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吉凶定局,九天玄女风水秘传

2023-10-30崇庆运势网热度: 8211

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十二属相婚配

提起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十二属相婚配,另外,还有人想问你相信十二属相婚配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属相婚配的五行命相,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十二属相婚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

1、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十二属相婚配

12属相婚配表(十二生肖婚配表)

01.属鼠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龙(辰)、猴(申)、牛(丑)

忌婚配:马(午)、羊(未)、鸡(酉)、兔(卯)

02.属牛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鼠(子)、蛇(已)、鸡(酉)

忌婚配:龙(辰)、狗(戌)、羊(午)

03.虎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马(午)、狗(戍)

忌婚配:蛇(己)、猪(亥)、猴(申)

04.兔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羊(未)、猪(亥)、狗(戌)

忌婚配:鼠(子)、马(午)、龙(辰)、鸡(酉)

05.属龙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牛(丑),鸡(酉)

忌婚配:虎(寅),猴(申),猪(亥)

06.属蛇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牛(丑),鸡(酉)

忌婚配:虎(寅),猴(申),猪(亥)

07.属马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虎(寅)、羊(未)、狗(戌)

忌婚配:鼠(子)、牛(丑)、兔(卯)、鸡(酉)

08.属羊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兔(卯),马(午),猪(亥),猴(申)

忌婚配:龙(辰),牛(丑),狗(戌)

09.属猴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鼠(子)、龙(辰)

忌婚配:虎(寅)、猪(亥)、蛇(己)

10.属鸡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牛(丑)、龙(辰)、蛇(己)

忌婚配:鼠(子)、马(午)、兔(卯)

11.属狗的属相婚配表(、、、、、、、、)

大吉婚配:虎(寅)、兔(卯)、马(午)

忌婚配:牛(丑)、龙(辰)、羊(未)、鸡(酉)

2、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你相信十二属相婚配吗?

婚配主要是和双方的性格气质有关系吧

如果真心相爱,属相又合就会很高兴的乐意去相信;如果真心相爱,属相不合就不要去相信好了。

婚姻,与爱情有关。

不要太,也不要以为什么事都无所谓。

3、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属相婚配的五行命相

4、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十二生肖男女婚配表

十二生肖男女婚配表?

十二生肖婚配表你看过吗?里面讲述了十二生肖适宜的男女属相婚配配对,赶紧来看看你和TA是不是婚配。江都龙摄影

一、十二生肖婚配表:

1、属鼠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猴、鼠、牛、龙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马、羊、兔、鸡。不成家业,祸不单行。

属相婚配的五行命相

2、属牛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蛇、鸡、鼠、牛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马、羊、龙、狗。前半世吉,后半世凶。

3、属虎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马、狗、虎大吉,猪吉凶各半,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猴、蛇。夫妻相克,或不和,忧愁不绝。

4、属兔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羊、狗、猪、兔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鼠、鸡、牛、龙。事业不成,不得时运,吃尽痛苦。

5、属龙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鼠、鸡、猴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兔、狗、牛、龙。夫妻不能和睦相处,招灾惹祸。

6、属蛇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牛、鸡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猴、猪、虎。夫妻无蜜语,子女缘浅薄。

7、属马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虎、羊、狗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鼠、牛、兔、马。中年趁人快乐,一生困难辛苦。

8、属羊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兔、马、猪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鼠、牛、狗。夫妻一世难得幸福,一生无衣禄。

9、属猴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鼠、龙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虎、蛇、猪。灾难叠至,病疾困苦。

10、属鸡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牛、龙、蛇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鼠、兔、鸡、狗。家属无禄,子息无多,每多灾害之困苦。

11、属狗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虎、兔、马大吉,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牛、龙、羊、鸡。意志,但灾害叠来,难得福运大亨,一生困苦。

12、属猪的属相婚配表

宜配:羊、兔、大吉,相虎吉凶相半,其它生肖次吉。

忌配:蛇、猴、猪。虽然和合,或有单独之嫌克,家皆薄,一生难得大幸福。

二、男女属相婚配表大全:

1、属鼠男女婚配:

属鼠男婚配的女人:猴,兔,龙。

属鼠女婚配的男人:牛,羊,兔,猪,龙。

2、属牛男女婚配:

属牛男婚配的女人:蛇,猴,鸡,虎,鼠。

属牛女婚配的男人:马,鸡,虎,猴,鼠。

3、属虎男女婚配:

属虎男婚配的女人:兔,鸡,牛,马。

属虎女婚配的男人:狗,兔,牛,鸡。

4、属兔男女婚配:

属兔男婚配的女人:鼠,狗,马,羊。

属兔女婚配的男人:鼠,蛇,狗,猪。

5、属龙男女婚配:

属龙男婚配的女人:鸡,鼠,猪。

属龙女婚配的男人:鼠,鸡,猪。

6、属蛇男女婚配:

属蛇男婚配的女人:牛,兔,狗,猴。

属蛇女婚配的男人:兔,马,羊,狗。

7、属马男女婚配:

属马男婚配的女人:兔,牛,狗,羊。

属马女婚配的男人:虎,猪,兔,羊,鸡。

8、属羊女婚配:

属羊男婚配的女人:马,猪,猴,鼠。

属羊女婚配的男人:兔,蛇,猴,马。

9、属猴男女婚配:

