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配二十四节气圆图,六十四卦与二十四节气图

2023-10-13崇庆运势网热度: 5095

六十四卦配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怎样配? 甲子,甲午,甲庚子,庚子,庚子,庚申,庚申。

谁知道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及它们的卦术和卦运? 六十甲子配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先天图,与十二地支为基础.但六十四卦比六十甲子多四个,其中乾,坤,坎,离之後的一卦是不用的,分别是ィ覆,蒙,贰.地支的子,与六十四卦的坤,皆为至阴居北方,以甲子配坤卦为起始,顺数五子,得丙子配颐,戊子配屯,庚子配益,壬子配震.
五子之後,顺数五丑,得乙丑配噬嗑,丁丑配随,己丑配无妄,辛丑配明夷,癸丑配贲.
五丑之後,顺数五寅配先天卦,一直配到五亥为止.如下 如按六十甲子次序重排,则得下表

周易六十四卦有没有配合六十甲子解释 有的,古人早就详细解释了,而且版本还有几个,很多不一样。不说对错,着眼点不一样。最著名的就是宋.邵雍《皇极经世》,讲的就是《六十四卦圆图》。建议你找来看看。不过,你要看出点名堂,估计得几年。
给你看其中一个60甲子配64卦的口诀:
甲子甲午坤乾见,乙丑乙未嗑井连.
丙寅丙申家人解,丁卯丁酉损咸先.
戊辰戊戌履谦是,己巳己亥壮观焉.
庚午庚子恒益在,辛未辛丑讼夷联.
壬申壬寅师同出,癸酉癸卯渐妹添.
甲戍甲辰蹇睽到,乙亥乙巳晋需天.
丙子丙午颐大过,丁丑丁未随蛊坚.
戊寅戊申丰涣好,己卯己酉节旅田.
庚辰庚戌泰否卦,辛巳辛亥有比连.
壬午壬子巽震会,癸未癸丑困贲前.
甲申甲寅未既济,乙酉乙卯遁临钱.
丙戍丙辰艮兑现,丁亥丁巳豫畜眠.
戊子戊午屯鼎内,已丑己未妄升天.
庚寅庚申离坎聚,辛卯辛酉孚过先.
壬辰壬戍大畜萃,癸巳癸亥诀剥前.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配六十干支数 六十甲子配卦口诀
甲子开蒙「坤」卦起,丙子「颐」卦「屯」戊子,庚子坐临「风雷益」,
壬子雷声「震」天地。乙丑「唑嗑」丁丑「随」,「无妄」配就已丑支,辛丑「明夷」癸丑
「贲」,五牛配卦当须记。甲寅「水火既济」局,丙寅「家人」戊寅「丰」,庚寅「离」火
上下照,壬寅「同人」又连气。乙卯逢「临」丁卯「损」,已卯守「节」不失志,「风泽中
孚」见辛卯,癸卯又合「归妹」意。火泽「睽」中见甲辰,丙辰泽国「兑」生之,戊辰合「
履」庚辰「泰」,壬辰「大畜」其连理。乙巳「水天需」卦气,丁巳「小畜」风依依,已巳
「大壮」辛巳「有」,「泽天」来合癸巳。甲午南天「乾」卦起,丙午「大过」戊午「鼎
」,庚午卦位「雷风恒」,壬午「巽」风吹微微。「水风井」中藏乙未,丁未宫中「山风蛊
」,已未「升」堂「讼」辛未,癸未又被「泽水困」。甲申「未济」丙申「解」,戊申「风
水涣」迟迟,庚申「坎一窃听器
水一片,壬申原来」「地水师」。乙酉「遁」藏丁酉「咸」
,已酉行「旅」火山地,辛酉「小过」癸「癸渐」,金鸡一唱天下知。甲戌「蹇」卦丙戌「
艮」,戊戌「谦」虚亦自微,庚戌是「否」当须辨,壬戌尽「萃」方为美。乙亥泰「晋」丁
亥「豫」,已亥「观」之辛亥「比」,癸亥配卦「山地剥」.|
这个口诀,用了六十个卦,[泽火革,天风,山水蒙,地雷复]四卦不见了,邵子的皇极经世书,将乾坤
坎离四卦抽离,其馀的六十卦配六十干支,虽然言之成理,但个人认为总是美中不足,盖六十四卦
384爻,均有数理存在,一个六十四卦周期要配一甲子六十干支,如在罗P圆周上度数由0到360度,
干支由1到60,六十四卦由1到64,一个干支也不能省略,一个卦也不能缺少,才能真正模拟天地日
月的运行,否则人为的取舍,卦序明明有64,甲认为乾坤坎离为四正卦可抽离,乙认为坎震离兑可
省,也有的乾坤坎离四卦不用,而将易经卦序(屯,蒙,需,颂,师,比,小畜,履,...)拿来用的.
干支既然配年月日时,都是连续不断,卦序六十四,也当连续不断,例如乾,,有,壮何以是1234?
古人有所谓[加一倍法],就是每一卦从上爻往下看,凡阴爻取数,阳爻不取数(为0),上爻
1,五爻2,四爻4,三爻8,二爻16,一爻32,将一(初)到六(上)爻得数加总,最後再加上1,就是邵子圆图
的六十四卦卦序了,乾0+1=1,
1+1=2,有2+1=3,
壮1+2+1=4,革1+16+1=18,
离2+16+1=19,丰1+2+16+1=20,
坎1+4+8+32+1=46,坤1+2+4+8+16+32+1=64,
兑1+8+1=10,震1+2+8+16+1=28,
巽4+32+1=37,艮2+4+16+32+1=55;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八纯卦序数如除去九最後都是1.所以
六十四卦不能任意除去四个卦,图示如下:
---
---1 上六
--- ---2 五
--- ---4 四
--- ---8 三
--- ---16 二
--- ---32
初一
坤 (1+2+4+8+16+32)+1=64 6+4=10. 1+0=1
--- ---1
--------0
---
---4
--- ---8
--------0
--- ---32
坎 (1+4+8+32)+1=46 4+6=10,
1+0=1而卦序代表了方位,阴阳,节气,日缠,时间等等。...>>

