
官职: 丞相
爵位: 武乡侯

问题五:诸葛亮是在哪个朝代的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问题六:诸葛亮是哪个年代的? 三国
诸葛亮(181年9月17日―234年农历8月2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亮青年时耕读于荆州襄阳城郊,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受刘备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223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辞世后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问题七:诸葛亮是什么时期的人?回答三国还是东汉末年? 首先,从wiki上我们大致可以确认诸葛亮是活跃在181年-234年之间的人.
然后,我们在看一下印在历史书上的中国历史朝代表
查表的
东汉为公元25-220年.
东汉之供是三国时期,分别是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
那么,诸葛老先生是个跨时代的老先生.
我们通常简单介绍一个老先生的时候主要是说他的最高职位(或成就),比如王安石除了是伟大诗人家之外,他还是个丞相.
诸葛老先生最高的职位(成就)应该是蜀国丞相
所以,区区在下觉得比较贴切的说法为,诸葛亮,三国时期蜀国丞相,
P.S.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三国杀里面会出现2个非神将的诸葛亮的原因.

问题八:诸葛亮是什么朝代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234年8月28日在五丈原逝世。

诸葛亮何时出山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家和军事家。著作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诸葛硅曾做过太山郡郡丞(郡守的助手)。诸葛亮幼小时,母亲章氏病故,7岁时父亲猝然离世。从此,诸葛亮兄弟成了孤儿,全靠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带着诸葛均迁居到襄阳附近的隆中隐居下来,过着边耕边读的生活。他爱读兵法和先秦法家著作,反复阅读《申子》、《韩非子》等著作,用心研究各种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在隆中时,诸葛亮已极有才干。他自比春秋时期著名家管仲和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这反映了他的志向。

诸葛亮经常和石广元、徐庶、孟公威、崔州平、庞统等有才华的年青人交往,切磋学问,议论国事,成了挚友。他还经常找当时颇有声望的大名士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等请教。庞德公称他为“卧龙”。诸葛亮在隆中度过了10个春秋(公元197年至公元207年)。这一时期,当时割据荆州的刘表,几次请他出来做官,他认为刘表是个庸碌之辈,便谢绝了。

诸葛亮在隆中期间,东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地的割据连年征战,拥地称雄,经过十多年的混战,曹操先后削平董卓、袁术、袁绍、吕布之流,占据了北方;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地区。当时刘备(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涿都汲县人)势单力薄,先后投靠过曹操、袁绍、刘表,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他并不甘心做别人的附庸,一心想独立发展自己的。为此,他到处礼贤下士,广揽人才。

刘备在襄阳时,当地的名士司马徽向他举荐过诸葛亮。后来又从自己器重的谋士徐庶那里知道诸葛亮是个杰出的人才,决定到隆中拜访诸葛亮。207年冬天,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没遇上他。可是刘备为了找理想的助手,第三次去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在自己的茅庐接待了他,并且把自己长期深思熟虑的统一天下的谋略说了出来。

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阵统治者的支持,后取孙权,对抗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隆中对策。刘备为有如此理想的助手而深感欣慰,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自己打天下。诸葛亮慨然应允。

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新野,帮助清理游户,扩充军队,他的各方面才能,很快在实践中显示了出来,刘备器重诸葛亮,对一切军国机密大事,都和他商量决断,两人“情好如密”。

公元208年7月,曹操统帅20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病卒,刘琮抢先自立为荆州牧。刘琮被曹操的声势吓破了胆,惊惶之余,遣使投降。

刘备慌忙南撤,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刘备军队被打败。当此之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扭转了局势。

公元208年11日,孙、刘联军(共5万多人)会师后,统归周瑜指挥,接着沿江而下,迎击敌人,与曹军在赤壁相遇。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和曹军的失败而告终。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一战役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胜利的基础是“孙刘联盟”。诸葛亮在成败的关键时刻,出使柴桑,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说服孙权,促成孙刘联盟,为赤壁大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

赤壁大战以后,刘备大增,领兵进击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今湖南境内)。江南四郡纷纷不战而降,刘备乘机占据了荆州南部的大片土地。郡下诸臣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刘备领兵屯驻油口(今湖北公安南),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类似总参谋长),并委派他督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诸葛亮注意安定三郡的社会秩序,“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公元214年,刘备占领益州。刘备自称益州牧,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协揽军政事务。诸葛亮全力以赴协助刘备治理巴蜀。诸葛亮充分发挥卓越的治国才能,发展经济,训练军队,使刘备的大增。

公元217年,刘备占据汉中而结束战事,自立汉中王。

公元221年4月,诸葛亮劝说刘备即位,建蜀汉国,以争取上的主动。刘备在成都称帝,立刘禅为皇太子,以诸葛亮为丞相。称帝三个月后,即领兵伐吴,为襄樊之战中被吴军擒杀的关羽报仇,诸葛亮、赵云苦谏却无济于事。