属猴男婚配的女人:羊,牛,蛇,龙。

属猴女婚配的男人:鼠,羊,牛,蛇。

10、属鸡男女婚配:

属鸡男婚配的女人:鼠,虎,马,牛。

属婚配的男人:龙,马,虎。

11、属婚配:

属狗男婚配的女人:兔,蛇,虎,猪。

属狗女婚配的男人:兔,蛇,猪,马。

12、属猪男女婚配:

属猪男婚配的女人:鼠,龙,狗,兔。

属猪女婚配的男人:龙,狗,兔。

以上就是与十二属相婚配相关内容,是关于十二属相婚配的分享。看完九天玄女十二属相婚配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天玄女

看完灵魂摆渡,好奇玄女的身世,所以去查了资料。

      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她也是一位正义之神,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中,是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因此她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后被道教吸收进神仙系统。
      据史书及神话传说记载:她是西灵圣母元君之弟子,是西王母的使者,又是黄帝之师。经由“玄鸟”衍化为人首鸟身的“玄女”,亦称“九天玄女”。鉴于她所造能出奇制胜的“天书”兵法,堪称得是中国上古第一位杰出的女军事家。
      传说上古之时,时黄帝继位二十二年,礼贤下士,修身积德。蚩尤残暴,为了拯救人民,奋起讨伐蚩尤。黄帝与蚩尤鏖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黄帝虽得风后和力牧二圣贤帮助,但仍九战而不胜。蚩尤凭借妖术,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使三日三夜大雾冥冥,令军士不见天日,难辨山川四野方向,困黄帝于太山之下。黄帝见军士无法作战,引兵退归太山之阿,夜间昏然忧寝。 于是黄帝虔诚祈祷于泰山,终使西王母深受感动。西王母遣使先授真符给黄帝佩戴,再命玄女降临,传授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以及兵符印剑,九天玄女成了黄帝的师尊 。为了战胜蚩尤,九天玄女令军士宰夔牛制作八十面战鼓,使黄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辅助之后,带兵与蚩尤大战于中冀。当黄帝摆下“奇门遁甲”阵之后,即令军士以雷兽之骨,大击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时鼓声大作,一击震五百里,连击震三千八里,只见整个战场地动山摇,天旋地转,喊杀冲宵汉,使量蚩尤兵卒神魂颠倒,冲杀元门,败倒如山。“蚩尤铜头啖石”,即把石头当饭食,且能“飞空走险”。但在夔牛鼓震声中,“九击止之,尤不能走,遂杀之。”尔后,黄帝又诛榆罔于坂泉(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经过这场大血战,天下始得大定。道教称,黄帝兵法战胜及登仙之术,皆九天玄女所授符图秘诀,九天玄女为黄帝之师、圣母元君之弟子。后世有托称黄帝玄女的书文传世,内容或为兵法,或为阴阳房中之术。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

      据《隋书》记载,玄女曾向黄帝解答男女俯仰升降盈虚之术,表明玄女还是颇精养生之道的女仙。此时的“九天玄女”成为西王母的麾下、特使,掌管天机秘典,应劫显凡或隐或现,或真形,或幻相,形态不一,是应时应运入世救劫的女仙。反观道经的记载是则循序渐进,从《诗经》《史记》中的“玄鸟”至道教女仙“玄女、九天玄女”的过程,是从大道衍化、天地化育来记述。所以,从道经记载探究,九天玄女的原型是玄鸟,后来又化身为玄女。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将上述资料加以综合,写成《九天玄女传》,收入《墉城集仙录》卷六(又载《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该传亦主述玄女向黄帝授符书以破蚩尤故事,但明确将玄女作为道教神仙加以叙写。经过如此叙写之后,九天玄女遂成为上古之女仙,而被纳入道教神谱中。

      也有很多其他的著作都引用了玄女的故事。

助越亡吴
      春秋时,吴王无道,玉帝遣玄女降临凡间助越亡吴。玄女化身为南山处女,受聘越国为国师,教练六千君子军。在吴越战争中,六千猛士所向披靡,但南山处女功成身退,不知所终。越王统治江东后,思念玄女前功,遣使寻访,毫无踪迹,即建仙女祠于南山之上,岁时祭祀。 《三遂平妖传》第一回:周敬王当政时期,吴、越交兵,九天玄女化身处女助越伐吴,于下山收白猿为徒,后玉帝命白猿掌管九天秘书,白猿盗天书「如意册」将册中道法刻于白云洞石壁。第二回:描写北宋王与圣姑,胡永儿,蛋子和尚作乱之事,蛋子和尚经过白云洞,摹得天书,经过圣姑辨识,于是共议练法!后来九天玄女收回圣姑之神力,擒住圣姑,文彦博才能大破贝州城。
奇门遁甲

      传说“奇门遁甲”最早有四千三百二十局,流传中逐渐减少为一千零八十局,七十二局,后来只剩下十八局。据《太平广记》卷五十六记载;历代各种玄理奇术“天书”,都与九天玄女治乱安国有关,历代传说中,每当天下由乱趋治之时,有时则是九天玄女亲授,有时则是有道高人代行;如战国时期,孙膑从鬼谷子那里得天书三卷,八门遁法,六甲灵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带兵入川时,曾驱兵取乱石,在临山傍江的鱼腹浦沙滩上,布下石阵,名曰八阵图;诸葛亮按奇门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布阵。其阵反复八门,每日每时,变化无端。日暮,当东吴都督陆逊探阵误入八阵图死门时,霎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怪石磋峨,槎丫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可比十万精兵之势,当东吴都督陆逊惊得进退无门,大喊:“吾中诸葛之计也!”之际,好得诸葛亮老岳父黄承彦行善,亲来往生门引出,不然定困死于八阵图之中。