六十甲子配什么数子 六十四卦

四柱配64卦是什么择日法 风水易理四:玄空大卦择日法
3.玄空大卦择日
玄空大卦择日,必须要烂熟六十四卦,配六十甲子花。
冬至前甲子日在坤卦,冬至后甲子日在地雷复卦。
夏至前甲午日在天风后卦,夏至后甲午日在乾卦。
京直前庚寅日在离卦,京直后庚寅日在泽火革卦。
白露前庚申日在坎卦,白露后庚申日在山水蒙卦。
(一) 三元地理择日玄空大卦五行定律
⒈ 课中四柱全一六者,合共宗旺气吉格。
⒉ 课中四柱全二七者,合同道旺气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八者,合为朋旺气吉格。
4.课中四柱全四九者,合为友旺气吉格。
5.课中四柱合十者,归中旺气吉格。
6.年月时克日之课,合克入进气吉格。
7.年月时生日之课,合生入进气吉格。
8.日克年月时之课,合克出退气凶格。
9.日生年月时之课,合生出退气凶格。
(二)三元地理择日天运定律(四柱合运法)
(A)合卦不出位吉格
1.课中四柱全一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2.课中四柱全二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运者,合卦不出位吉可。
4.课中四柱全四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5.课中四柱全六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6.课中四柱全七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7.课中四柱全八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8.课中四柱全九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B)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1.课中四柱一三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2.课中四柱二四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一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4.课中四柱四二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5.课中四柱六八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6.课中四柱七九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7.课中四柱八六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七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C)三元挨星吉格
1.课中四柱一九合运者,三元挨星贪狼吉格。
2.课中四柱二八合运者,三元挨星巨门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七合运者,三元挨星禄存吉格。
4.课中四柱四运者,三元挨星文曲吉格。
5.课中四柱 *** 合运者,三元挨星武曲吉格。
6.课中四柱七三合运者,三元挨星破军吉格。
7.课中四柱八二合运者,三元挨星辅星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一合运者,三元挨星弼星吉格。
(三),三元地理择日天卦合定律。
(A)一卦纯清吉格
1.课中四柱全乾卦者,合乾山乾向水流乾,一卦纯清格。
2.课中四柱全坤卦者,合坤山坤向坤水流,一卦纯清格。
3.课中四柱全坎卦者,合子山子向子水来,一卦纯清格。
4.课中四柱全离卦者,合午山午向午方水,一卦纯清格。
5.课中四柱全震卦者,合卯山卯向卯源水,一卦纯清格。
6.课中四柱全巽卦者,合巽山巽向水流巽,一卦纯清格。
7.课中四柱全艮卦者,合艮山艮向艮水来,一卦纯清格。
8.课中四柱全兑卦者,合酉山酉向酉水朝,一卦纯清格。
(B)合生成吉格
1.课中四柱乾兑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2.课中四柱坤艮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3.中四柱坎巽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4.课中四柱离震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5.课中四柱震离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6.课中四柱巽坎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7.课中四柱艮坤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8.课中四柱兑乾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C)阴阳对待吉格
1.课中四柱乾坤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2.课中四柱坤乾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3.课中四柱坎离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4.课中四柱离坎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5.课中四柱震巽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6.课中四柱巽震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7.课中四柱艮兑卦者,合山泽通气吉格。
8.课中四......>>

