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取名,道德经里有寓意的名字

2023-10-02崇庆运势网热度: 8658

比较高雅的茶馆名字 有创意好听的茶馆名字 古风有禅意的茶馆名字_百 ...

随着中国茶文化慢慢地向着世界渗透,无论国内外都涌现出了不少的茶馆,也是人们休闲休憩的好去处,不仅能品茶,搞不好还能交到挚友,所以这个行业近年来还是蛮吃香的,那么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创业想法,那么一起来看看怎么给茶馆取一个有创意好听的高雅有古风禅意的名字吧!

1.名字里一定要带有“茶”字

这是最浅显的给茶馆命名的方式,既然是茶馆,那么名字里就一定要出现跟“茶”字有关字眼,自然是让茶友们一目了然啦!

2.取名要有诗意禅意的古风之感

说起茶就让人不妨想到古风禅意的意境,穿着麻制的衣服盘腿而坐,仙风道骨之感油然而生,或者是有一种隐者悠然自在生活的感觉,或许你可以取一个跟道家有关的名字。

3.跟山水草木有关的名字

茶馆想要取名有意境一些,那么“天人合一”的概念多少还是要体现出来的,那么从大自然中有意境的山水草木中你应该就能受到不少启发,而茶叶本身就来自最淳朴的大自然,取一个这样的名字自然就合适啦!

4.从诗词歌赋或经典典故中找灵感

中国自古流传至今有很多充满意境的诗词歌赋,还有一些十分经典的文轩典故,用于茶文化中都很合适,有一种悠扬深远的意境,让人在百忙之中一颗风尘仆仆的心能够沉淀下来,这也是茶道能人们的精神寄托。

5.用大吉大雅之字入名

因为茶文化是传承了几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在起名的时候应该与传统的富贵吉祥有关,那么用大吉大雅之字入名还蛮合适的。

比较高雅有创意好听的古风禅意的茶馆名字:

忆茶人 茗人阁 雅韵茶社 荟茗庭 春茶人家 沁韵茶轩 阁里茶香 沐茗而来

茗聚雅阁 爷爷泡的茶 晓梦茶轩 聚雅沁润 御茗居 思茶茗居 元唯腾源

古振兴森 深山采茶人 都韵茗茶 润德堂 众品吐萃 怡清芬阁 福鼎晟昌

百里茶居 滇秀贡润 茗春幽馨 御龙德益 休得半日闲 茗静慕缘 东篱合居

姓吴不好取名字?这里有许多好名字保证惊艳众人!

要说姓吴不好取名字,确实如此。因为“吴”通“无”,跟在后面的名字再好,也都被“吴”否定了,白起了。像我就有朋友叫吴敢闯、吴超,一读起来就是不敢闯、不超。
几个能用的字,像吴忧、吴迪、吴极、吴忌,重名率又太高,我所在单位才一百多人,三个姓吴的,两个叫吴忧。

不过,细究起来,姓吴也并不是不好取名字,这里就有几个好名字,大家有需要的拿去用。

吴凹:

“凹”是常用字,但姓名很少用,你用了,就会很新奇,让人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凹”字单用有深意,王安石有诗“古砚微凹聚墨多”,表示砚台微微凹下去,才能聚集很多墨汁,寓意很棒。如果和“吴”连读,寓意也好,就是不凹,那就很凸出、拔尖。

吴逊

“逊”字单读,就是谦逊、彬彬有礼,很有修养的样子;“吴逊”连起来读,表示“不逊于”的意思,孩子很优秀,不逊于任何人,多好的寓意。

吴筝

吴筝,就是“无争”,与老子的“无为”思想相通。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不过“争”字单看戾气太重,故取同音字“筝”,小说界公认的最会取名字的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就给蒙古公主取名“华筝”。

吴岐路

唐朝诗人王勃留下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起名吴岐路,既用典,寓意也好。“歧”同“岐”,而且陕西有名山“岐山”,《周易》有名句“王用享于岐山”,这个字用在名字中端正大方、自有格局。

吴归远

出自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归远”意境开阔,与“吴”字搭配,有内涵,又加深意境。

吴道非

语出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的“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道非”是辨识度很高的名字,好写好认,但底蕴深厚,不仅有王维的典故,还有一分老子道家思想的气息。此外,这个名字与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木棉

女孩子起这个名字很好的,木棉树姿巍峨,花大而美,春天开花时一树橙红,很是好看。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幸福。

当代诗人舒婷有一首经典爱情诗《致橡树》,橡树代表丈夫,木棉代表诗人自己,说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因此,木棉象征着独立自由的爱情,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独立的生命气息。

正宗传统起名的玄学逻辑是怎样的?名字是怎么影响命运的呢?