收白猿为徒

      传说九天玄女游云梦之地,见山中有白云洞,仙气缔绕,遂往暂息。洞中白猿化身为袁公,向玄女虔恭,终日摘花献果,加以供奉,玄女见他小心谨慎,修持养道,遂尽传剑术予他。功成携白猿同上天庭朝见天颜,玉帝见之甚喜,封袁公为白云洞君,敕他掌九天秘书。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得九天玄女赐五件宝物:白虎鞭、水火炮、震天弓、穿云箭,无字天书。薛仁贵将此五件宝物拿到高丽,经过十二年,终于平服东辽,凯旋回朝,受封平辽王,享受人间荣华富贵。何谓天书,玄女:这一本书曰「无字天书」,不可被人看见,凡有疑难之事,即设香案,诚心拜祷天书,天书即露字迹,释疑解迷也。

授宋江兵法九

    《水浒传》中,呼保义宋江传为九天玄女转世。曾帮助宋江在还道村脱险并赐三卷天书。又以相生相克之术,破了辽军的阵法。《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与《水浒传》第八十八回《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与《水浒传·九天玄女授天书》中,宋江被江州都头带人追得着急,逃到还道村一座古庙,藏身于神厨之中,经被几番搜索。得神助而脱险后,有青衣童子引见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授宋江三卷天书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宋江在江州遇救后,又去接老父上山,不料被官兵知觉,仓皇中逃进还道村玄女庙。玄女娘娘显灵,不仅救了宋江一命,还送他三卷天书,让他替天行道。以后宋江归顺了朝廷,领兵征辽时,被辽军的「太已混天象阵」所困,宋江夜梦中得九天玄女传授破阵之法,即以此法大破辽军。

