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二知识点,易经入门必背100例

2023-10-28崇庆运势网热度: 1469

为何讲占卜的《周易》在古代能成群经之首?它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周易》被誉为五经之首,历朝历代无数人从中了解为人处世,甚至是读懂天人之间的哲学。它可以用于预测,帮助人们了解事情发展的方向,也可以作为人行动的指南和成事的参考。

为何讲占卜的《周易》在古代能成群经之首

有四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方面,历史悠久,非常古老。

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3000年之前。这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也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方面,它不但是最老的,它的作者还具有高度权威性。

至少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在华夏文明的系统中,这种权威性是无与伦比的。《周易》作者的权威性能到什么程度呢?

古人用一个句子来概括,叫“人更四圣”。“人更四圣”就是说由四个“圣人”级别的作者,先后接续集体合作完成了这部书。哪四个圣人呢?第一个是所谓“华夏文明初祖”的伏羲,第二个是刚才说的文王姬昌,第三个是姬昌的儿子周公,周公在古代被视为大圣人;第四个圣人是孔子,他的工作是阐发前三位的思想。这四个圣人来联合完成一部书,这样我国古代任何一本书的作者都没法比了。

《易经》,其实是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这三本易书。它们并称为“三易”。相传三皇之伏羲创作八卦,神农炎帝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周易》。《易经》不仅仅是占卜之术,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

而在周朝时期,《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本易书则由三位卜官掌控,通过这三本易书,卜官们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正所谓“算卦”,又名曰“观卦象”,这也是《易经》本身最初的作用。但是到如今,三易中的《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就是指《周易》。


第三方面,就是传播之后的影响与效果了。

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里,中国的思想文化中居于主流位置的意识形态化的著作是“四书五经”。而“五经”的第一部就是《周易》,这是古文经学派的主张,但也是长期流行的主张,可见其巨大影响。

第四方面,“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这句话出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什么要引这句话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社会发展经过了2000多年,人们对于《周易》的重视依然如故。第二层意思,经过2000多年的实践,纪晓岚看到《周易》覆盖的面太宽了。他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在今天看来,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玄学,乃至道教、佛教,都受了易学的影响;特别是儒家的后期——理学阶段,其影响尤其深刻。再广一些看,文学、美学,甚至医学、化学等,都有受《周易》影响的痕迹。

可以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宝藏,其所包含的天人思想、时空观念、意象思维、辩证哲学是中国古人最朴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符号表征的思想源头,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一个思想铺垫。

经典常谈第二章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第二章主要内容为《周易》。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的。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

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悉,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让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

《经典常谈》简介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经典常谈》此次出版,补充了很多国学经典原文,并请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刘立志副教授做了注释。《经典常谈》使读者能循着朱自清先生的指引,亲自去感受经典的无限魅力和隽永之味,提高国学修养,成为博雅君子。

《易经》中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怎么理解?有何启示意义?

山水蒙,蒙卦。

蒙卦的卦象: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渎则不告。利贞。

不是我求着、赶着、心急如焚地非要小孩子启蒙,而是要让小孩子赋能般地向我问问题求教最后觉悟。

小孩的教育与启蒙,是要引导、引索、引领他去主动求学与提出问题,这样他才会感兴趣并牢记在心。而不是强行地灌输、填鸭式的灌入。

一阴一阳之谓道,从这里要看到另外一面。孟子有句话叫:人之大患,好为人师。

某些趾高气扬的长辈,好为人师,动不动就给晚辈孜孜不倦地说三道四、说教,最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最后会遇上悔恨甚至贞凶的景象。