公元222年,吴蜀交战,吴军连破蜀军40余营,刘备大败,率残兵败将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公元223年2月,刘备病危,便派人赴成都,诏诸葛亮到白帝城,“苦嗣子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表示竭尽全力,忠心辅佐幼主。同年四月,刘备病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从此,诸葛亮全面担负了治理蜀汉的重任。

诸葛亮纵观天下风云变化,根据蜀汉的国力与兵力,制定了正确的外交路线和治国方针,以确保主动,共御强敌。对外采取和东吴恢复吴蜀联盟的关系。根据当时的国力,诸葛亮暂时对南中叛乱采取抚而不讨的政策,发展生产,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公元225年3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诸葛亮采取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平定了南中之乱。诸葛亮恩威并施,七擒孟获,使孟获心悦诚服地率众投降,同时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心。

诸葛亮南征,不仅取得了平叛南夷的胜利,而且较好地解决了蜀汉中央与地方、统一与分裂之间的矛盾和蜀汉政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此后,诸葛亮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巩固了南中的安定。

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加紧训练兵马,准备北伐。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曹睿即位。诸葛亮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第二年春,亲自率兵,北驻汉中,乘机进击曹魏。

北伐临行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出师表》,阐明了自己的主张,并希望蜀汉政权能够贯彻执行。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街亭失守,箕谷失利,战局对蜀军不利。诸葛亮感到蜀军不宜再打下去,便率余部退回汉中。

第一次北伐失败以后,诸葛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严肃法纪,做到赏罚分明,他忍痛处死了违犯军令、导致战争失败的马谡。

公元228年冬诸葛亮进行第二次北伐,公元229年,公元231年二月,三、四次北伐相继失利。

经过几年的战争,蜀汉的人力、物力损失很大,诸葛亮推行“休士劝农”“教兵讲武”整顿内政,准备条件。经过三年的准备,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杀出斜谷口,占据武功,在五丈原扎营,进行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相持。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一套女服,想激怒他迎战,但未能奏效。两军在渭水相峙了100多天。八月间,诸葛亮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把战争引向敌区,掌握战役的主动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取得了“以攻为守”的效果。

诸葛亮病逝时年方54岁,根据其遗嘱,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沔水定军山。安葬他时,后主派大臣吊唁赠他“忠武侯”的称号,后人又称他为“诸葛武侯”。

诸葛亮在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中,辅佐刘备父子治蜀显示了非凡的治国才能。

诸葛亮把选拔人才看作是国家兴亡的大事。他反复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诸葛亮的“贤”的标准一是有才能,能治军治国;二是忠于蜀汉政权,能够贯彻蜀汉的方针政策。

诸葛亮“用人不限其方”,广揽人才,使蜀汉朝中官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割据集团。

诸葛亮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他劝张爽、尹默、谯周等人从事教育。蜀汉建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培养封建阶级的各方面人才。

诸葛亮执政过程中,深感民乱始于政乱,即始于豪强官僚的专横自恣。诸葛亮亲自主持制定了《法检》、《科令》、《军令》、《蜀科》等法令条例,并颁布执行。

诸葛亮执法的特点是,不避权贵,不徇私情,而且刑罚有准,轻重适当。在执法过程中,诸葛亮还注意把“威之以法”和“服罪输情”结合起来,给人以出路和希望。

诸葛亮还注意把行法和教化结合起来,三令五申各种法律条令,努力做到人人皆知。诸葛亮历行法治,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蜀汉清明,逐步稳定蜀汉秩序。

为了维护蜀汉的统治,增强国力,诸葛亮推行“务农植谷,闭关息民”的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军粮,诸葛亮在汉中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

诺葛亮重视水利建设。组织人力,在成都市西北郊的柏河上修了一条九里长堤,人们称它“诸葛堤”。

诸葛亮实行盐铁官营政策,还鼓励种桑养蚕织锦,使蜀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诸葛亮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主张丰收之年不浪费,平时注意储备,以防灾荒。

诸葛亮生活在割据争雄的年代,他十分重视军队建设。他认为,治理军队是保护国家,巩固政权的大计。

诸葛亮重视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

诸葛亮不仅严格训练和教化士卒,还注意对将领的教育。他写了《将苑》一文,人们称它是将之道。

诸葛亮还十分重视军队训练。经过诸葛亮严格训练的军队,“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

诸葛亮在治国、治军过程中提出的原则和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的运筹帷幄的风采,宁静淡泊的气度,谦虚务实的作风,“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品格。难怪历代“端推诸葛亮是全人”,说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忠贞的典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