64卦不出位,全是兑卦是那些 风水易理四:玄空大卦择日法
3.玄空大卦择日
玄空大卦择日,必须要烂熟六十四卦,配六十甲子花。
冬至前甲子日在坤卦,冬至后甲子日在地雷复卦。
夏至前甲午日在天风后卦,夏至后甲午日在乾卦。
京直前庚寅日在离卦,京直后庚寅日在泽火革卦。
白露前庚申日在坎卦,白露后庚申日在山水蒙卦。
(一) 三元地理择日玄空大卦五行定律
⒈ 课中四柱全一六者,合共宗旺气吉格。
⒉ 课中四柱全二七者,合同道旺气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八者,合为朋旺气吉格。
4.课中四柱全四九者,合为友旺气吉格。
5.课中四柱合十者,归中旺气吉格。
6.年月时克日之课,合克入进气吉格。
7.年月时生日之课,合生入进气吉格。
8.日克年月时之课,合克出退气凶格。
9.日生年月时之课,合生出退气凶格。
(二)三元地理择日天运定律(四柱合运法)
(A)合卦不出位吉格
1.课中四柱全一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2.课中四柱全二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3.课中四柱全三运者,合卦不出位吉可。
4.课中四柱全四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5.课中四柱全六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6.课中四柱全七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7.课中四柱全八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8.课中四柱全九运者,合卦不出位吉格。
(B)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1.课中四柱一三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2.课中四柱二四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一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4.课中四柱四二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5.课中四柱六八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6.课中四柱七九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7.课中四柱八六运者,合颠倒挨星一家骨肉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七运者,合颠倒埃星一家骨肉吉格。
(C)三元挨星吉格
1.课中四柱一九合运者,三元挨星贪狼吉格。
2.课中四柱二八合运者,三元挨星巨门吉格。
3.课中四柱三七合运者,三元挨星禄存吉格。
4.课中四柱四运者,三元挨星文曲吉格。
5.课中四柱 *** 合运者,三元挨星武曲吉格。
6.课中四柱七三合运者,三元挨星破军吉格。
7.课中四柱八二合运者,三元挨星辅星吉格。
8.课中四柱九一合运者,三元挨星弼星吉格。
(三),三元地理择日天卦合定律。
(A)一卦纯清吉格
1.课中四柱全乾卦者,合乾山乾向水流乾,一卦纯清格。
2.课中四柱全坤卦者,合坤山坤向坤水流,一卦纯清格。
3.课中四柱全坎卦者,合子山子向子水来,一卦纯清格。
4.课中四柱全离卦者,合午山午向午方水,一卦纯清格。
5.课中四柱全震卦者,合卯山卯向卯源水,一卦纯清格。
6.课中四柱全巽卦者,合巽山巽向水流巽,一卦纯清格。
7.课中四柱全艮卦者,合艮山艮向艮水来,一卦纯清格。
8.课中四柱全兑卦者,合酉山酉向酉水朝,一卦纯清格。
(B)合生成吉格
1.课中四柱乾兑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2.课中四柱坤艮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3.中四柱坎巽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4.课中四柱离震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5.课中四柱震离卦者,合三八为朋吉格。
6.课中四柱巽坎卦者,合二七同道吉格。
7.课中四柱艮坤卦者,合一六共宗吉格。
8.课中四柱兑乾卦者,合四九为友吉格。
(C)阴阳对待吉格
1.课中四柱乾坤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2.课中四柱坤乾卦者,合天地定位吉格。
3.课中四柱坎离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4.课中四柱离坎卦者,合水火不相射吉格。
5.课中四柱震巽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6.课中四柱巽震卦者,合雷风相薄吉格。
7.课中四柱艮兑卦者,合山泽通气吉格。
8.课中四......>>

60甲子怎样对应64卦? 1、皇极经世中的排法是去掉乾坤坎离四卦,甲子为复卦,甲午为后挂,左右各30卦顺对六十甲子。
2、留指爪好像有另外一种排法。可问之。
3、此外,六十四卦对应五行也可排列,比如甲子排为解卦,既济排为壬午之类不一而足,也可实用的。

六十甲子纳音相生相克关系 纳音断命属于门派秘传,看你有点兴趣,就说两句吧:
……
天上有雷烟,覆灯井底眠;
林木金不换,山火壁土缠;
……
意思是说剑锋金最惧怕天上火,泉中水是覆灯火的克星,大林木怕打扮,山火壁土是对好基友。

伏羲发明六十四八卦是什么时候?