      等等等等…

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和天星风水是一家吗

还有个图很好看罗盘经天纬地的神秘工具风水师探寻吉地,除靠眼睛观察外,还要使用一些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罗盘,被尊奉为罗经,取包罗万象、经纬天地之义。罗盘的出现及其复杂化,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三代时期,人们通过占卜选择宫室基址,选定后,需要确定右心,当时大概是依靠揆日瞻星来测定的。《诗middot;国风middot;定之方中》有云:定之于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据解释,定即定星,又叫营星,当丰历十月的时候,此星在黄昏时分出现在天之正中,古人认为这时可以营建宫室。揆之于日,就是依靠日影测定东西南北方位,这实际上就是土圭法。从甲骨文的有关资料来看,商代已掌握了这种技术,卜辞中有臬字,是树立木竿以为标杆,甲字是木午上端有交横木,丨*二字是指立木,士如木棒插土之形,这些东西都可用来测量日影。至周代,应用更广,《周礼》一书中多次提到土圭,如《夏官middot;司马》说: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土圭究竟如何使用,从《冬官middot;考工记下》的记载可以推知:匠人建国,水地以县(悬),置*以县(悬),*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阳。水地以县,就是观察木杆的影子,为规,就是以柱长为半径、柱立处为圆心画圆,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就是测量日出日入的影子,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就是白天依据太阳的影子,晚上依据极星,以则定方位的正确性。可见,所谓土圭法,就是在水平的地中央竖柱,并通过悬绳使之垂直于地面,然后观察太阳在日出与日落时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这两个影子以柱为圆心、柱长为半径所画的圆的两交点线即正东西方向,再参考正午时的柱影或夜晚极星的方位来校正。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韩非子middot;有度》说: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middot;谋》亦谓: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可知当时司南已得到普遍运用。司南是最早的指南针,形制比较简单,主要是由勺和*组成。勺用磁铁制做,底部呈圆形,可以在平滑的盘上自由旋转,当勺静止时,勺柄就指南方。*是一个方形盘,用铜质或木质材料制成,盘的四周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其中天干中戊已应在中心不刻,八天干、十二地支再加上乾坤巽艮四维共有二十四向,作为司南的定向。在汉代,六壬术很盛行,这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的一种占卜术。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以水为首;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中,壬、癸皆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阴取阳,故名为壬;在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位,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子、壬戌,故名六壬。当时,人们创造了一种供六壬占卜使用的工具,这就是六壬式盘,近代考古中屡次出土六壬式盘,现存尚有七具。六壬式盘分为天盘与地盘两部分,天圆地方,天盘嵌在地盘当中,中有轴可以自由转动。北宋杨维德《景佑六壬神定经》记载造式之法云:天中作斗杓,指天罡,次列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维局。地列十二辰、八干、五行、三十六禽。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四隅讫。也就是说,天盘中央为北斗七星,次列十二辰或十二神将(十二月将为:征明,亥将,正月将;天魁,戌将,二月将;从魁,酉将,三月将;传送,申将,四月将;胜先,未将,五月将;小吉,午将,六月将;太一,巳将,七月将;天罡,辰将,八月将;太冲,卯将,九月将;功曹,寅将,十月将;大吉,丑将,十一月将;神后,子将,十二月将。)象征十二月,外列二十八宿,代表列宿。地盘列天干,代表五行: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分寄于天、地、人、鬼四隅。地盘上的十二辰,象征八方及日出之方位。杨维德所言是后来形制,较汉制稍繁。从出土实物看,汉代六壬式盘天盘中绘北斗七星,周边有两圈篆文,外圈为二十八宿,内圈为十二个数字,代表十二月将。地盘有三层篆文,内层是八干四维,中层为十二支,外层为二十作宿。使用时,转动天盘,以天盘与地盘对位的干支时辰判断吉凶。在初期,六壬式盘大约只用于卜算做某事日子的吉凶,后来其用途不断推广,也用于判断方位的吉凶,与风水术发和关联。《唐六典》卷十四记六壬术用于九个方面,一曰嫁娶,二曰发病,三曰历法,四曰屋子宇,五曰禄命,六曰得官,七曰祠祭,八曰发病,九曰殡葬,其中第四和第九个方面肯定与风水有关。在唐代或其后出现的《黄帝宅经》中,以阴阳八卦配干支,分为二十四路为建宅的指导原则,是将六壬式盘应用到相宅中。该书中载有阴阳二宅图并有较详细的说明,阳宅图如下所示。书中说:二十四路者,随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应为八干,戊己不用)、十二支、乾、艮、坤、巽,共为二十四路是也。二十四路又称二十四山,也就是住宅四面的二十四个方位,其表示法与司南同。据《宅经》解释,乾、震、坎、艮以及辰属于阳位,坤、巽、离、兑以及戌属于阴位,阳以亥为首,巳为尾,阴以巳为首,亥为尾,所有方位均与吉凶有关,顺之者一家获安,荣华富贵,逆之则家破逃散,子孙绝后。大约在晚唐时期,罗盘发明出来,并被广泛用于风水。卜应天《雪心赋》中有立向辨方,应以子午针为正之说,据后人解释,子午针就是指南针。《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说:玄女昼以太阳出没而定方所,夜以子宿分野而定方气,用蚩尤而作指南,是以得分方定位之精微。始有天支方所、地支方气,后作铜盘合局二十四向,天干辅而为天盘,地支分而为地盘。这段话所说罗盘起源出于神话附会,但从中可以知道罗盘的最初型制,是由天盘和地盘组成,上面主要刻有二十四向。