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杀伐的星象,古代掌管天象的官

2023-09-28崇庆运势网热度: 8753

少年行王维古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少年行王维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行古诗原文: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古诗译文:

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少年行古诗的赏析:

人生谁无少年时,甜苦酸辛各自知。每个人都曾经历年少,年少时有可能学识不多、顽皮散漫,但少年人的雄心万丈,气吞万里如虎,是年迈之人所不及。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古代的诗人词人都喜欢以《少年行》为题,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抱负。以唐代为例,如王维、令狐楚、郑愔、李白、杜甫、贯休,约有数十人写过《少年行》的同题诗。

清代诗人黄仲则也有一首《少年行》:“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他一生追慕李白的风范和侠气,虽则他创作的大部分诗歌多云人生的“愁苦辛酸”,字词间针砭时弊,沉郁苍凉,但正如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亦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句,“嗟贫叹苦,啼饥号寒”亦不是黄仲则诗歌的全部。譬如他创作的古风,又譬如此诗,俨然大江大河之于小溪流,读者可以窥见黄诗的另一面:豪迈任侠。

黄仲则后来在《将之京师杂别》中言道:“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只此一十四字,便足以概括诗人心中怀藏的志向。幽燕概指幽州,这些地方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保家卫国的男儿在此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曹植的《白马篇》里,“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氏。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矫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的精特写便是对“幽并游侠儿”矫健身姿和英雄气概的描绘。而鲍照《拟古》八首中亦曾写有“幽并重齐射,少年好驰逐”之句。到了后来,幽并、幽燕便成了豪侠气概的象征。

黄仲则的.《少年行》,大抵也是写一个有志儿郎渴望为国从戎、戍边征战的抱负。作为男儿,自当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不能儿女情态,留恋故乡,诗中文字隐隐流露出一种“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不知该说是悲壮还是豪迈的情感。

首句“作健”一词,是想要成为强者的意思,出自《乐府诗集》“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之句,刘义庆《世说新语》里亦有相关典故。“男儿作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男儿当自强”,向沙场,即驰骋沙场,其意不言自明。

“登台”一词,为“登上高台”之意,在古代,登台常与拜将搭配在一起,意喻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登台是一种形式,拜将是这种形式的目标指向。公元前206年,史称“汉兴三杰”之一的韩信就曾登台拜将。拜将之后,韩信率兵伐魏、举赵、降燕、定齐、灭楚,为开创汉朝四百年江山立下赫赫战功。故而,登台是建功立业的代名词。“望乡”二字则与登台形成对比,士兵们久戍不归,难免会想家,想家时,登临高台,眺望故乡,是为“望乡台”。纵然诗人说“自爱登台不望乡”,可是我们将心比心,仔细推敲之下不难发现:显然,将士们不是不想家,不过是为保一方平安,强忍着眼泪罢了——这便是所谓两难之境下的取舍吧。

抬头看,“太白高高天尺五”。太白星,即金星,又名长庚星、启明星,古代的星象学家认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用来借喻兵戎、战事。去天尺五,极言地势之高——太白星高挂在头顶,抬眼望去,离天好近啊,言外之意是离人遥远——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与“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同出一门,颇有天才诗人李白的风采。

当然,天边不只有太白星,还有圆如玉盘的月亮。边关的刀光剑影和皎皎月色交织在一起,如诗人的志向一般闪耀。整首诗给人的感觉甚是干净利索,一点没有拖泥带水的意思。

观仲则一生,与其报国志向相去甚远,时不我与,身体也不太好。有梦不能圆无疑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但终归还有梦在,还有做梦的权利,也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吧。时隔两百多年,作为后生读者,我们也只能这么安慰诗人了,愿诗人怀揣此梦,不至于太孤单、太失落。

古代天文异象

过年有一场流星雨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典故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ffff">青龙白虎朱雀玄武</FONT>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中间是啥?