中国传统文化多支一脉,繁络同根,包括儒家、法家、兵家、道家甚至书法建筑的思想都同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传统命理起名只是中国玄学这棵大树上面的一个枝,当然也不例外,它的理论基础、玄学逻辑就来自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图示——太极图。

周隐禅先生的正宗传统命理起名

要把命理起名的逻辑讲清楚,就不得不说它的思想来源,命理起名的思想来源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我们人是天地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必须遵循、顺应天地宇宙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天地宇宙发生、发展、壮大的法则、法度,顺势而为才能生旺,健康,持久,才会发达,才能生存。

可我们怎么知道天地宇宙有什么法则、法度呢?这就是古圣先贤经过对天地自然,人事沧桑的观察、提炼、总结、归纳最后形成的大家都知道的太极图,千百年来太极图一再被完善,一再被新解,但是其大的概括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从未改变,它同时包含了天地、季节、方圆、方向、规矩、时间、空间,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等等。并且同时包含着亘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古代哲学智慧。

那么什么是我们的命?有同学会说,生辰八字呗。那么同学们想没想过,生辰八字由什么组成?对,天干地支,天干地支又是来自哪里的呢?是的,来自于太极图。或者说太极图包含着天干地支。

天干化生于河图,是为方形,代表空间,地支化生于洛书,是为圆形,代表时间,(这在后面讲天干地支的时候会讲到)。河图洛书和而衍出太极图,同学们这里要注意这个“和”,而不是“合”,“衍”而不是“演”,有什么区别呢,就是说河图洛书变成太极图是化变而不是物变的过程,(这个将在正确理解太极图里面再讲)。它们化和的过程便是天地宇宙的形成过程,因此天干地支便同时具备了阴阳五行的自然属性。

根据一物一太极的理论,太极图既可以表示天地万物,当然也可以表示我们的“命”。

我们从太极图所阐释出的意义可以明白,天地宇宙之所以能恒远持久、运转不息就是因为它五行圆满,阴阳平衡,这里的五行可以理解成全部物质和物态。全包括我们称之为圆满,它是通过太极图的外形表示出来的,这里的阴阳指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就因为始终保持着这种动态的平衡才保证了整个宇宙的生生不息,由此,我们明白,对于太极图的理解就是对于天地宇宙的理解,或者说古圣先贤把对天地宇宙的理解概括提炼出太极图,太极图所阐释的道理就是天地真理,我们人作为天地宇宙的一部分,当然必须顺应和遵循它所阐释的道理。前面说了,太极图即表示天地宇宙也表示我们的“命”,但是,现实中经过推算我们常常会发现,我们的“命”会呈现出部分缺损和不足。这些缺损或五行或阴阳,或二者皆缺,这种情况就表示我们的命有缺陷、就表示命不好。

那么如何理解“命”的好坏对人有什么影响?周隐禅先生有一个比喻,他说,命就好比种子,我们的一生就好比是一棵树,这棵树将来是参天大树还是长成歪脖子树,或是干脆夭折全看你的这个种子。它是决定性的,这也就是同一个父母、同一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境遇却天差地别的根本原因。有些孩子很聪明、很能干、很有魄力,但就是一生劳碌疾苦,到死都无法翻身的原因就出在“命”上了。

那么如何让我们已经缺损的命局完整平衡呢,古圣先贤发现,我们的汉字除了表示具体的意义以外,还同时具备阴阳五行属性(划分原则以后专讲),于是,使用我们名字里面的汉字所具备的阴阳五行属性去填补、调整、补救我们的命局就成了必然选择。

问题来了,名字为什么算在命里面呢?我们在说文解字上查“名”这个字,会看到“名”——自命也,从夕从口,冥也,故自名。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一个是说,到了晚上,互相看不见,不知道是敌是友,要靠自报名字来区分。还有一层意思是书上查不到的,“名”自命也,就是命的一部分(每个人“命”都含有三个魂魄,阴魂来自于母亲,阳魂来自于父亲,自己的名字就是命魂)这也是起名又叫“命名”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孩子吓着了一叫名字就好的根本原因。在古代“名”和“命”这两个字可以通用。