大体说来,罗盘是司南与六壬式盘结合的产物,其后在风水家们的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神秘。天盘和地盘是风水罗盘的两大部年,象征着天圆地方。地盘是正方形,中间凿有一个凹圆;天盘为圆形,盘底略凸,置于地盘的凹圆上可以旋车,中间装有一根指南针,也叫磁针、金针。从各种风水书上所载及实物来看,风水罗盘的型制很多,简单的只有二三层,复杂的有多至四十余层者。如罗经图分五层:一层天池,风水家认为天池是罗经中之太极,中藏金水,动而阳,静而阴;二层先天八卦,又名内盘,所指适当子午之正;三层后天八卦;四层正针二十四位,分阴龙和阳龙,阴龙是亥、丑、艮、卯、巽、巳、丙、丁、未、庚、酉、辛,阳龙是壬、子、癸、寅、甲、乙、震、午、坤、申、戌、乾;五层七十二穿山,即六十甲子加上八天干和四维,共七十二,以应七十二候。据王振铎先生研究,罗盘可以按制造地域划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式,前者如福建之洋州、广东之兴宁,后者如江苏之苏州、安徽之休宁等。下面以休宁所制的罗经盘为例,略作介绍,罗盘中的概念前面已解释过的,兹不再熬。第一层是天池,即太极。磁针居于中,红头指向南方,黑头指向北方。风水家认为,太极化生万物,一为太极,二为两仪(阴阳、乾坤),三为三才(天、地、人),四为四象(东、西、北),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为七政(日、月、五纬星),八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兑、离),九为九星(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十为洛书成数九加一。在风水理论中,天池与金针非常重要,立规矩、权轻重、成方圆,莫不由之而定,金针动而为阳,静面为阴,子午中分为两仪,两仪合卯酉为四象,四旬合四维为八卦,八卦定方位,于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第二层是先天八卦(多数罗盘为后天八卦)。第三层是九星,有两种提法:一种以唐代杨筠松《撼龙经》所说为代表,名为贪狼星、巨门星、禄存星、文曲星、武曲星、廉贞星、破军星、左辅星、右弼星;一种以宋代廖*《九星转变》所说为代表,名为太阳星、太阴星,金水星、木星、天财星、天罡星、孤曜星、燥火星、扫荡星。本罗盘所刻为箭者,简称贪、巨、禄、文、武、廉破、辅、弼。九星与二十四山向、五行相配合,组成艮丙贪狼木、巽辛巨门土、乾甲禄存土、坤乙辅弼木、坎辰申癸破军金、兑丁巳丙武曲金、离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贞火。第四层是天星,共二十四个,即天皇、天厩、天鬼、天乙、少微、天汉、天关、天帝、南极、天马、太微、天屏、太乙、天罡、天官、天苑、天*、天市、天厨、天汉、天垒、天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风水家认为二十四天星下映二十四位,星有美恶,故地有吉凶。如天皇在亥上应紫微,艮应天市,酉应少微,丙应太微,为四垣,乃为天星之最贵,又称天星四贵,除少微外,三贵均有立国建都之验。凡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土合局则吉,不合局则不吉。第五层是地纪二十四位,即二十四向,这是内盘,又称正针。二十四位上应天时二十四节气,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其排列次序是:正北坎卦壬子癸、东北艮卦丑艮寅、正东震卦甲卯乙、东南巽卦辰巽巳、正南离卦丙午丁、西南坤卦未坤申、正西兑卦庚酉辛、西北乾卦戌乾亥。在风水术中,二十四向用来定山向,辨水向。盘中指数如指某节气,则生气临在其对应的一方。另外,以洛书之数推卦气的阴阳,如乾南得九,坤北得一,离东得三,坎西得七,皆为奇数,故该四卦为阳,所纳之干支亦为阳,即乾纳甲,坤纳乙,离纳壬寅戌,坎纳癸申辰,均用红字标示,余为阴,用黑字标示,故又称红黑阴阳。第六层是二十四节气,立春始艮,大寒终丑,以推五过金、木、水、火、土,以察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第七层是七十二穿山,分布于二十四位之下,第位分三龙十二支,如与亥位对应为丁亥、巳亥、辛亥,与子位对应为丙子、戊子、庚子等。穿山即穿定来龙,搞清了来龙属何干支,才可辨别吉凶,如亥山只可坐丁亥、辛亥两方,子山只可坐丙子、庚子两方。八干四维处于空格中,如指数在此几格为凶。第八层是分金,在正针二十四山之下,每山各设五位,合为一百二十,用以避免孤虚龟甲。第九层是中盘人极二十四位,又称中针人盘,子午对准内盘的壬子和丙午之间,处于二十四山方位向右错开半路,指向北极子午。风水家认为中针上关天星厘度气运进退,下关山川分野地脉赖否。第十层与第八层相同,但错开。第十一层是透地六十龙。风水家认为,透加管吹灰,气由窍出。五气行之地,发生万物。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气透于地中,气雄则地随之而高坐,气弱则地随之而平状,气清则地随之而秀美,气景则地随之而凶恶。第十二层是口诀,配合透地六十龙解释吉凶第十三层是十二次。第十四层是十二分野。第十五层是缝针,子午对准内盘的子癸、午丁之间,处于二十四山方位向左错开半路,指向*影子午。第十六层与第八层相同,但错开。第十七层与第十一层相同,但错开。第十八层是宿度五行。第十九层是周天宿度,即二十八宿。以上介绍的是一个十九层罗盘的情况,至于三十余圈、四十作圈的罗盘,又加上八煞黄泉、八路四路黄泉、阴阳龙、劫煞取用、透地奇门、秘授正针二百四十分数、纳音五行、登明十二将等等名目,不要说局外人看起来目迷神眩,就是一般的风水师也未必弄得明白。如果将风水罗盘简化一下,其基本框架不外乎三盘三针:即内盘正针,起指南针的作用,所指方向为磁极子午;人盘中针,指向北极子午;缝针,指向臬影子午,与正针之间形成磁偏角,用以确定正南方向。其余层次,或多或少,都是微调辅佐的数据,且其功用在风水中说法不同。清乾隆时期的餐霞道人说过:罗经是堪舆之指南,无罗经则山向何由分,方位何由定。佛隐《风水讲义》也说:罗经为堪舆家之秘宝,挨星度,正方位,分金定穴,端赖乎是,所以列为阴宅之关键,研究是道者,必先洞悉罗经之妙用。罗盘使用的关键是看针,根据天池内磁针的晃动情况判断吉凶。风水家归纳出罗盘八奇:一搪,惧也,浮而不定,不归中线,说明地下有古板古器;二兑,突也,针横水面,不归子午,其下必有金属矿质或铁器;三欺,诈也,以磁石引之,针转而不稳;四探,击投也,落针而半沉半浮,上不浮面,下不沉底,或一头沉一头浮;五沉,没也,说明地下有铜器;六遂,不顺也,针浮而乱动;七侧,不正也,偏东偏西,不归中线;八正,收藏中线。前七种情况均不吉,只不过第八种针归中线为吉。风水师如果格水的方向,就用罗盘(托盘)正中的红线(有的用白线)指定水口交合之处,再转动圆罗盘,使磁针与天池海底线平行,再看红线在圆盘上指的是什么字,就可以根据风水理论推定方位之吉凶,若方向不合适,就调整罗盘,直到吉为止。格龙砂、穴位、建房屋等,都采用相同方式。