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时候会经常看到,很多小流氓喜欢在身上纹神兽,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其中最熟悉的当是《唐伯虎点秋香》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虽然这句话很脍炙人口,但却不是原句,原句应该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分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到了汉朝的时候,这四个神兽又被融入到了道教文化之中,成为了四象神君。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四大神兽又渗透到了节气、玄学、建筑等行业之中,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只是,那这中间的上古神兽又是哪个呢?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吗?

不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四大神兽的发展来历,以及各自的传奇故事。

青龙

青龙被取名为孟章,也就是道教的孟章神君。在古籍《淮南子》中曾有记载,能令天神下跪者,莫贵于青龙,也正是在此时,青龙的地位最为尊贵,成为了四大神兽之首。

并且,因为青龙的属性是木,所以也被称作是代表春天生机的仁德之神。

白虎

白虎被取名为监兵,也就是道教的监兵神君,而他的属性是金,因此它的颜色是白色,代表的是秋天的萧索。又因为秋天是一个万物开始枯萎的时刻,带有肃杀之气,所以我们在看古装影视剧的时候,往往能听到“秋后问斩”,就是由此而来。所以说,白虎也被人们称作是战争之神以及杀戮之神。

朱雀

朱雀被取名为陵光,也就是道教的陵光神君,因为他的属性是火,所以颜色是红色,代表着夏天的酷热。很多人都会将朱雀和凤凰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生物,其实不然。它们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就连血缘关系都没有。而且,凤凰会浴火重生,而朱雀却不会,因为朱雀代表的就是不死不灭的存在。

玄武

玄武被取名为执明,也就是道教的执明神君,由于它的属性是水,代表冬天。而我们所见的玄武形象,其实是由蛇和龟两部分组成的,是四大神兽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并且它的防御力还非常惊人,同时还代表着长寿。

不过,肯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何中间没有神兽?按道理,位于中间的神兽肯定更为重要啊。

有不少人说中间的是麒麟,但实际上,麒麟却也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不过,他们的组合是:凤凰、龟、龙。简单来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麒麟、凤凰、龟、龙是“四灵”。

在中国的文化元素中,“四象”和“四灵”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组合。

“四灵”是指四类生物的老大,凤凰,天上飞的;麒麟,地上跑的;龟,水陆两栖的;龙,水里游的。故而,麒麟是百兽之长,凤凰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

另外,在儒家学说里面,麟、凤、龟、龙又是四种祥瑞之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马负图”“凤鸟来朝”“麒麟至郊”“元龟衔符”乃四大祥瑞之兆。

“四象”则是指天上的星宿、星象。《礼记·曲礼上第一》卷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其疏曰: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

是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实是在天上四方的星空各守岗位,保护天地秩序和谐的星神;地上的建筑物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为了要对应星象,讲究天地对应的说法。

因此,麒麟就可以被排除在外了。

要破解“中神兽”这个谜题,我们需要从神话故事中四大神兽占据的方位定义的属性来找找线索。

青龙,代表东方、春季,属木;朱雀,代表南方、夏季,属火;白虎,代表西方、秋季,属金;玄武,代表北方、冬季,属水。

四个方位:金、木、水、火皆有,而被它们守护在中间的,自然就是土了。

根据古典学说的记载,中央黄为土,因此这四大神兽的中间是黄龙(也有说是应龙,就是“龙生九子各不同”的龙爸)。这黄龙不是四大神兽的保护对象,而是第五天灵,是牵制四方的。

据说,在轩辕皇帝时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恶兽,百姓受苦,黄帝为了阻止这四兽作乱,化身为黄龙降服这四兽,但是没想到实力不够,就找来炎帝,合力把四兽封印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且自己还化身黄龙坐镇中间,以此来牵制四方。

黄龙在古代还是的象征,帝王的龙袍也是黄色,证明自己是真龙天子,龙和黄色也成为了皇家的标志,因此这中间的神兽是黄龙,管制四方。

故又有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的说法。

不过,更可靠的说法是,不是“四象”,而是“六象”,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四象”外,还有上腾蛇、下勾陈“两象”,这样才组成立体的空间。