初筮告,渎则不告。利贞。

同一个知识点学生第一次问,给他解答,第二次问,给他脸色让他懂得刻苦用功,第三次再问,就是没用心没诚心去学习的,就要看情况再定夺是否要教了…

蒙的上卦是艮是代表山,下卦是坎代表水。山水蒙。蒙,是启蒙,是教育,是学习,也可以是与启蒙相关的事象与象数理。

教育就像自然,自然而然、不言而喻、不知不觉般的像山水,从上而下流淌,而滋润万物般的深入浅出,学而思,且学有时不用思却自然醒的境界。

以上。

匪,不是。我求,我要求。童,幼小,初始,萌芽。蒙,蒙蔽,蒙胧,不明显。求我,要求我。整句话的意思是:不是我要求刚萌芽,不明白的事或物来之所以来,去之所以去的来龙去脉如何如何!(因为我不能命令任何事物如何如何)。而是刚显象,刚萌芽,尚处在朦朦胧胧状态的事物,是在要求我去把它弄明白,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做好超前准备或因势利导得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且莫凭想当然幻想这,约想那,只想着它会发展成理想的样子,从而后悔莫及!)

蒙卦卦辞,全句为,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初筮告”之“筮”,占卦算命。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我”,占卦者;“童蒙”,蒙昧无知的儿童。不是我求蒙昧无知的儿童,而是蒙味无知的儿童求我。“初筮告”,第一次占卦(我)就告诉他。“再三渎,渎则不告”,再三问,亵渎神灵,我不告诉他。

不少译者,把“我”与“童蒙”比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有如此傲慢,不耐烦的吗?显然,这与孔子的教诲,严重矛盾。

《论语.述而篇》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对人的启示,如电影《武训传》说的,端人饭碗受人欺,不如要饭随自己!哈

【易经.蒙】中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是说自己不要硬性地去要求孩子懂得道理,而是要善于引导他们具有好奇性,然后来向我们求教获取知识。这句话充分揭示出我们的古圣先贤启迪孩子获得知识的良好教育方法。

这句话含义是,不要让孩子被动学习,要让孩子主动求学。

背后的道理是,被动学习由于不是基于兴趣,所以孩子并不会认真思考,也不会深入理解和记忆,更不会实践及举一反三的创新。只有主动学习的孩子才能认真思考,才有可能理解消化记忆并融会贯通。

这句话清晰地指出了当下中国教育的弊端。填鸭逼迫式的教育让孩子重度逆反,彻底丧失了学习兴趣,于是才有毕业撕书的奇葩现象。这样培养的孩子并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更不要奢谈创新了。

看着中国教育不遗余力的糟蹋孩子,实在无语,唯有叹息。古人的常识,如今已经成了无法逾越的沟壑。

这句话是易经中蒙卦的卦辞及全卦的卦义。论述了启蒙教育的任务,方法及意义。

人是学而知之,这个道理全天下的人都懂。懵懂少年,正是求知成长的阶段,当然就没有值得大人去请教他的道理。而作为小孩,尊重长辈,求教掌握知识,是少年必须要做到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教育都是比较严格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作为老师,对学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就是老师的责任。否则就是教不严,师之过。是会受到 社会 的责罚的。

有些人会觉得,这样的为人师表是过于严苛。那是现在的教育思想。古时候奉行的就是棍头出好人,严师出高徒。所以作为老师一定是严厉的!所以才有,是蒙童求我,不是我求蒙童的说法。

当然,我们中国 历史 上的教育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孔子办学堂,也釆反平等公开的方式讨论学问,师生关糸也非常融洽。

蒙卦里面说的教育方式,是古代的教育主流方式,其积极意义无用质疑。

这两句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

原文: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翻译:孩子之所以成长,不是因为他按我的要求办了,而是因为我按他的要求办了。孩子一开始会和你说实话,如果再三询问,孩子就不会说实话了。处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始终站在对孩子有利的角度。

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

出处:《周易》第四卦 《 蒙卦 》 。

赏析:

不是我求这孩子接受我的启蒙教育,而是他感到有需求,主动来请求我帮助他消除蒙蔽。第一次可以告诉他,如果就一个问题反复再三的询问,证明这个人是一个缺乏实践能力的人,一个少有魄力勇气去单独承担责任的人,这样就不应该再告诉他什么了。

蒙卦的卦辞以老师对待无知学童为比喻,说明在当前形势下,主方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童,以自己的良好素质让客方受惠,“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有时则阴中有阳,维护自己的利益,“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易经》64卦中的第4卦,《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