一年有十二个朔望月约354天,闰年十三个朔望月384天,伏羲据此发明六十四挂历;一天用一爻,六爻为一卦,384天为六十四卦。太阳周日视运动是由东而南而西,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是由西而南而东,再加上一个观察不到的北方,就形成了一个圆环的天圆运动。这个天圆运动轨迹,就是我们说的黄道。这就是伏羲六十四卦圆图的来源。冬至到夏至的时间,太阳由南回归线往北回归线运动,用复卦到乾卦的三十二卦表示;夏至到冬至的时间,太阳由北回归线往南回归线运行,用诟卦到坤卦的三十二卦表示。故其相对应的复卦与诟卦阴阳爻相反,互为颠倒相覆。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来源太阳周年视运动南北往来的规律。
方图的坤卦为冬至日出点,否卦为冬至日入点,泰卦为夏至日出点,乾卦为夏至日入点。就是说,坤卦为冬至点,泰卦为春分点,乾卦为夏至点,否卦为秋分点。外第一层二十八卦对应二十八宿,谦,师,升,复,明夷,临,泰七卦对应东方苍龙七宿,大畜,需,小畜,大壮,大有,夬,乾七卦对应北方玄武七宿,履,同人,无妄,姤,讼,遁,否七卦对应西方白虎七宿,萃,晋,豫,观,比,剥,坤七卦对应南方朱雀七宿。每边七卦数七,七乘七得四十九,正是朔望月运行一回归年的大衍用数。著名的十二月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即在这外层中,表示阴阳的消长。第二跟,损,兑,咸层二十四卦对应二十四节气,第三坎,既济,离,未济层十二卦对因十二月,第四巽,益,震,恒层四卦对应四时季。由此而知,伏羲六十四卦高度概括地放映出日月视运动规律,较客观地显示了六十四卦的实质和本源。

请教一下六十四卦卦名的由来~

六十四卦卦名由来

乾上乾下。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坤上坤下。
《说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坤为地(《说卦》《明夷·上六》),故卦名“坤”。

坎上震下。坎王则震胎。
屯,难也。《说文解字》:“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震为足(《说卦》《剥·初六》),坎为险(《坎·九二》《彖》),步入险境,其行难也,故曰“屯”。

艮上坎下。艮王则坎休。
马王堆汉墓帛书《缪和》:“夫蒙者,然少未又知也。”蒙:蒙昧无知。坎为知(《临·六五》),艮为弃(《离·九四》),弃知,故曰“蒙”。

坎上乾下。坎王则乾休。
需,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襦”,均应读作“濡”。濡,湿也。乾为天(《乾·九五》)、坎为雨(《小畜·上九》《鼎·九三》),下雨天,故曰“濡”。需,传本《归藏》作“溽”,濡与溽同义。

乾上坎下。乾王则坎相。
《周易音义》:“讼,才用反。争也,言之于公也。郑云:辩财曰讼。”坎为盗寇(《说卦》《需·九三》《蒙·上九》)、乾为金(《说卦》《鼎·六五》),盗金,必致讼,故曰“讼”。

坤上坎下。坤王则坎没。
《彖》曰:“师,众也。”《周易本义》:“师,兵众也。”《吕氏春秋·论威》:“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坤为众(《说卦》《晋·六三》)、坎为寇(《蒙·上九》《需·九三》),众寇,故曰“师”。师,兵众也。

坎上坤下。坎王则坤囚。
《彖》曰:“比,辅也,下顺从也。”朱熹《周易本义》:“比,亲辅也。”《周易尚氏学》:“比,亲也,辅也。”
小畜
巽上乾下。巽王则乾死。
小,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少”,当以“少”为正文。《周易音义》:“畜,本又作蓄,同,敕六反,积也,聚也。”“小畜”意思即“少蓄”。乾为金(《说卦》《鼎·六五》《噬嗑·六五》)、巽为散(《涣》《中孚·九二》),金散,故曰“少蓄”。(参见《家人·六二》《大畜》)

乾上兑下。乾王则兑休。
《史记·殷本纪》:“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兑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为君(《说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汤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于武王商汤之名!