勾陈,古代星宿名,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荆州占》上说:“勾陈,天子大司马,勾陈者,黄龙之位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平面的角度来讲,勾陈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黄龙。

腾蛇则是会飞的蛇,属龙,但没有脚爪,与勾陈同属土。腾蛇、勾陈,一上一下,加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正好组成立体的“六象空间”。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奇门遁甲》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腾蛇、勾陈被称为“奇门六神”、“上古六神”,亦叫“六星座”,青龙东方木,白虎西方金,朱雀南方火,玄武北方,中央勾陈、腾蛇土。

二十八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得七宿,勾陈有两个宿座,腾蛇则没有宿座。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下结论了,除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其实还有上腾蛇、下勾陈“两象”,勾陈亦即黄龙也。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神秘的星象?

星象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很神秘奇特的事,古人时常观察星象来安排战争,占卜,生产,结婚,祭祀相关事情。可以说星象对于古人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帝王对星象之事是十分重视的,因此也专门设立了星官专门负责观察星象,如果有任何情况都要及时汇报。而在中国古代有出现过那些神秘的星象呢?小编接下来为大家罗列出来。

1.太白食昴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72309f7905298227e1b2b0bdcca7bcb0b46d4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这种星象是指离昴宿很近的地方太白明亮生辉,而昴星正好又看不见了,所以叫太白食昴。《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有过记载说是在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了赵国军队40多万人,但是赵国军队并没有完全瓦解。而白起一心想彻底消灭赵国,由于白起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因此出现了这种星象。但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错误,根据现代科学计算,这两个星球公转周期发生重合的那一年并不是在长平之战之后,所以很可能是当时人们迷信白起的能力而故意这样以讹传讹。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b4c510fd9f9d72a7d4c02d5df2a2834359bbb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2.五星连珠

顾名思义,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连成一条线。在古代这种星象被认为大吉之兆。这种星象一般很难出现,因为这个从科学计算来说需要求出这5个星球的公转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而这个数字算出来是很大的。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其中有一次出现在武则天当政的那一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重大的事件,史官为何没有记载?可能是和当时的敏感环境有关吧,毕竟武则天取代了大唐,而后又采取的一系列高压政策政搞得当时的文武百官都很反感,百姓也倾向于大唐王朝为正统,而不是武则天的大周。再加上武则天是女皇的身份和古代推崇男尊女婢的思想有些违背。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0cb39dbb6fd52667a3d2edca018972bd50736e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3.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荧荧似火,行踪不定所以叫荧惑,而守心是是指留在心宿内部。心宿内部有皇帝,皇子,百姓。如果是火星留在皇帝,皇子内部那就十分危险了。因为这种星象在古代被认为是大凶之兆,意味着战争的失败或国家的覆灭,历代皇帝对此都感到惊恐害怕。而这个比较详细记载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836bed786e380cd790238d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当时秦始皇听到星官汇报这种天象后十分惊恐不安,无法入睡。而后次年,秦始皇果然就驾崩了。当然秦始皇死去的原因不能仅仅归于这种比较迷信的说法,但是也确实是一种先兆般的预示,也不排除后来人的强加附和。荧惑守心在现在看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并没有什么大凶之说,只是当时的古人并不太懂天文科学。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02397dda144ad346297954fdba20cf430ad85c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以上这三种星象算是出现古代比较奇特神秘的星象了,由于这些星象缺乏详细记载和考证,再加上古代人的迷信与缺乏科学知识,所以很多关于星象的史料都有些问题,比如时间或者人物记载的不对。所以这些神秘星象的出现是否与对应的人事有关还需要依赖于后面科学的考证!

荧惑守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被称为最凶天象?

“荧惑守心”是中国星占学上最凶的天象,是帝王驾崩的恶兆。西汉成帝时期,一次虚假的“荧惑守心”却让当朝丞相引咎,来代替天子接受天谴。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