这回明白了吧,命理起名的玄学逻辑就是用汉字本身具备的阴阳五行属性补救孩子的命局,就是说老百姓所说的“缺啥补啥”是对的,让孩子命好就是命理起名的终极目标。至于推算的原则,划分原则,用字忌讳,能担多大字等等我们以后专讲。

给宝宝起个好名字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里我要给您纠正一个概念、或者说所有人都有的一个误解。
什么是好名字?
最朴素的答案当然是对我的孩子好,能让我的孩子一生平安健康,顺遂的就是好名字。但是一般人不明白的是,并不是听上去吉利、祥瑞的名字就可以达到以上目的,如果就这么简单,还推算八字干什么?还偏要跟易经,传统文化扯上关系干什么?最简单就是比较一下,洪天贵福这个名字好吧,他被千刀万剐了,霍去病是不得病的意思吧,他死的时候25岁,马加爵是加官进爵的意思吧,枪毙了吧,这些人网上都可以找到,大家自己看看。
在历代古经典籍里面都有明确论述,影响人命运的不是字义,而是汉字本身所包含的阴阳五行等等性质,这些阴阳五行与孩子命理巧妙、恰当的相契合,从而达到让孩子命局完整、平衡的良好状态(命好)。起名字就是帮助你孩子的命变的更好的过程。
知道名字重要还只是一方面。要得到好结果,必须使用正确的方法,方法错了,不可能起出好名字的。中国传统起名,老祖宗有一套严谨、规范的方法,并不是自己给自己封个大一点的头衔就可以的,现在市面上的“大师专家”都是假的。