坤上乾下。坤王则乾胎。
泰、否二卦说的正是君民之间的关系:乾为君、坤为众(《说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君谦居民下,以民为上则“泰”;人君骄居民上,以民为下,则“否”。

乾上坤下。乾王则坤废。
《说文解字》:“否,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书·周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其口诅祝。”
否、泰二卦卦名与卦辞均可对读:君居民上,民否之,危;君居民下,民载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贞;爱人,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小往大来。
同人
乾上离下。乾王则离囚。
《说文解字》:“同,合会也。”同人:会同众人。《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此处当专指商郊牧野。会同众人,陈师牧野,此之谓“同人于野”。“同人”应当与“于野”连读,该卦唯命曰“同人于野”才能尽显其兵伐其君之意。“同人”当为简称。
大有
离上乾下。离王则乾没。
《周易本义》:“大有,所有之大也。”《周易音义》:“大有,包容丰富之象。”乾为金、 为玉、为木果(《说卦》),离为大车(《大有·九二》《睽·六三》),载之以大车,故曰“大有”。

坤上艮下。坤王则艮死。
朱熹《周易本义》:“谦者,有而不居之义。止乎内而顺乎外,谦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象也。
坤为地(《说卦》)、艮为山(《说卦》《随·上六》),高山屈居卑地之下,故曰“谦” 。

震上坤下。震王则坤没。
《周易本义》:“豫,和乐也。”《序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序卦》以“喜”说豫。豫,喜也,乐也。

兑上震下。兑王则震死。
《周易本义》:“随,从也。” 《礼记·郊特牲》:“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艮上巽下。艮王则巽胎。
蛊:败坏。巽为信(《中孚》)、艮为弃(《离·九四》),弃信,其德败坏,故曰“蛊”。

坤上兑下。坤王则兑相。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之义》:“林(临)之卦,自唯不无瞿(惧)。”《易之义》以“惧”说“临”。兑为惕(《乾·九三》《夬·九二》)、兑为忧(《临·六三》)、坤为众(《说卦》《晋·六三》),畏于民众,故曰“临”。临者,懔也,懔于民众也。此乃治民之道。

巽上坤下。巽王则坤胎。
《说文解字》:“观,谛视也。”《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书经集传》:“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七庙亲尽则迁,必有德之主,则不祧毁,故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天子居万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后万民悦服,故曰‘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坤为众(《说卦》)、巽为信(《中孚》),众信,能获众信,其政教必大有可观,故曰“观”。
噬嗑
离上震下。离王则震废。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朱熹《周易本义》:“噬,啮也;嗑,合也。物有间者,啮而合之也。为卦上下两阳而中虚,颐口之象,九四一阳间于其中,必啮之而后合,故曰噬嗑。”非也。震为鼓(《离·九三》)、离为大腹(《说卦》),鼓其腹,饱食之象,故曰“噬嗑”。噬:啮。嗑:咬。

艮上离下。艮王则离没。
贲,文饰也。《周易音义》:“贲,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郑云:变也,文饰之貌。王肃云:有文饰,黄白色。”

艮上坤下。艮王则坤死。
剥,阜阳汉简《周易》作“仆”,传本《归藏》亦作“仆”,当以“仆”为正文。坤为臣仆(《损·上九》《遯·九三》)、艮为家(《家人·初九》《蒙·九二》),家中臣仆,故曰“仆”。

坤上震下。坤王则震囚。
复:返,归。震为林(《屯·六三》),震为莽(《同人·九三》),坤为地(《说卦》)。木,生则冒地而出,死则返归于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复”。
无妄
乾上震下。乾王则震没。
无妄,阜阳汉简《周易》作“无亡”,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作“毋亡”并有“安处”“安藏”之辞。《说文解字》:“亡,逃也。”震为足(《说卦》《剥·初六》),乾为牢(《大畜·六四》),足陷牢中,甭想逃亡,故曰“无亡”。“亡”与震象足动之义合,故当以“亡”为正字。“无”“毋”同义通用。
大畜
上艮下乾,艮王则乾废。
乾为金(《噬嗑·六五》《鼎·六五》),艮为家(《蒙·九二》《家人·九五》《损·上九》),家中有金,故曰“大畜”。畜,蓄也。

艮上震下。艮王则震相。
《尔雅·释诂》:“颐,养也。”《释名·释形体》:“颐,养也。动于下,止于上,上下嚼物以养人也。”郑玄说:“颐,口车辅之名也。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
大过
兑上巽下。兑王则巽囚。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巽为信(《中孚》)、兑为毁折(《说卦》),毁信,大错,故曰“大过”。过,错也。

