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用完了

2023-10-08崇庆运势网热度: 14161

人体之“精”到底是什么?

人体之精概念

含义: 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意义: 精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形态: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如《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者,主藏精。”

运行: 精也能流动于脏腑之间,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精的概念的产生:

①古代哲学中精或水为万物生成之本原的思想,对中医的“人体之精是生命本原并呈液态”观点的形成,具有类比启发作用。

②人体之精是人类生命繁衍的根源,指代人体内的精华物质,因而与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为宇宙万物生成本原的概念不同。

中医学的精:

狭义之精: 特指具有繁衍后代作用的生殖之精,是精的本始含义。

广义之精: 指一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液态精华物质。如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以及血、津液等,都属广义之精范畴。

一般意义的精: 即通常所说的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不包含血、津液。

本节所讲之精,即是一般意义的精。

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 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是三个不同而又相关联的阶段。

(一)精的生成的

定义: 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1.先天之精

含义: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古人通对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和体验,认识到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能产生新的生命个体,转化为子代的先天之精。

2.后天之精

含义: 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又称“水谷之精”。

古人通过饮食水谷消化吸收乃至糟粕排泄过程的观察,认识到人体必须吸收饮食物中的精华物质才得以维持生命。

意义: 人体之精,是以先天之精为本,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而生成。先、后天之精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人体之精才能充盛。先天之精或后天之精的匮乏,均能导致发育迟缓、早衰、生殖力低下及营养不良的发生。

(二)精的贮藏与施泄

1.精的贮藏

①先天之精为生命之本原,在胎儿时期就贮藏于各个脏腑中,但主要藏于肾。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质,经脾气的转输作用不断地输送到各个脏腑,化为各个脏腑之精,又将其剩余部分输送于肾中,以充养肾藏的先天之精。

②肾藏先天之精,受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肾精逐渐充盛起来。各脏所藏之精,是其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先天之本”: 由于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并在后天之精的资养下化为生殖之精以繁衍生命,因而称肾为“先天之本”。

生理: 肾的藏精功能主要依赖肾气的封藏作用。肾精化生肾气,肾气的固摄封藏作用,使精藏肾中而不妄泄,保证肾精发挥其各种生理功能。

病理: 肾气虚亏,封藏失职,可造成遗精、滑精等病理变化。

2.精的施泄

形式:

①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节各脏腑的机能;

②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生理:

①先天之精藏于肾,得后天水谷之精的资助化为肾精,为肾脏各种机能的根本所在。

②后天之精在脾气的转输作用下分布到各脏腑,成为脏腑之精。

③各脏腑之精与其各脏的血、津液等物质相互化生,以多种形式来促进脏腑生理机能的发挥。

病理: 各脏之精虚少则难以维持其自身的生理机能,而肾精亏虚则可能影响全身脏腑的生理活动。

意义: 脏腑形体官窍的荣枯都依赖精的濡养滋润。肾中先天之精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精布散于全身,不仅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且是人体各脏腑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生殖之精: 以先天之精为主体,在后天水谷之精的资助下化生。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之时,若先天之精无缺陷,后天之精能资养,肾中所藏之精充盛,肾气充沛,天癸则按时而至。

天癸: 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肾精的一部分在天癸的作用下,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人体之精的功能

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一)繁衍生命

定义: 由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资助下生成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

意义: 肾精不仅产生生殖之精,而且化生肾气以促进生殖。生殖之精承载着生命遗传物质,是新生命的“先天之精”,因此,精是生命的本原。

(二)濡养作用

精能濡养滋润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生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充盛,包括肾脏在内的每一脏腑之精充盈,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病理: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之精化生有碍,则脏腑之精亏虚,失去濡养作用,脏腑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机能,甚至衰败。

(三)化血作用

①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

②精化血的另一层意义,指精作为精微的生命物质,既可单独存在于脏腑组织中,也可不断地融合于血液中。

(四)化气作用

定义: 精可以化生为气。

分类: 先天之精可以化生先天之气(元气),水谷之精可以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

生理: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分藏于各脏腑之中成为脏腑之精,每一脏腑之精可化为每一脏腑之气。气有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入侵的功能。精足则正气盛、抗病力强,不易受病邪侵袭。