2022年上等嫁娶日,2021年下半年宜嫁娶的日子

提起2022年上等嫁娶日,大家都知道,有人问2021年下半年宜嫁娶的日子,另外,还有人想问2021年上等嫁娶日属猪男与属鼠女2021年6月初六结婚好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2022年立春前一天日子好吗?适合用作结婚日子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年下半年宜嫁娶的日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上等嫁娶日

1、年上等嫁娶日:年下半年宜嫁娶的日子

2022年立春前日子好吗?适合用作结婚日子吗?

2、年上等嫁娶日属猪男与属鼠女年6月初六结婚好吗?

我觉得这结婚也是没有问题的。中国人讲究六六大顺。最主要的是其感情和睦。2022年结婚的日子。

3、年上等嫁娶日:年立春前日子好吗?适合用作结婚日子吗?

立春的前,当然是适合结婚的日子呀,因为春天本来就是一个很适合结婚的日子,可以选择这,太美了

4、年上等嫁娶日:十二建星嫁娶吉凶日(九天玄女嫁娶吉凶口诀)

5、年上等嫁娶日:嫁娶择吉日

男:(阴历).11.11早上8:20女:(阴历).10.29早上6:30

本月为您二位结婚的吉月–,无不利您的冲日!

年01月份恭候您二位结婚的黄道吉日是:

(您二位任选)

年01月03日星期日农历11月19日丁未(冲羊)

年01月05日星期二农历11月21日已酉(冲鸡)

年01月06日星期三农历11月22日庚戍(冲狗)

年01月08日星期五农历11月24日壬子(冲鼠)

年01月17日星期日农历腊月03日辛酉(冲鸡)

年01月19日星期二农历腊月05日癸亥(冲猪)

年01月20日星期三农历腊月06日甲子(冲鼠)

年01月22日星期五农历腊月08日丙寅(冲虎)

年01月24日星期日农历腊月10日戊辰(冲龙)

年01月25日星期一农历腊月11日己已(冲蛇)2022年结婚吉日表。

年01月29日星期五农历腊月15日癸酉(冲鸡)

年01月31日星期日农历腊月17日乙亥(冲猪)

祝愿你们幸福!

6、年上等嫁娶日:嫁娶日的上下轿时间是依据什么定出来的

旧历的时辰,半个时辰约等于现在的一个小时

你找先生看日子了没有,有的话他会告诉你的2022年最准老黄历。

7、年上等嫁娶日:八字合婚日期在万年历上显示不宜嫁娶,这个日子行吗?

建议的话你选择别的日子,因为呢,他们如果相撞的话,现在不会有任何的不好的,然后呢等你越往后越往后的话,你们的有可能你的命会受到一定的改变。

8、年上等嫁娶日:黄道吉日年嫁娶

结婚择选日,很多人会觉得是一种,但是其也是一习俗,可不单单一可解释的。从古至今,在人们的心中更是根深蒂固,谁结个婚不会挑选个好日子呢。年结婚黄道吉日有哪些呢?2022年2月22日百年一遇。

年结婚黄道吉日2022年的黄道吉日。

年1月结婚吉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日子街上的婚车特别多,不禁都会感慨结婚的人真多啊,肯定是一个好日子,没错,好日子大家都是争着去选的,如果又恰逢节假日,那么结婚的人会更多,往往一个好一点的酒店婚礼都需要排着队办。如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合理正确的方法,选择出年1月结婚吉日。其实结婚吉日的月份是比较难定的,日子需要两人的生辰八字,属相等,避免出现吉日相克的问题,如果月份选定到了年1月份,那么剩下的在年1月结婚吉日面挑日子就好挑的多了,以下就列出一些一月份的好日子。年1月07日,农历十一月廿四,星期四宜:嫁娶订盟纳采祈福求嗣会亲友忌:入宅开市动土年1月08日,农历十一月廿五,星期五宜:冠笄嫁娶会亲友进人口裁衣结网平治道涂忌:移徙入宅造作灶治病安葬年1月10日,农历十一月廿七,星期日宜:嫁娶沐浴裁衣出行理发移徙捕捉畋猎放水入宅除服成服启钻安葬移柩入殓忌:盖屋开市动土破土年1月19日,农…2022年结婚吉日查询择日。

查看详情2022年5月宜婚嫁的日子。

年2月结婚吉日

年是辛丑牛年,2月虽然只有28天、29天,但适合结婚的良辰吉日却不少,共有11天,分别是2日、3日、4日、6日、9日、12日、16日、18日、24日、25日、28日。1、年2月2日星期二农历腊月廿一冲猪(乙亥)煞东宜:嫁娶、、祈福、求嗣、动土、会亲友、起基、造仓、纳畜、牧养、进人口忌:掘井、安葬、栽种、出行、作灶、开市2、年2月3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廿二冲鼠(丙子)煞北宜:祈福、求嗣、醮、嫁娶、动土、移徙、造、开市、除服、成服、移柩、安葬、破土、谢土忌:置产、盖屋、合脊、、探病、安门、作灶3、年2月4日星期四农历腊月廿三冲牛(丁丑)煞西宜:入学、习艺、出行、订盟、嫁娶、会亲友、进人口、牧养、捕捉、入殓、移柩、安葬启钻忌:、开市、入宅、动土4、年2月6日星期六农历腊月廿五冲兔(己卯)煞东宜:、冠笄、嫁娶、拆卸、修造、动土、起基、上梁、盖屋、入宅、开市、开池。忌:安床、栽种、治病、…

查看详情2022年结婚吉日一览表结婚黄历。

年3月结婚吉日

年是辛丑牛年,3月适合结婚的吉日一共有8天,分别是3月5日、3月8日、三月11日、3月12日、3月18日、3月24日、3月27日、3月29日。不适合结婚的日子有3月2日、3月3日、3月6日、3月10日、3月11日、3月12日、3月15日、3月16日、3月17日、3月22日、3月24日、3月27日。1、年3月5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廿二冲马(丙午)煞南宜:理发、冠笄、嫁娶、进人口、捕捉、针灸。忌:纳财、开市、安葬、破土2、年3月8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廿五冲鸡(己酉)煞西宜:、会亲友、交易、合帐、嫁娶、冠笄、进人口。忌:栽种、动土、安葬、掘井、修坟、探病3、年3月11日星期四农历正月廿八冲鼠(壬子)煞北宜:、嫁娶、纳婿、成服、入殓、移柩忌:动土、作灶、入宅、、安床4、年3月12日星期五农历正月廿九冲牛(癸丑)煞西宜:祈福、求嗣、、塑绘、醮、订盟、纳采、嫁娶、拆卸、安床、入宅、安香、移柩、修坟、安葬、谢…