坎上坎下。
习:重。坎上坎下,重坎,故曰“习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离上离下。
离,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罗”,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作“丽”,均应读作“俪”。俪,偶也。离主婚媾(《贲·六四》)。《说卦》:“相见乎离。”万物至此相俪成偶,繁衍生息,故离为娠(《震·上六》)、为大腹(《说卦》《明夷·六四》)。

兑上艮下。兑王则艮没。
咸,通“禁”。临卦初九之辞和九二之辞“咸临”,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均作“禁林”,由此可见“咸”与“禁”通假。兑为法(《蒙·初六》《丰·六二》)、艮为止(《说卦》),依法禁止,故曰禁。咸,亦可读作“缄”。缄:封,闭。

震上巽下。震王则巽相。
《说文解字》:“恒,常也。”震为动(《说卦》)、巽为信(《中孚》),其德有信,行为有常,故曰“恒”。

乾上艮下。乾王则艮胎。
《周易音义》:“遯,徒巽反。字又作□,又作遁。同。隐退也,匿迹避时奉身退隐之谓也。郑云:逃去之名。《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本义》:“遯,退避也。”
大壮
震上乾下。震王则乾囚。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震为雷(《说卦》),雷震天上,故曰“大壮”。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大壮》卦辞中有“丰隆”一语,显然取意于震雷之声。

离上坤下。离王则坤相。
晋,进也。离为日、坤为地,日出地上,故曰“晋”。
明夷
坤上离下。坤王则离休。
夷,伤也。坤为地,离为日(《说卦》),日落地下,故曰“明夷”。
家人
巽上离下。巽王则离相。
家人一卦,王家台秦简《归藏》名“散”,传本《归藏》名“散家人”。家人,当读作“嫁人”。离为女、巽为散(《说卦》《涣》《中孚·九二》),女散嫁人,故曰“家(嫁)人”,故曰“散”,故曰“散家(嫁)人”。

离上兑下。离王则兑胎。
睽卦,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卦名字从目从瞿,即“瞿”。《说文解字》:“瞿,鹰隼之视也。”《礼记·玉藻》:“视容瞿瞿。”《礼记集说》:“瞿瞿,惊遽之貌。”《说文解字》:“睽,目不相听也。”听,从也。目不相听,当为受惊时两眼发呆之貌。睽,当为视容惊惧之貌。

坎上艮下。坎王则艮相。
《彖》曰:“蹇,难也。”坎为祸(《随·九四》)、坎为患(《比·初六》《大过·九四》《中孚·初九》)、艮为门(《同人·初九》《随·初九》),祸患临门,故曰“蹇”。

震上坎下。震王则坎废。
解:解脱。坎为险(《坎·九二》)、震为足(《剥·初六》)、震为出(《随·初九》),足出险外 ,故曰“解”。

艮上兑下。艮王则兑囚。
损,减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易纬·通卦验》:兑主秋分,艮主立春。自秋分至立春,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故曰“损”。兑为成(《豫·六五》校)、艮为败(《复·上六》),成而败,故曰“损”。

巽上震下。巽王则震休。
益,增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易纬·通卦验》:震主春分,巽主立夏。自春分至立夏,万物生长增益之时,故曰“益”。

兑上乾下。兑王则乾相。
夬,快也。快,锐也。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故夬字有锐利之义。

乾上巽下。乾王则巽死。
姤,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之义》作“坸”或“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作“敂”,当以“敂”为正。《说文解字》:“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乾为金(《说卦》《鼎·六五》《姤·初六》),巽为木(《说卦》《大过》),金克木,故曰“敂”。敂,击也。(参见《姤·初六》)

兑上坤下。兑王则坤休。
萃,聚也(《彖》《序卦》《杂卦》)。坤为川、坤为河(《泰·九二》),兑为渊(《乾·九四》)、兑为泽(《说卦》),川入渊泽,故曰“萃”。坤为众(《晋·六三》),兑为归(《归妹》),众归,故曰“萃”。

坤上巽下,坤王则巽废。
《周易本义》:“升,进而上也。”升,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登”。《说文解字》:“登,上车也。”升与登同义。

兑上坎下。兑王则坎胎。
兑为法(《蒙·初六》《丰·六二》)、兑为律(《师·初六》)、坎为盗寇(《说卦》《需·九三》《屯·六二》),兑上坎下,盗寇伏法之象,故曰“困”。