以上内容摘自周隐禅先生的《正宗传统命理起名》

周隐禅先生的正宗传统命理起名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最后本原,所以称之为道家。道家创立于春秋后期,创始人为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由于对“道”的理解不同,到战国中期,道家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形成老庄学和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前者的思想以《老子》《庄子》《列子》为代表,后者的思想以《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经法》《原》《称》《十六经》四篇,以及《淮南子》为代表。
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儒学所汲收,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哲学或一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佛玄结合的产物。
(一) “道”之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老子论“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才开始推求天的根源,并提出“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对于老子的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说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则认为是超时空的精神性的虚无本体,因为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事实上,这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分化的内在原因。归结起来,老子所说的道有三方面的涵义:①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②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③道无形无象。
老子论“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变动不居的原因是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祸福,刚柔,强弱,损益,兴衰,大小,轻重,智愚,巧拙,生死,胜败,进退,攻守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认为正常能转化为反常,善良能转化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满,少取反能多得。中国传统思维中通常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对“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达。
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说: “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认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虽然讲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不讲对立面互相斗争。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也就是说,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弱可以转化为强。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这些战略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具有相当的片面性。
庄子(约前369~前286)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关于庄子的思想,《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所引《庄子》,只注篇名)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他说:“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体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知北游》)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他说:“通天下一气耳。”(《则阳》)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田子方》)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十四章)来形容颇为不同。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 “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 “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黄老学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从老子学说中分化出来。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齐宣王时(前320~前302)黄老学已盛行于世。这就是著名的稷下学派。黄老学的最盛时期在西汉初年,是“文景之治”,汉初经济文化政策的主要哲学依据。黄老学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以气一元论继承和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把“道”看成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稷下学派发挥了老子哲学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精也者,气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心术上》)把“精”视为一种精微的气,即精气,认为天下万物及其变化都是这种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并认为“人皆用之,莫见其形”“道之行也,鲧不得已”(《管子·心术下》),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淮南子提出道含阴阳,视道为阴阳二气的统一物,认为道主宰天地万物,实际上是阴阳二气主宰天地万物。但是,也有黄老学者仍然把道看作虚无的实体。
(二) “无”之道
有与无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也称实有。“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世界的本体和本质究竟是“有”还是“无”,存在原则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
“无”是道家哲学的本质特征。老子最先提出“无” 范畴。《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指天地未分时的原始物质存在,是“有”。道生一,即“有”生于“无”。“道”与“无”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但是,“无”是对“道”的本质界定。对于这个“无”,一般认为是精神、理念,也有人认为是物质。《老子》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认为“有”所能为利,是因为“无”的作用。“有”与“无”互相依存,“无”比“有”更为根本。老子论“有无”对后来崇尚虚无的思想有过很大影响。
庄子以“虚无”论“道”,将“无”解释为纯然无有,突出地发展了老子的虚无思想。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认为作为宇宙本原的“无”即是“无有”。又说:“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知北游》)“无有”就是纯然一无所有。《齐物论》说:“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认为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庄子还提出“无无”概念否定了一切,认为只有连 “无”也没有,才能达到绝对虚无的境界。
魏晋玄学是道家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有无” 问题讨论的最高阶段。“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汉杨雄《太玄·玄摘》说:“玄者,幽摘万类,不见形者也。”魏王弼(226~249)《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裴危页、郭象等。
魏晋玄学以辩证“有无”为中心。战国后期至西汉,黄老道家试图从理论上超越“道生一”和“有生于无”,因此他们讨论的重点不在“有与无”,而在“无为与有为”。魏晋玄学重新把“有无”问题提出来,并作为本体论范畴研究,出现了何晏(约193~249)、王弼“贵无说”与裴頠(267~300)“崇有论”的对立,随之又出现了郭象(约252~312)的 “独化论”。何晏、王弼的基本论点是“以无为本”,“以无为体”,把“无”当作世界的根本,当作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当作“有”的存在根据。他们认为在形形色色的多样性的现象背后,必有一个同一的本体,否则多样性的现象就会杂乱无章,无以统一,并认为这个本体即是无。在他们看来,“有”不能作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必须依赖本体“无”。王弼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又说:“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 (《老子注》)这是说,万有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天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本。但是,无也离不开有,因为无不可以无“明”,必明于有。所以,要“崇本”,也要“末”。贵无派关于“有无”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诠释了老子、道家所谓的“无形无象”即现象的本质。