查看详情

年4月结婚吉日

年是辛丑牛年,4月结婚吉日一共有8天,分别为4月1日、4月4日、4月12日、4月14日、4月19日、4月24日、4月25日、4月28日。1、年4月1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大)二十冲鸡(癸酉)煞西宜:、出行、嫁娶、安床、入殓、移柩、安葬。忌:掘井、作灶、栽种2、年4月4日星期日农历二月(大)廿三冲鼠(丙子)煞北宜:嫁娶、出行、订盟、会亲友、开市、安床、安葬、成服。忌:祈福、动土、谢土、修造3、年4月12日星期一农历三月(大)初一冲猴(甲申)煞北宜:嫁娶、订盟、交易、动土、移柩、破土、启钻、赴任、开市。忌:安葬4、年4月14日星期三农历三月(大)初三冲狗(丙戍)煞南宜:嫁娶、、扫舍、安床、解除、并行。忌:动土、安葬、5、年4月19日星期一农历三月(大)初八冲兔(辛卯)煞东宜:嫁娶、、出行、求医。忌:开市、破土6、…

查看详情

年5月结婚吉日2022年3月7号是结婚好日吗。

重要的日子挑选黄道吉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承,无论是搬家、装修还是开业,哪一件是随随便便选的日子,更何况关系到两个家庭的大,因此结婚吉日的挑选更要慎重,选择好的日子才能婚后顺遂、福气多多。年是庚子年-鼠年,年5月结婚吉日一共有12天,分别为7日、10日、12日、13日、14日、16日、18日、20日、22日、25日、28日、31日。1、年5月7日星期五农历三月(大)廿六冲鸡(己酉)煞西宜:嫁娶、祈福、求嗣、订盟、会亲友、安床、立碑。忌:开市、入宅、探病2、年5月10日星期一农历三月(大)廿九冲鼠(壬子)煞北宜:婚娶、、出行、入宅、安葬、入殓、开市。忌:无。3、年5月12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小)初一冲虎(甲寅)煞南宜:婚娶、、出行。忌:会亲友、开市、修造、动土、安葬、立碑、成服、破土、进人口4、年5月13日星期四农历:四月(小)初二冲兔(乙卯)煞东宜:婚娶、出行、、开市、动土、安葬、破土、入宅忌:安门5、年5月14日星期五农历四月(小)初三冲龙(丙辰…2022年适合结婚的生肖有哪些。

查看详情1993属2022年结婚吉日。

以上就是与年下半年宜嫁娶的日子相关内容,是关于2021年下半年宜嫁娶的日子的分享。看完2022年上等嫁娶日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天玄女有什么神通

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我国先民在原始神话中塑造了丰富多的女性神灵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王母、女娲与玄女。
西王母经过上清经派的形塑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女娲进入民间至今仍是北方地区女性独特的信仰对象,相形之下玄女似乎稍显逊色,但是纵观两千年来的信仰史,就会发现玄女始终占据着一席非常之地,从神话时代到道教时代,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一、天命使者
九天玄女最早出现在纬书《龙鱼河图》的黄帝神话中,作为天帝的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龙鱼河图》是汉代纬书之一,作者不详,原书已佚,经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重新整理收录在《纬书集成》的《河图篇》: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
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
当黄帝无法战胜蚩尤时,天帝派遣玄女下降,授予黄帝“兵信神符”战胜了蚩尤。“兵信神符”是天命的象征,玄女则是代天传命的人,她不直接介入人间的战争,只是提供秘宝制胜。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雅典娜、阿波罗等天神参与到战争之中带领某一方获胜,玄女并没有帮助黄帝攻打蚩尤,而是将象征着正义与胜利的天命带给民族始祖黄帝,让黄帝得以亲自战胜代表者不义与无道的对手。


二、传授兵法
在战争中传递天命的观念进一步具象化为传授兵法,并且出现了像《黄帝问玄女兵法》之类的专门的文本。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
玄女传授兵法对象也从作为帝王代表的黄帝,扩大到军队将领甚至起义领袖。唐代早期,玄女和李靖、李唐王室联系起来。《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标注“兵法谓玄女战术也,卫公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也”,《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则更为详细,描述李靖与突厥作战之时,九天玄女下降,将“孤虚”战法传授给李靖。
昔贞观二年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至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此法欲使时,背孤撃虚,一女可敌十夫,其使六十甲子,凡行兵围棊暗敌赙,背孤击虚,百战百胜万无失一也。
在李靖之后,明代小说《水浒传》又将宋江塑造为一个新的兵法获得者。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就讲述了宋江如何在危难之际得到九天玄女搭救,并获得兵书的经历。“从左廊下转出庙前,仰面看时,旧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道:“玄女之庙”。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