坎上巽下。坎王则巽没。
巽为木(《说卦》《困·初六》《大过》),坎中有木,故曰“井”。古代以木构架支护井壁,故“坎中有木”为井之象。

兑上离下。兑王则离废。
革,改也。兑为毁折(《说卦》《大过》《离·上九》)、离为戈兵(《说卦》《噬嗑·初九》),毁之以戈兵,故曰“革”。

离上巽下。离王则巽休。
《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离为缶(《坎·六四》),离为瓮(《井·九二》)。离为容器、离为三(《晋》《讼·上九》《明夷·初九》)、巽为股(《说卦》《咸·九三》),器有三股,鼎之象也,故曰“鼎”。

震上震下。
震,动也。震主春分(《易纬·通卦验》)。春分之时,万物萌动,故震卦的基本含义为动。

艮上艮下。
艮,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根”。《广雅·释诂》:“根,始也。”《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生芸芸,各复归其根。”根为始,根为终。《说卦》:“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艮卦卦辞描述的正是其终万物始万物的特性。

巽上艮下。巽王则艮废。
渐,序也。艮为鸟(《小过》)、巽为信(《中孚》),鸟有信,候鸟也,故爻辞取象为“鸿”;鸿,飞成行,止成列,排列有序,故曰“渐”。《艮·六五》艮之渐曰“有序”,亦取义于此。
归妹
震上兑下。震王则兑死。
兑为归、震为女(《随》《震·上六》),故曰“归妹”。归妹:意思是把媳妇娶回家。兑与震为夫妇(《随》),兑男娶震女,故曰“归妹”。

震上离下。震王则离胎。
丰:大鼓。殷墟卜辞反映出丰和庸关系密切,“可以断定‘丰’本是一种鼓的名称”。即“庸是大钟,丰是大鼓,所以它们才会时常并提”。(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载《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震为鼓(《离·九三》《中孚·上九》)、离为大腹(《说卦》《明夷·六四》),大腹之鼓,故曰“丰”。由丰卦卦象也可以反证“丰”本是一种大鼓。

离上艮下。离王则艮囚。
旅:羁旅,出行在外,作客寄居 。离为火、艮为屋(《萃·初六》《鼎·九四》),火焚其屋,失其居,无所容,故曰“旅”。

巽上巽下。
巽,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筭”。《说文解字》:“巽,具也。”“筭,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段玉裁注算字云:“筭为算之器,算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义别。算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桂馥曰:“从具者,本书‘十,数之具也。’《三苍》:‘算,选也。’选当为巽。本书‘巽,具也。’”

兑上兑下。
兑,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夺”。《篇海类编·通用类·大部》:“夺,强取也。”《广韵》:“敚,强取也。古夺字。”兑当为敚字之省。

巽上坎下。巽王则坎囚。
涣,散也。《说文解字》:“涣,流散也。”坎为鬼(《睽·上九》《既济·九三》《未济·九四》)、巽为散(《说卦》《中孚·九二》《小畜》《家人·六二》),鬼魂流散,故曰“涣”。

坎上兑下。坎王则兑废。
《说文解字》:“节,竹约也。”《孟子·离娄》:“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朱熹《集注》云:“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也。”
中孚
巽上兑下。巽王则兑没。
孚,信也。《说文解字》:“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徐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序卦》:“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杂卦》:“中孚,信也。” 兑为节(《节》)、巽为信,节而信之,故曰“中孚”。
小过
震上艮下。震王则艮休。
小过,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少过”,当以“少过”为正文。艮为止、震为足(《说卦》),止步不出,故曰“少过”。过:出访,探望。
既济
坎上离下。坎王则离死。
既,已也,尽也。济,止也。《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万窍虚。”注:“济,止也。”离为火,坎为水,火遇水,故曰“既济”。既济:已止。
未济
离上坎下。离王则坎死。
《尔雅·释言》:“济,渡也。”《史记·宋微子世家》:“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未济:未渡。
坎为水,离为舟筏(《泰·九二》),舟在水上,未成其渡,故曰“未济”。