裴頠反对贵无说,反对从虚无中去推求事物产生的根源。认为无不能生有,产生有的都是有;有是自生,自生之物以有为体,无亦以有为体。他说:“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也,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崇有论》)郭象进一步提出“独化论”,主张有之自生说,反对“无中生有”,也反对“有能生有”。他认为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如果无不是有,那么何以见无。如果有能生有,那么生有的有又从何而来。最后他得出有皆独化自生的结论。他说:“天之所生者,独化也。”“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乎?故必自有耳。”(《庄子注》)把万物的产生都看作是独化自生,并认为“有”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根据,不需要一个“无”作为自己的本体;世界是由众多的“有”构成的,在“有”之外也不需要有一个“无”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郭象独化论的缺陷是忽视了事物生化的条件与原因,带有偶然论的神秘主义色。
魏晋玄学从本体论的高度讨论“有无”问题与理论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魏晋玄学是以思辨形式表达的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集团的世界观,以崇尚老庄、和合儒道为特征。先秦的老庄学崇尚自然,反对名教(儒家礼教)。而魏晋玄学,除阮籍(210~263)、嵇康(223~262)外,总的来说是以调和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为根本目的。玄学家们奉《老子》《庄子》《周易》为经,称之为“三玄”,并以《老子》《庄子》为“玄宗”,以《老子》《庄子》注《周易》。如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用援道释儒的方法注《周易》,把儒道两者调和起来,就是以老庄解《周易》的代表作。从儒道兼综、无本有末的基本原则出发,王弼认为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本于自然,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统一而不可或缺,并明确提出“崇本举末”的主张。
阮籍、嵇康在上与司马氏集力处于政敌地位。为了揭露其虚伪的名教外衣,他们强调名教不合自然,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他们的“自然无为”以元气一元论为基础,脱离了玄学本体论“有与无”的轨道。他们公开蔑弃儒家的“礼法名教”,痛斥“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臭腐”(《难自然好学论》),更加违背了玄学思潮的主旨。因而,他们的哲学批判在思想实质上表现出玄学异端倾向。但是,他们的“任自然”的片面观点被引向极端。西晋开国后的门阀士族贵族子弟坐享特权,清谈放荡,“任达”、纵欲之风恶性膨胀,乃至危及门阀士族集团统治本身的稳定。于是有了裴頠、郭象的纠偏之论。裴頠特著《崇有》《贵无》二论,提出“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强调自然不离名教,贵无和崇有、自然和名教在理论上应当更好地统一起来。在裴頠崇有论的基础上,郭象以他的《庄子注》完成了这一任务,论证了名教和自然在理论上的一致性。他综合贵无与崇有的主张,认为名教即是自然,一切“尊卑上下之序”本来就合乎“天理自然”,从而统一了名教和自然的矛盾,把玄学理论推向了顶峰,为西晋门阀士族垄断政权暂趋稳定所形成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柱。魏晋玄学关于有与无、自然与名教的演变过程,曲折地反映了门阀士族集团由夺取统治权力到巩固统治权力的现实要求在理论上的发展。由贵无论的“名教本于自然”,到崇有论的“自然不离名教”,再到郭象的独化论综合二者,论证了“名教即是自然”,终于找到了服务于门阀士族特权统治的玄学理论重心。
东晋僧肇(约374~414)的佛教玄学最后完成了魏晋玄学思维发展的三段式过程,即从贵无到崇有再到合有无为一的认识过程。从永嘉丧乱开始到东晋时代,社会处于动荡与分裂之中,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士壤。在玄学盛行的形势下,佛教徒们为使佛教得到更大的发展,便纷纷以玄学来解释印度佛教,于是产生了佛教玄学。其中,以僧肇的思想影响为最大。僧肇著有《不真空论》与《物不迁论》等文,对当时的佛学,尤其是对魏晋玄学作了总结。他认为玄学的贵无思想与崇有思想都是各执一偏的理论,真谛应当是合有无为一。他说:“虽有而不有”,“虽无而非无”,“有无异称,其致一也”。认为万物既是有,又是无,是有与无的统一。僧肇所谓的有与无,以佛教的“真谛”“俗谛”而言,即“真谛”为无,“俗谛”为有。但是,在客观上,他反映了有与无的矛盾统一。僧肇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隋唐间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把僧肇视为初祖。
东晋以后的玄学,一方面与佛教合流,逐步变为佛教哲学的附庸;一方面本身向神秘化的方向发展,变为神仙道教。这一过程反映了东晋以后门阀士族的进一步腐化与日趋没落。
(三) “无为”之道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的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无不为,即有为,无为为体,有为为用。也就是说,必须无为才能有为,无为之中产生有为。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基本含义。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意思是,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老子还把天道自然无为推衍为人道自然无为,提出“绝圣弃智”(十九章)“无为而治”(五十七章)的主张。他建议统治者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的政策,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其继承西周无神论,否定神学目的论,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遏制统治阶级掠夺本性的一面,也有其过于排斥有为。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这两面对后世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庄子将老子的“无”发展到极至,也将老子的“无为”发展到极至。这个极至就是“至人”与“逍遥”。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他例举小鸠、大鹏以至列子御风而行,都是各有所待,都是有条件的,所以都不是绝对的逍遥。他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认为无为自然,有为徒劳;人只能顺应自然,不可能改变自然。又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帝王》)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二者都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
汉初黄老学将道家的“无为而治”由理论推向实践。西汉建朝,社会初定,国家需要安宁,经济需要恢复与发展,人民需要休生养息。黄老学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出无为而治,得到汉初统治者的重视。汉文帝、景帝、窦太后等都以黄老学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都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篡的《淮南子》一书,是汉初黄老学的理论总结。
黄老学兼容并包。一方面它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君主治国掌握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让百姓休生养息。一方面又吸取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儒家的礼义仁爱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形名思想等,提出刑德并举,恩威并施,循名责实,赏罚必信,并认为“不争亦无成功”。《淮南子》还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反对离道而妄为,主张循理而举事,因自然之势加以主观努力而有所作为。因此黄老学的无为而治是道、法、儒、墨、名、阴阳诸家思想的融合,是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是经世致用之学,在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老庄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汉初“文景之治”的历史佳话固然有多方原因,但统治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给饱经战乱的社会与人民带来休生养息的机会,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到东汉时,一些方士把黄老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褥、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在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原始道教。黄老学逐渐变为早期道教的前身。

好听文雅的道家名字 三个字道教韵味的名字

1、云天君、云缥缈

2、云九州、云千秋

3、云离尘、云疏月

4、云仙阙、云婉安

5、云扶苏、云酒笙

6、云秇淰、云清酒

7、云清绾、云茶靡

8、柒婳、云长卿

9、云北陌、云余笙

10、云清欢、云晴栀

11、云北辰、云安夏

12、云凉墨、云语蝶

13、云寻、云兮心

14、云纸鸢、云静柏

15、云凝安、云浮笙

16、云墨晔、云花祭

17、云流觞、云初妍

18、云渡难、云离戈

19、云薄幸、云杂念

20、云衫青、云迷茫

21、云棱人、云垂眸

22、云蔷薇、云唯美

有道家意境的名字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否极泰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