三、占卜术数
《轩辕黄帝传》对玄女传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增添的术数的内容。这一传记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其中使用了唐初的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
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又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灭蚩尤。又令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八百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胜负之术。黄帝又着《十六神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阴阳之道,作《胜负握机之图》及兵法要诀《黄帝兵法》三卷。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幸福。
现在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期,但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支柱,它们都倡导和谐,然而各自和谐的内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视的是社会秩序,主张和而不同,以倡导“非寡"、“非乱"、“非同"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和谐境界。佛教重视的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奉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规则。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关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谐发展,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人们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的环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贴近人、最具人性的。
而在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遐览》中经提到了《龙首经》一种,在文本的序言开篇,就讲述了授经的神话:黄帝将上天,次召其三子而告之曰:吾昔受此龙首经于玄女,经、章、传、义十有二绪,言六壬十二经也。盖吾所口受不传者。谓龙首记三十六用也。吾今日告汝,汝固能行之乎?内以自辅,外修黔首,黔首者,民也。术与贤者。若不能行,则埋之名山三泉之下,慎无妄泄使不神。
另外还有唐代的《灵宝六丁秘法》,唐末五代的《黄帝太乙八门连顺生死诀》,以及北宋初期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这些都是与九天玄女紧密相关的术数类经典。


四、守卫墓葬
玄女还有一个特殊的职能就是守卫地理之安全,既包括修炼之地,也包括埋葬之地。玄女多次出现在墓葬的地券之中,买地券,又称地券、墓券,是古代的随葬明器,质料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的石、玉、砖、铅或竹木,上面刻有或写上文字,是生者为死者在阴间买下一块栖身之所的证明。
《中国道教考古》第四册《江西、四川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和有关文献记载的考察》中提及在四川地区的墓葬中发现的四件地券,最早的是南宋1219年在巴中发现的“九天玄女地券宝字”,另外三个是明代成都地区。这些买地券希望借玄女之力既保护生者亦保卫死者。
《道法会元》卷四十三中死后仪式所使用的《琼书上诸师》也将九天玄女与诸天神并列,祈求保护墓葬:次祈面奏皇天上帝,后土灵祇,转闻日月星辰,五星列曜,中天大圣北斗七元,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九天玄女,太一元君,青乌白鹤仙人,天罡淳风上仙,阴阳主宰,道德神仙,演法度人,承流袭庆历代宗师,密赐护持,曲垂济度。开显天星地曜,敕召土地山神,许以埋藏,协之吉兆。
另外,《宋史·艺文志》中记《玄女墓龙冢山年月》一卷,《玄女星罗宝图诀》一卷,这些可能都与天文地理相关。
除此之外,九天玄女还有传授金丹的神格,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等相关经典。
考量九天玄女的多重身份就会发现,她最初的本相是民族正邪战争神话中的天地使者,进而演变成为传授兵法的女战神,同时随着本土道教的萌生与发展而被附加了传授占卜术数、守卫墓葬、传授金丹之术等职能,始终在士族文人的信仰之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九天玄女尺”

同鲁班尺相类似。玄女尺的尺长有别于鲁班尺,各寸的名称另有一套,但其功用和鲁班尺是一致的。该尺法使门窗尺寸数目不离九,九寸为一尺,九尺为一丈。用尺有鲁班、子房、曲尺、玄女四种尺法,而鲁班尺最流行。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 1 解释 
  • 2 九空 

九天玄女尺法-解释

九天玄女:道教中的神仙名。

“玄”本义为天色,传说九天玄女是中国上古的天神,为古代司兵女神,兵法天书的传授者、英雄人物危机的救助者、英雄未来前途的指引者。这里是指一种尺,即九天玄女尺。

玄女尺:同鲁班尺相类似。玄女尺的尺长有别于鲁班尺,各寸的名称另有一套,但其功用和鲁班尺是一致的。该尺法使门窗尺寸数目不离九,九寸为一尺,九尺为一丈。用尺有鲁班、子房、曲尺、玄女四种尺法,而鲁班尺最流行。

按照九天玄女尺安装门的方法,用玄女尺来测量推算,每尺只有九寸,却分房间数量的吉凶

造屋间数吉凶例一间凶、二间自如、三间吉、四间凶、五间吉、六间凶、七间吉、八间凶、九间吉。 

九天玄女尺法-九空

关于九空,《协纪办方书》记载:正月在辰日,二月在丑日,三月在戌日,四月在未日,五月在辰日,周而复始。《象吉通书》记载:正月在辰日,二月在丑日,三月在戌日,四月在未日,五月在卯日,六月在子日,七月在酉日,八月在午日,九月在寅日,十月在亥日,十一月在申日,十二月在巳日。二者从五月开始有不同。究其义理,《协纪办方书》所载似乎比较合理。死气:正月起午,二月在未日,三月在申日,四月在酉日,五月在戌日,六月在亥日,七月在子日,八月在丑日,九月在寅日,十月在卯日,十一月在辰日,十二月在巳日。月破:即月令对冲的格局。正月在申日,二月在酉日,三月在戌日,四月在亥日,五月在子日,六月在丑日,七月在寅日,

继续追问: 中国古建筑学有四种尺“鲁班尺、压白尺、玄女尺、曲尺”用处各不同,玄女尺只用于家具、神位、灶具,与鲁班尺的长度、鲁班尺的刻度(八等分)等各有不种,求“玄女尺”的详细刻度及尺寸(已知“玄女尺刻度并不相等) 补充回答: 

九天玄女尺则主要用于控制室内家具、神位、祖公牌位之尺寸。尺长46.8厘米

九天玄女尺:
(长一尺四寸四分,一小格三分六,计小四十格)
按字意分吉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