易经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两图是很妙的东西,这个方圆图,圆图是管宇宙的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亦可说代表太阳系统时间运行的法则或原理,圆图中的方国管空间,代表方位方向,这就是前人的秘诀了。先说方图,右边第一行最下为乾卦,我们由下向上看,为什么先从下看?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画的,所以这方图亦是自下向上看,因此,乾卦上边的第二卦是皇天泽履,第三卦是天火同人,第四卦是天雷无妄,第五卦是天风女后,第六卦是天水讼,第七卦是天山遁,第八卦是天地否。这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为省时间,我就一行一行、一卦一卦讲下去了,现在只是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前面曾经说过先天卦的数字,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龚五、坎六、艮七、坤八。那么我们从方图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全部八个卦,每卦的上卦,亦即是外卦,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亦即是内卦,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兑、离、震、巽、坎、民、坤配合的,所以成了乾、履、同人、无妄、女后、讼、遁、否等八个重卦。我们再从乾卦起,从右向左看横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决右)、大有、大壮、小畜、需、大畜、泰等八个卦,再仔细分析这八个重卦的内外卦,又可以发现,内卦都是乾卦,而外卦从右到左,则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六十四卦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是易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图,所谓研易,即推演此图。宇宙、时空、人类文明乃至万物,全在此图中。此图外面是圆图,里面是方图,取外圆内方之义。圆图为时间,方图为空间。用此图表示宇宙的时间和空间。

      伏羲之十四卦方圆图,简称方圆图或先天图。陈抟说:“易学,意、言、象、数四者缺一不可。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谓《先天方圆图》也,以寓阴阳消长之说,与卦之《生变图》并非创意所作,孔子《系辞》述之明矣。”他的意思是,学习《易经》只要有这一个就可以了,因为它包括了易学约意、言、象、数和阴阳消长之说,又后于孔子的巜系辞》所述。

圆图

      方圆图外面的圆图,其方位与先天八卦相同,重卦与三划卦相同,乾、坤分居上下,离、坎各列左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逆数,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顺行。自然地将六十四卦分成了八宫。左半圈从复卦到乾卦,共三十二卦,一百一十二阳爻,八十个阴爻,阳由少渐多,为“阳升阴消”过程。右半圈从姤到坤,也是三十二卦,是一百一十二阴爻,八十个阳爻,阴由少浙多,是“阴升阳消”过程。其它卦皆生于复、姤两卦。“刚交柔而为复,柔交刚而为姤”,所以此图又称“复姤父母”。《观物外篇》说:“无极之前,阴含阳乚。有象之后,阳含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姤,女而为垢,是以阳起于复,而阴起于姤也”。朱熹说:“圆者动而为天。”这个说法是获得易学研究领城广泛认同的。圆图的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封次序,从乾卦始逆时针排列一周而成圆形。 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运行, 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古人认为“天动地静",天体是顺时针而行的,这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的方向正好相反。但是,正是因为这个“相反,使得古人与今人的认识结果是一样的, 天体左旋,正是地球右迁。
方图

    我们再来看方图。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图是先天六十四卦次序的倒图。易学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个图是对《说卦传》“天地定位”一节的解释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中间巽、震、恒、益为第一个层次。其外十二卦以坎、离、未济.既济为四隅是第二层。再外二十卦以艮、兑、咸、损为四隅是第三层。最外二十八卦以乾、坤、泰、否为四隅为第四层。

      从大方图来看,从西北角至东南角是条斜线,以先天八卦的次序排列着八纯卦一 ——乾、兑、离、震、巽、坎、艮、 坤,这样就将六十四卦分成了两半。四层对角的卦象相反,第一层震、巽相对,表示“雷风相薄”:第二层离、坎相对,表示“水火相射”:第三层兑、艮相对,表示“山泽通气”:最外一层乾坤相对,表示“天地定位”。因此可以看成这是一个古代大地的方位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圆图代表天,方图代表地,所以“方者静而为地”、“天圆地方”、“天动地静”。

      朱熹说,圆图“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其阳在北,其阴在南。此二者阴阳对待之数”。即天与地、阴与阳在图中的相交。方圆图的“内方外圆”之理,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也和道家的“内外清静、有无相生”、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无为”的、神人、至人境界是一个道理。此外,方圆图的圆通无碍(具足自觉觉他),更是佛家明心见性至普化群生,以达到佛心圆满的至美之道。

      过去的周文王大概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以乾卦文辞的“元亨利贞”四德,来含括易卦的内外圆明之道。

关于古代八卦与节气中的“六日七分法”是如何划分的

你说的应该是西汉著名孟喜著名的“六日七分法”。这种方法源于后天八卦,孟喜以其中的正四卦(即震,离,兑,坎)来表示春夏秋冬的阴消阳长。那么六十四卦剩下的六十卦就共有360爻,每爻代表一日,共有360日。而一年有365.25日,剩下的5.25日无爻可对。于是把这5.25日平均分为六十卦,每日80分,5.25日刚好420分,平均分在60卦,每卦7分。这就是研究节气规律的“六日七分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