《象》辞说,山上杂草众生灌木丛林有着无限不确定的险情和危难,但山下却清泉见澈无限明净,这是《蒙》之象。君子观此,思天下虽看似蒙昧混沌但必有清澈明净的一面,从而当果敢行动来培育自我高尚的品德,唯此则可为万民之师表而德业建矣。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艮为山,坎为泉,山下出泉。泉水始流出山,则必将渐汇成江河,正如蒙稚渐启,又山下有险,因为有险停止不前,所以蒙昧不明。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必然蒙昧,所以教育是当务之急,培养学生纯正无邪的品质,是治蒙之道。

【原文】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③,渎则不告。利贞。

【译文】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轻慢不敬的再三占筮,轻慢不敬的占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但还是吉利的卜问。

【原文】《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译文】《彖辞》说:蒙,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可见山下有险是蒙卦之象。艮义为止,因而又有遇险而止的意思。所以卦名叫蒙。蒙昧不明,但是通泰,因为以通达的态度采取了切合时宜的行动。"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这是讲占筮者与求筮者的关系是相互和应的。"初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是因为他信仰坚定而符合卜筮的原则。"轻慢不敬的再三卜筮,轻慢不敬地卜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轻慢不敬正是蒙昧无知的表现。将蒙昧无知的人培养成具有贞正之德的人,那是圣人的功业。

【原文】《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文】《象辞》说: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山下有泉,泉水喷涌而出,这是蒙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一往无前的山泉,从而以果敢坚毅的行动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易经》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不懂的人,指学生,徒弟;
亨:懂的人,指老师,师傅。
卦意:老师用心教授学生,但学生一再不用心,老师就不会再传授知识了。
这一卦的用意是让学生明白不是老师来求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求老师传授知识。
利贞
利:有利于;
贞:端正。
其意: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有利于端正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非常重要,学生有了主动求学的欲望教育的效率才能提高。

易经里的智慧和规律,怎么去学习?

易经是我国的一部古典文学,其存在的时间已有上千年。里面凝聚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以及对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指导意义。但是易经学起来相对比较难,因此要有系统性的去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掌握易经的智慧和规律。

一、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

易经的知识是十分的多的,就像一座山一样,很难将它挖空,如果没有办法有系统性学习方法,那么看起来会相当的复杂。因此,在学习易经之前,我们要准备好一本参考的书,因为易经里面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如果能事先阅读古文,或者懂得古文的阅读技巧的话,那么再读起一进来会感到十分的方便。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帮助你如何去学习易经,从侧面去了解他。所以你不妨读一下易解人生,这本书很全面的介绍了易经的一些内容。都是很基础性的东西。

二、运用

学习以后就要用到现实的生活之中。在现实运用方面,想要全部去搞懂易经里面的易学应用的原理和方法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需要你花很大的时间,以及很大的精力去钻研。但我们只要学会如何去使用一些工具就可以了。只要能够指导我们在生活之中如何去逢凶化吉,以及趋凶。像很多的应用工具都是很好的运用网上也有很多。易经是我们华夏民族去认识世界的主观体系,同时也是为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以及思维的模式。所以学习易经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你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更可以去认识我们所需要的价值。

易经的学习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一旦掌握这些方法以后,就可能会越学越轻松,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效果。

《易经》第五十二卦 艮 艮为山 艮上艮下 (问感情复合)

本卦为两艮卦相重,艮为山,可见艮卦的卦象是高山重立,渊深稳重。君子观此卦象,以此为戒,谋不逾位,明哲保身。
有机会,不要鲁莽就OK

易经十大必背10句话

易经十大必背的10句话: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四、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五、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六、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七、君子以反身修德。

八、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九、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经简介

易经是我最古老的一部哲学著作,被后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对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易经的内容最早只是记载大自然、天文和气象等的变化,古代帝王作为施政之用,百姓用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传,始为哲理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易是变化,经为方法,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