病理: 脏腑之精亏虚,则化气不足,机体正气虚衰,抗病和生殖能力下降,对整个生命活动极为不利。

(五)化神作用

精能化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现,精是化生神的物质基础。

意义: 神对精的生成、施泄也有促进和调控作用。精与神的关系,即是物质与精神的辨证统一关系。精亏则神疲,精亡则神散,生命休矣。

人体之精的分类

1.按来源分类:

(一)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①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②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取饮食精华而产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2.按特殊功能分类:

(一)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源于肾精,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在水谷之精的充养和天癸的促发下合化而成,起着繁衍后代的作用。

(二)脏腑之精

指脏腑所藏的具有濡养、滋润本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

3.按部位分类:

①心精

A.心精与心血相融合贮存于心内,起到濡养心脏、血脉和心神的作用。

B.心精、心血化生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搏动、血脉的舒缩以及精神活动。

②肝精

A.肝精与肝血融合贮存于肝内,发挥濡养肝脏及筋目的作用。

B.肝精、肝血化生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情志,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

③肺精

A.肺精与脾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和津液融合贮藏于肺中,具有滋养肺脏及皮毛的作用。

B.肺精、肺津化生肺气,推动和调节呼吸运动和水液的输布。

④脾精

A.主要由水谷之精构成,并由脾气输布到其他脏腑,化为该脏腑之精,故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精还有化生气血、生长肌肉的作用。

B.脾精化生脾气,推动和调节水谷和水液的运化、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⑤肾精

A.肾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分藏于肾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肾精主要有濡养肾脏、化生殖之精以繁衍生命、化髓通脑以养神等作用。

B.肾精化生肾气,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水液代谢、呼吸运动等。

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仅起充养作用,因而肾精所化的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即元气。

太极拳中的精神

太极拳 文化 是古老的也是优秀的,人文精神的开发与提倡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下面由我给您介绍:太极拳中的精神。欢迎阅读!

太极拳中的精神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存在于一切脏腑组织和细胞中。

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 赋于父母,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包括了现代科学所发现的遗传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且过程以及养精藏精,以气血内养肾精的过程。所以无论从养生健身而是从 武术 的角度来讲,练拳者必须一方面要注意饮食起居,以化生和藏养内精;另一方面注意内功的修练,以精为源,化生气血,以助内力。

我们通常说外练筋皮骨,内练精气神。神是精气神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神不是物质,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意识产物,是一种表现形式。太极拳“意在神、不在气”说明了神的重要性。“虚领顶劲”是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之一。它要求练拳者一方面松静自然,气沉丹田、涌泉以使身法沉着稳健扎实,另一方面提神百会(头顶)以使身法轻捷。


太极拳中的精神

人如得神,则精神百倍,拳自然得神。眼如得神,则眼法自然能运用自如,反之则滞。气血得神,则自然运行无间。

神的有无与多少与练拳者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情绪波动往往影响着神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关键是练拳者要积极调整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做到劳气血得神方能运行,而意念则在气血运动中起着导引的作用,气血则对机体脏腑、肌肤、腠理起着濡养滋润的作用, 其它 因素如呼吸、津液、情志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调节和补充的作用。

太极拳:精神内固形神合一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素有“国粹”之称,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太极拳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柯易说,这样有民族情结的运动,一定要像文化一样传承下去。

练太极拳要求轻柔和缓,用意不用力,要求体松心静,呼吸自然,精神内固,形神合一。很多人觉得练太极拳是老年人的“御用” 健身运动 ,其实不然。柯易说:“不仅是老年人该练习太极拳,在这个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的社会,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年轻人更应该练。一方面对头、颈、肩、腰等身体的很多部位都有好处,另一方面能使心凝形释,缓解精神压力。”

中医学对人体的精是怎样理解的?

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一是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谓之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泛指之精又称为广义之精;二是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三是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四是精指精、血、津、液的统称,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五是精指人体正气。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可以归藏于肾对吗

对的。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不断地供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

何谓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人出生后,机体由脾胃的运化作用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称为“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仅起充养作用,因而肾精所化的肾气,也主要属先天之气,即元气。

展开全文